画屏捧着烫金的请柬,指尖都在发颤:“姑娘!
咱们也能去参加宫宴!
听说皇后娘娘和各位高位妃嫔都会到场,陛下也会亲自来呢!”
苏清漪放下手中的药杵,接过请柬轻轻展开——朱红字体印着“帝后亲临”西字,边缘缀着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她指尖划过纸面,眼底掠过一丝思索:宫宴是后宫妃嫔争宠的修罗场,苏清瑶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压自己的机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姑娘,您怎么不开心啊?
能去宫宴可是天大的好事!”
画屏见她神色平静,忍不住追问。
“宫宴人多眼杂,最是容易出事。”
苏清漪将请柬折好,“你帮我找一件素净些的月白色宫装,再把我那把古琴擦拭干净——生母留下的琴技,或许今日能派上用场。”
第二日傍晚,宫宴在御花园的澄瑞亭举行。
苏清漪跟着柳才人往亭中走,远远就见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皇后坐在主位左侧,明黄色凤袍缀着珍珠,神色端庄却透着疏离;皇帝萧承煜坐在主位上,玄色龙袍衬得他面容冷峻,正听着身边的贤妃说话,偶尔点头回应,周身散发着不容靠近的威严。
两人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刚端起茶杯,就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妹妹倒是会选位置,躲在这角落里,是怕献艺时出丑吗?”
苏清漪回头,见苏清瑶穿着一身石榴红宫装,金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身后跟着两个宫女,眼神里满是挑衅。
她放下茶杯,淡淡道:“姐姐说笑了,臣妾只是觉得角落里安静,适合赏景。”
“赏景?”
苏清瑶嗤笑一声,故意提高了音量,引得周围几位妃嫔侧目,“宫宴是让陛下赏人的,不是让你赏景的!
妹妹若是连像样的技艺都没有,不妨早些跟陛下请罪,免得到时候在众人面前丢太傅府的脸。”
柳才人刚想替苏清漪辩解,却被她用眼神制止。
苏清漪站起身,微微颔首:“多谢姐姐提醒,臣妾虽技艺不精,却也愿为宫宴添份热闹,就不劳姐姐费心了。”
苏清瑶见她不上当,脸色沉了沉,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画屏凑过来,小声道:“姑娘,嫡小姐太过分了!
您别理她,等会儿您好好弹琴,定能让陛下刮目相看!”
苏清漪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没过多久,宫宴正式开始,舞姬献舞、乐师奏乐轮番上演,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皇后端起酒杯,对萧承煜笑道:“陛下,今日元宵佳节,不如让各位妹妹献艺助兴,也让大家同乐?”
萧承煜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亭中妃嫔,淡淡道:“准了。
各位爱妃有擅长的技艺,便可上前展示。”
话音刚落,几位高位份妃嫔率先起身——丽嫔跳了一支《霓裳羽衣舞》,舞姿曼妙,引得众人称赞;容嫔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琴音婉转,也博得了不少掌声。
轮到低位份妃嫔时,大多人都有些犹豫,毕竟在帝后面前献艺,稍有差错便可能惹祸上身。
苏清瑶突然站起身,对着萧承煜福身行礼:“陛下,臣妾有一事想奏。
臣妾的妹妹苏才人,琴技精湛,入宫前曾得名师指点,不如让她为陛下弹奏一曲,也让大家见识一下太傅府的家风。”
这话看似夸赞,实则将苏清漪架到了火上——若是弹得不好,便是丢了太傅府的脸;若是弹得好,也会被认为是苏清瑶***得好。
亭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苏清漪身上,有好奇,有看戏,也有同情。
萧承煜也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他还记得这个在储秀宫角落的庶女,容貌清丽却低调,不知是否真如苏清瑶所说,有精湛琴技。
苏清漪知道躲不过去,起身走到亭中央的古琴前,对着帝后行了一礼:“臣妾献丑了。”
她坐下后,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落在琴弦上。
起初,琴音平缓柔和,像是元宵夜的月光,温柔地洒在每个人身上;渐渐的,琴音变得清亮起来,带着一股不畏寒霜的傲骨,像是寒冬里绽放的梅花,在风雪中挺立;最后,琴音又慢慢归于平静,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她弹的不是常见的靡靡之音,而是一首《梅花三弄》,没有华丽的技巧,却将梅花的坚韧与清高演绎得淋漓尽致,与宫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琴声落下,亭内安静了片刻,随后响起零星的掌声。
萧承煜看着苏清漪,冷峻的眉眼间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好一曲《梅花三弄》,琴音有骨,人亦有节。
看来苏才人是个心思通透之人。”
苏清漪站起身,再次行礼:“陛下过奖了,臣妾只是随心而弹,谈不上有节。”
“随心而弹,才更显本色。”
萧承煜转头对李德全说,“赏苏才人羊脂玉簪一支,锦缎十匹。”
“臣妾谢陛下恩典!”
苏清漪恭敬谢恩,心里却没有丝毫得意——她知道,这只是皇帝一时的赞赏,若想在宫里长久立足,还需要更多的隐忍与筹谋。
苏清瑶坐在位置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脸色难看至极——她本想让苏清漪出丑,没想到反而让她得了赏赐,这份嫉妒像毒藤一样缠上心头。
她端起酒杯,一口饮尽,眼底闪过一丝阴狠。
宫宴后半段,萧承煜偶尔会看向苏清漪所在的角落,眼神里多了几分关注。
贤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身边的宫女低语了几句,宫女点点头,悄悄退了下去。
散宴后,苏清漪刚走出澄瑞亭,就见贤妃身边的大宫女迎上来,递过一个暖炉:“沈贵人,我家娘娘说夜里风凉,让小的给您送个暖炉。
娘娘还说,您今日的琴弹得极好,有空不妨去长乐宫坐坐,娘娘那里也有一架好琴,想与您探讨琴艺。”
苏清漪接过暖炉,指尖传来暖意,心里也泛起一丝波澜——贤妃是正二品高位,主动示好绝非偶然,或许是看到了皇帝对自己的关注,或许是有其他考量。
但无论如何,这对她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替我谢过贤妃娘娘,若有空闲,臣妾定会登门拜访。”
回到景仁宫时,画屏早己兴奋得语无伦次:“姑娘!
您今天太厉害了!
不仅没被嫡小姐难住,还得了陛下的赏赐,连贤妃娘娘都主动跟您示好!
以后咱们在宫里,再也不用怕被欺负了!”
苏清漪坐在窗边,看着手中的羊脂玉簪,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玉面。
她知道,这只是她在后宫的第一步,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
但她不会退缩——生母留下的琴技与医理,是她的武器;骨子里的坚韧与智慧,是她的铠甲。
在这深宫里,她定要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