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攥着“创科未来”的Offer站在写字楼前,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玻璃幕墙反射着七月的骄阳,也映出她眼里藏不住的野心——211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
简历上躺着两次校园活动策划经历,其中一次还拿了“校级优秀项目”,
她总觉得自己就算不是职场“天选之子”,至少也该是被重点培养的“潜力股”。进电梯时,
她对着镜面理了理米白色衬衫的领口,
在心里默念提前准备好的入职宣言:“要主动、要积极,尽快融入团队,
让领导看到我的能力。”可她没料到,接下来的30天,会把这份“潜力”碾成碎渣,
让她从部门的“新面孔”变成全公司的“笑话集”。第一天:入职报到,
把“破冰”变成“破防”HR李姐领着林小满穿过开放式办公区时,
键盘敲击声和低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空气里飘着淡淡的咖啡香。“市场部在最里面,
张涛总监是部门负责人,人挺随和的,就是对工作要求高,你多注意点。”李姐边走边叮嘱。
林小满点头如捣蒜,目光却忍不住扫过同事们的工位——有人面前堆着厚厚的方案册,
有人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图表皱眉,还有人拿着手机低声跟客户沟通。
她心里悄悄嘀咕:“也没传说中那么忙嘛,看来我的能力肯定能跟上。”刚走到市场部入口,
就听见会议室里传来张涛的声音:“……所以下周的推广活动,重点要放在年轻群体上,
周姐你负责对接KOL,小王跟进线下物料,没问题吧?”李姐敲了敲会议室门,
推开门笑着说:“张总监,给你带新人来了。”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小满身上,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背包带,手心冒出一层薄汗。张涛从主位上站起来,中等身材,
穿着藏蓝色POLO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欢迎新人,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让大家认识下。”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把提前背好的稿子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声音却还是忍不住发颤:“大家好,我是林小满,毕业于XX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以前在学校策划过两次校园活动,一次还拿了奖……”说到这儿,她突然卡壳了,
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本准备好的“擅长数据分析”“熟悉宣传渠道”全忘了,
情急之下蹦出一句:“我特别擅长找问题!以前做活动的时候,我总能发现策划里的漏洞,
帮团队避开不少坑!”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空调的吹风声都变得清晰。
坐在角落的周姐——也就是张涛刚才提到的“周姐”,悄悄扯了扯嘴角,手里的笔顿了一下。
她从事市场营销十年,见过不少新人入职,有说自己擅长创意的,有说自己擅长执行的,
还是头一次见有人把“找问题”当优点说——刚入职就提“找漏洞”,
这不是明着暗示老员工工作不细致吗?张涛也愣了两秒,随即赶紧打圆场:“年轻人有冲劲,
敢提意见是好事。周姐,小满就先跟着你,你带她熟悉下工作流程。”周姐站起身,
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跟我来吧。”林小满跟着周姐走到靠窗边的空工位,
桌上还留着上一任员工没清理干净的笔痕。周姐从文件柜里抱出一摞文件夹,
放在林小满桌上:“这是部门近半年的活动方案,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复盘都有,你先看看,
了解下我们的工作模式和产品定位,有不懂的随时问我。”林小满看着厚厚的文件夹,
心里有点犯怵,但还是硬着头皮点头:“好的周姐,我一定好好看!”周姐走后,
她翻开第一本文件夹,标题是“春季新品推广活动策划案”,
里面详细写了活动目标、流程、预算、宣传渠道,还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刚看了两页,
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是闺蜜发来的消息:“入职第一天怎么样?同事好相处吗?
”林小满立刻回复:“还行吧,就是让我看一堆旧方案,有点无聊。
”闺蜜发来个“吃瓜”表情包:“刚入职都这样,你别太实诚,摸会儿鱼没事的。
”林小满觉得有道理,反正方案也不急着看完,先刷会儿朋友圈再说。她点开朋友圈,
刷到有人发下午茶照片,配文“摸鱼时间到”,忍不住笑了笑,随手点了个赞。
又跟闺蜜吐槽了十分钟“办公室氛围太严肃”“领导看起来有点凶”,等她抬头看时间时,
已经下午三点了——距离周姐让她看方案,已经过去两个小时,她手里的方案还停在第一页。
就在这时,周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杯水:“方案看得怎么样了?有什么疑问吗?
”林小满心里一慌,赶紧把手机塞进抽屉,假装认真地翻着方案,随便指了个表格:“周姐,
这个活动的预算表,为什么要分‘物料费’‘场地费’‘宣传费’啊?
把所有费用加起来算一个总数,不是更简单吗?”周姐皱了皱眉,
把水杯放在桌上:“预算分类是为了后期对账和审计,
比如物料费里要细分‘海报制作’‘传单印刷’‘礼品采购’,
每一笔钱都要对应具体的支出凭证,混在一起的话,审计的时候根本说不清钱花在哪儿了,
很容易出问题。你再仔细看看,表格下面有详细的备注,写了分类的原因。
”林小满的脸瞬间红了,她根本没注意到备注,刚才只是随便指了个地方应付。
她赶紧低下头,翻到备注那一页,小声说:“哦,我没看到备注,我再看看。
”周姐没再多说,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着急,慢慢看,不懂就问,别自己瞎猜。
”周姐走后,林小满却没心思再看方案了。她觉得周姐是在故意为难她,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解释半天,不就是个预算表吗?分不分类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干脆把方案合上,趴在桌上玩手机,心里想着:“反正明天再看也一样,
今天先熟悉下环境。”下班前半小时,部门里突然热闹起来。小王走到林小满工位旁,
笑着说:“小满,下班一起去楼下奶茶店啊?部门惯例,新人入职第一天,大家请喝奶茶,
算是破冰。”林小满抬头一看,其他同事也都收拾好东西,等着她的回复。她心里有点犹豫,
平时她很少喝奶茶,觉得糖分太高容易胖。但转念一想,这是破冰的好机会,不能拒绝。
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啊?喝奶茶啊……我不喝奶茶,容易胖,你们去吧。”说完,
她还觉得自己挺真诚,补充了一句:“其实奶茶对身体不好,糖分高还容易长痘,
你们也少喝点,不如喝白开水健康。”小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旁边的同事也都愣住了,原本热闹的氛围一下子冷了下来。周姐走过来,
打圆场说:“那我们去买奶茶,小满你要是不想喝,我帮你带瓶矿泉水?
”林小满摇摇头:“不用了周姐,我自己带了水杯,回家喝就行。”最后,
同事们结伴去了奶茶店,没人再邀请林小满。她坐在工位上,看着同事们说说笑笑地离开,
心里有点委屈:“我只是实话实说啊,为什么他们都不高兴了?难道说真话也有错吗?
”她收拾好东西,背着包走出办公区时,办公区已经没几个人了。电梯里,
她掏出手机跟闺蜜吐槽:“同事们好奇怪,我说不喝奶茶,他们就不跟我说话了,
还搞小团体。”闺蜜发来个“无奈”的表情包:“你是不是傻?破冰的时候哪能说这种话啊,
就算不喝,也该说‘谢谢大家,我不太爱喝甜的,你们喝就好’,哪有你这么直接的?
”林小满看着闺蜜的消息,愣了半天。她觉得闺蜜说得有道理,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只好回复:“可能是我太直了吧,下次注意。”可她没意识到,
这只是她职场“蠢事录”的开篇。第三天:对接供应商,
把“合作”变成“吵架”入职第二天,林小满倒是认真看了半天方案,
可满脑子都是“这方案也一般啊”“换我来做肯定更好”。到了第三天早上,
周姐把她叫到身边,手里拿着一张纸条:“给你安排个简单任务,对接一下‘诚信打印店’,
让他们把下周活动要用的宣传单页样品送过来。”周姐顿了顿,
又补充道:“这家店我们合作过很多次,老板姓王,你直接打他电话,
报‘创科未来市场部’就行。记得跟他确认清楚,宣传单页要用157g铜版纸,
颜色要跟上次的一样,色号是PANTONE 186C,尺寸是A4,正反面印刷,
别出错。”林小满接过纸条,上面写着王经理的电话和详细要求,她扫了一眼,
觉得这些细节根本记不住,也没必要记——不就是印个宣传单页吗?
跟老板说清楚是创科未来的,让他按老规矩来不就行了?她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周姐,
这点小事我肯定办得妥妥的!保证不会出问题!”周姐看着她自信的样子,有点不放心,
又叮嘱了一句:“一定要确认清楚材质、颜色和尺寸,上次有个新人没确认,
结果样品送过来尺寸错了,耽误了活动,你别犯同样的错。
”林小满敷衍地点点头:“知道了周姐,我会确认的。”回到工位,林小满拿起手机,
按照纸条上的号码拨了过去。电话响了三声,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喂,您好,哪位?
”林小满没等对方说完,就急匆匆地说:“喂,是王经理吗?我们是创科未来的,
要印宣传单页,下周就要用,你赶紧把样品送过来!越快越好!”王经理愣了一下,
语气有点疑惑:“请问是创科未来哪个部门的?上次你们印的是157g铜版纸,
PANTONE 186C色,A4尺寸,这次还是一样的要求吗?有没有什么改动?
”林小满被问住了,她根本没记住周姐说的细节,只知道要印宣传单页。她心里有点慌,
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没记住,只好硬着头皮说:“就是跟上次一样的啊!你怎么连这都记不住?
我们都合作很多次了,你是不是不想做我们生意了?这点小事都要问,效率也太低了吧!
”王经理也有点不高兴了,他跟创科未来合作了三年,每次对接都很顺畅,
从没见过这么态度差的新人:“小姑娘,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合作的客户多,
每个客户的要求都不一样,就算是老客户,每次的规格也可能有改动。你不说清楚,
我要是按上次的要求做了,万一你们这次要改,不还是耽误事?
你先跟你们同事确认下具体要求,确认好了再跟我联系,我这边好安排做样品。”说完,
就挂了电话。林小满拿着手机,气得手都在抖:“什么态度啊!不就是个打印店吗?
还敢跟我甩脸子!我找别人做不行吗?”她越想越生气,觉得王经理是故意刁难她,
根本不是记不住要求。她打开手机地图,搜了“附近的打印店”,选了一家评分4.8分的,
叫“快捷打印”。她拨通了店里的电话,语气不耐烦地说:“喂,你们是快捷打印吗?
我们公司要印宣传单页,下周就要,你们能不能做?要比创科未来以前用的好,材质好点,
颜色亮点,明天必须把样品送到公司!”电话那头的店员一听是公司订单,
赶紧答应:“可以的可以的,我们材质有200g铜版纸,颜色也能调,
保证比您之前用的好,明天上午就能把样品送过去。”林小满满意地挂了电话,
心里想着:“还是这家店懂事,不像那个王经理,磨磨唧唧的。等样品送过来,
周姐肯定会夸我效率高!”第二天早上,快捷打印的店员果然把样品送来了。
林小满拿着样品,迫不及待地去找周姐:“周姐,你看!这是我找的新打印店做的样品,
材质是200g铜版纸,比之前的157g厚,颜色也更亮,肯定比之前的好!
我还帮公司找到了更好的供应商,是不是很厉害?”周姐拿起样品,先是摸了摸材质,
又对照着桌上的旧宣传单页看了看颜色,脸瞬间沉了下来。她把样品放在桌上,
声音带着怒气:“林小满,你为什么不跟王经理对接?为什么擅自换供应商?
”林小满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得意地说:“那个王经理态度太差了,我问他要样品,
他还跟我抬杠,我就找了这家新的。你看这个样品,材质更厚,颜色更亮,肯定比之前的好,
而且价格还便宜呢!”“便宜有什么用?”周姐拿起样品,指着上面的字,“你自己看看,
这颜色偏色多严重?我们要求的是PANTONE 186C,
你这样品的颜色都快成橘红色了!还有尺寸,你量量,这根本不是A4,
比标准A4小了一圈!下周就要举办活动,宣传单页要提前一周分发,
现在重新做样品、确认、印刷,时间根本来不及!”林小满愣住了,
她拿起样品和旧宣传单页对比,确实像周姐说的那样,颜色偏色严重,尺寸也小了。
她心里有点慌,却还是嘴硬:“可能……可能是样品没做好吧,让他们重新做就行了,
反正还有一周时间,肯定来得及。”“来得及?”周姐叹了口气,
“你知道王经理那边做样品需要多久吗?我们合作多年,他那边有我们的色卡和尺寸模板,
确认后当天就能出样品,印刷三天就能完成。这家新打印店连我们的基本要求都没搞清楚,
重新做样品要两天,印刷至少四天,加上分发时间,根本赶不上活动!
”周姐没再跟林小满多说,拿起手机就给王经理打电话,语气放得很软:“王经理,
实在不好意思,昨天是我们部门的新人不懂事,跟您闹了误会,您别往心里去。
我们还是按之前的要求做,157g铜版纸,PANTONE 186C,A4尺寸,
您看能不能帮我们加急做样品?下周活动要用,实在是赶时间。
”电话那头的王经理沉默了几秒,最后还是松了口:“行吧,看在咱们合作这么久的份上,
我让车间加班赶样品,今天下午就能给你们送过去。不过加急要多收200块加急费,
你们这边能接受吗?”周姐赶紧说:“能接受能接受,太谢谢您了王经理,麻烦您了。
”挂了电话,周姐看着林小满,语气里满是失望:“你知道吗?这200块加急费,
要从我们部门的活动预算里扣,本来预算就紧张,现在又少了200块。
而且因为你擅自换供应商,我早上推了其他工作,专门跟王经理道歉、协调,
耽误了不少时间。”林小满的头埋得很低,手指绞着衣角,心里有点愧疚,
却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我……我只是想找个更好的供应商,
没想到会这样……”周姐摇了摇头,没再说话,转身回了自己的工位。林小满回到座位上,
看着桌上的样品,心里又气又委屈——她觉得自己明明是好心,却办了坏事,还被周姐批评,
这根本不是她的错,是那个新打印店没做好!中午吃饭时,小王坐在林小满对面,
小声说:“小满,以后对接供应商,一定要跟老合作方先沟通,别随便换。
老合作方知道我们的要求,不容易出错,而且有问题也能及时解决,新供应商虽然可能便宜,
但风险太大了。”林小满嘴里嚼着米饭,没说话。她知道小王是好意,可心里就是不服气,
觉得自己只是运气不好,下次肯定不会出问题。可她没意识到,“不沟通就擅自决定”,
已经成了她职场路上的第一个“大坑”。第七天:写策划案,
把“创意”变成“笑话”入职一周,林小满每天都在看方案,可越看越觉得“不过如此”。
周三早上,张涛把林小满叫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份产品资料:“小满,入职一周了,
方案看得差不多了吧?试着写一份小型推广活动的策划案,主题是‘夏季产品体验日’,
主推我们的便携风扇,突出产品的便携性和性价比。”张涛顿了顿,
又补充道:“不用太复杂,写清楚活动目标、流程、宣传渠道和预算就行,
下周一早上交给我。有不懂的可以问周姐,别自己瞎写。”林小满接过产品资料,
心里一阵激动——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了!她觉得写策划案是自己的强项,
在学校做的活动策划还拿过奖,肯定能让张涛刮目相看。她拍着胸脯说:“张总您放心,
我肯定好好写,保证让您满意!”回到工位,林小满翻开产品资料,
里面写着便携风扇的参数:重量230克,可折叠成掌心大小,续航长达8小时,
定价99元,比同类型产品低30%左右。
资料里还标注了目标用户:学生、通勤族、户外爱好者,
核心卖点是“轻便易携、性价比高”。
可林小满扫了两眼就把资料扔在一边——“不就是个小风扇吗?突出便携和便宜有什么意思?
要搞就搞点不一样的,才能吸引眼球!”她打开浏览器,搜“夏季活动创意策划”,
翻到一篇“校园吃西瓜比赛火爆现场”的文章,眼睛一下子亮了:“夏天大家都爱吃西瓜,
搞个吃西瓜比赛,肯定能聚人气!到时候再顺便推风扇,完美!
”她没去想“吃西瓜”和“便携风扇”有什么关联,
也没考虑目标用户会不会因为“吃西瓜比赛”来体验产品,
更没研究之前部门做过的类似活动是怎么结合产品卖点的——在她眼里,
“热闹”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当天晚上,林小满熬夜赶策划案。
14:30 签到领号码牌;14:30-16:30 吃西瓜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
赛冠军奖励便携风扇一台;16:30-17:00 产品体验;17:00 活动结束。
”整整两个小时的核心环节是吃西瓜,产品体验只留了半小时,
还没写具体怎么引导用户体验——“反正用户来了,看到风扇肯定会自己看的”。
“宣传渠道”部分,她只写了“员工发朋友圈,邀请朋友参加”——“朋友圈传播快,
还不用花钱,多划算”。
至于部门常用的高校社群、本地生活类公众号、线下海报这些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的渠道,
她觉得“太麻烦,效果也不一定好”,干脆没提。“预算表”更是随意,
1台风扇:99元;其他物料号码牌、纸巾:100元;总预算:大概5000块。
”既没查西瓜的批发价,也没算参与人数对应的西瓜用量,
更没预留应急资金——“差不多就行,预算写太高反而会被骂”。周日晚上,
林小满把策划案发给周姐,想让周姐“提前夸夸她”。周姐看完,
连夜给她发了条消息:“小满,你这策划案有几个问题:第一,
吃西瓜比赛和风扇的卖点没结合,用户可能只来比赛,不会关注产品;第二,
产品体验时间太短,且没写引导方式,达不到推广效果;第三,宣传渠道太单一,
很难触达目标用户;第四,预算没有明细,5000块的总额没有依据。你明天再改改,
重点结合风扇的便携和性价比来设计环节。”可林小满觉得周姐是“不懂创意”,
回复:“周姐,我觉得热闹最重要,只要人来了,肯定能推出去。预算我大概算过,
应该够了。宣传渠道太多反而乱,朋友圈就够了。”说完,她没做任何修改,
直接把策划案保存好,准备周一交给张涛。周一早上,
林小满信心满满地把策划案放在张涛桌上。张涛翻开看了五分钟,眉头越皱越紧,
最后把策划案往桌上一摔,声音都提高了:“林小满,你这写的是什么?!
”全部门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抬头看过来。林小满吓了一跳,小声说:“张总,
这是‘夏季产品体验日’的策划案啊,我觉得创意挺好的……”“创意?”张涛拿起策划案,
指着“活动流程”,“两个小时吃西瓜,半小时产品体验,
你告诉我这是‘产品体验日’还是‘吃西瓜大会’?我们花时间、花钱搞活动,
是为了让用户体验风扇的便携和性价比,不是为了看别人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