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身败名裂的那晚,我不再辩解。当众调出监控,转身离开豪门。后来,
我的科技帝国闻名世界,前家人却在电视上哭求原谅。记者问我感受,我只笑了笑。
真正的好戏,才刚开幕。1.冰冷。刺骨的冰冷,先是来自瓢泼的冬雨,
浸透了她单薄的衣衫,渗入皮肉,冻结骨髓;而后是来自胸膛里那颗不再跳动的心,
以及眼前这片模糊、扭曲的世界。林微光的意识像一缕轻烟,飘荡在城市的霓虹与黑暗之间。
她看见自己的身体蜷缩在肮脏的小巷尽头,像被丢弃的破旧玩偶。
雨水无情地冲刷着她苍白的脸,却洗不净那份深入灵魂的绝望。记忆的碎片如潮水般涌来,
最后定格在林瑶那张精致却写满恶毒的脸上。“姐姐,你以为回到林家就是千金了?你看,
爸爸妈妈哥哥,他们爱的只有我。你就像个多余的乞丐,连呼吸都是错的。
”“你那个小破公司,是瑶瑶看上了,做哥哥的当然要帮她拿过来。你安分点,
家里还能给你口饭吃。”——这是她亲生大哥林浩宇的声音,冷漠而理所当然。“微光,
你怎么就不能像瑶瑶一样懂事大方呢?你总是这样斤斤计较,让妈妈很失望。
”——亲生母亲沈清澜的叹息,像软刀子,割了她一年又一年。
还有养父母家那间终年不见阳光的杂物间,以及被强行带走时,他们数着钱窃喜的嘴脸。
二十三年,她作为林家流落在外的真千金被接回来,却从未得到过一丝真情。
她渴望、讨好、隐忍,换来的却是更深的厌恶和彻底的剥夺。最后,
连她呕心沥血创建、试图证明自己价值的微型工作室,也被林瑶轻巧地夺去,
成了讨好林瑶的礼物。而她,在争执中被“意外”推下楼梯,
像垃圾一样被丢弃在这雨夜的小巷。恨吗?不,恨太浅薄。
那是一种被整个世界背叛和碾碎后,连灰烬都不剩的空洞。就在意识即将彻底消散之际,
她仿佛听到一个低沉而略带惋惜的声音,来自那个仅有过几面之缘、眼神却格外锐利的男人,
陆深。他曾在她某次被刁难时,对林浩宇说过:“令妹,似乎并非池中之物。”可惜,
当时无人听懂,包括她自己。现在,一切都晚了……不!一股滔天的不甘如同地狱之火,
轰然燃起!凭什么?凭什么她要这样卑微地死去?凭什么作恶者能享尽荣华?若有来世,
若有来世——!剧烈的撕扯感传来,灵魂仿佛被投入熔炉。……“……光?林微光!
你有没有在听妈妈说话?瑶瑶在跟你道歉呢!”一道熟悉又刺耳的声音,
强行将林微光的意识从混沌中拉扯出来。温暖。嘈杂。灯光刺眼。她猛地睁开眼,
剧烈的眩晕感让她晃了一下。映入眼帘的,是水晶吊灯折射出的炫目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酒香和甜点的腻人气息。她正站在林家别墅富丽堂皇的宴会厅中央,
四周是衣香鬓影的宾客,目光或好奇或怜悯或讥讽地聚焦在她身上。眼前,
是皱着眉、一脸不悦的沈清澜。旁边,
是穿着一身昂贵白色小礼裙、眼眶微红、楚楚可怜的林瑶,正端着一杯果汁,
怯生生地看着她。这一幕……太熟悉了!这是她十八岁,刚被接回林家三个月时,
为她举办的、却彻底沦为笑话的“欢迎宴”。眼前,
正是林瑶“不小心”将红酒泼在她唯一的旧裙子上,又假意用果汁道歉,
反被她“推搡”的经典戏码前一刻。她重生了。回到了噩梦开始不久的时候。
冰冷的死亡触感还未完全从神经末梢褪去,眼前的虚伪热闹像一出荒诞剧。
林微光垂在身侧的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传来的尖锐疼痛让她无比确信——这不是梦。
她还活着。以林微光的身份,重活了一次。2.内心的海啸在瞬间被压下,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浸过寒冰的冷静。前世二十多年的委屈求全和临终前的彻骨绝望,
将她性格里最后一丝软弱彻底淬炼成了钢铁。她没有像前世那样,惊慌失措地道歉,
只会掉眼泪,反而坐实了“上不了台面”的评价。在周围窃窃私语声逐渐变大,
沈清澜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即将再次开口训斥时,林微光抬起了头。她的眼神,
不再是以往的怯懦和闪躲,而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平静无波,
却透着一股能吸走所有光线的幽冷。她目光缓缓扫过沈清澜,最后定格在林瑶脸上。
林瑶被这陌生的眼神看得心里一咯噔,准备好的台词卡在了喉咙里。“道歉?
”林微光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丝刚从死亡边缘爬回来的沙哑,
有种奇特的穿透力,压下了周围的嘈杂。“为了什么道歉?”沈清澜一愣,
显然没料到她会反问,语气更差:“为了什么?你刚才差点把瑶瑶推倒!瑶瑶不计较,
还好心给你拿果汁,你这是什么态度?”“推倒?”林微光极轻地笑了一下,
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更添寒意。“妈妈,您亲眼看见我推她了?”沈清澜一噎。
她当然没看见,是林瑶哭着跑过来说的。“这么多客人看着,”林微光语调平稳,
却字字如针,“不如我们调一下监控?就在那个角度,应该拍得很清楚。
”她随手指向大厅角落的一个摄像头。林家为了安全,宴会厅确实装了监控。
林瑶的脸色瞬间白了白,眼神闪过一丝慌乱。
她根本没料到这个一向逆来顺受的姐姐会想到查监控!这一幕,
落入了不远处一个倚在廊柱旁的男子眼中。陆深晃着手中的酒杯,
目光饶有兴致地投注在那个站在风暴中心、却异常沉静的女孩身上。有趣,
和传闻中的……很不一样。沈清澜也察觉到了林瑶的细微变化,心下疑窦渐生,
但众目睽睽之下,她不能承认自己偏听偏信,只能强压怒火:“一点小事,查什么监控!
瑶瑶都主动道歉了,你就不能大度点?”“大度?”林微光重复着这个词,
仿佛在品味什么可笑的东西。“用我的狼狈,来衬托她的善良懂事?用我的隐忍,
来成全林家所谓的体面?”她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将那些或惊讶或玩味的表情尽收眼底,然后,她做出了第一个背离前世轨道的决定。
3.“既然这个家,需要的是林瑶小姐这样的大度和体面,
”林微光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宴会厅的每个角落,“而我,显然永远也学不会。那么,
我留下也只是徒增尴尬。”她往后退了一步,动作从容,仿佛不是在被千夫所指,
而是在进行一场谢幕。“我离开就好。”短短四个字,像一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
宾客们哗然。林家真千金在欢迎宴上被逼得主动离开?这传出去,林家的脸往哪搁?
沈清澜彻底愣住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你……你说什么胡话!你要去哪?
”林浩宇这时也挤了过来,皱着眉头,语气带着惯有的不耐:“林微光,你闹够了没有?
还嫌不够丢人吗?”林微光看也没看林浩宇一眼,只是平静地对沈清澜说:“我记得,
郊区那套闲置的公寓还空着。我会搬去那里。至于学校,我会继续上学,
生活费……既然林家觉得我多余,我会自己想办法。”自己想办法?
一个十八岁、刚回豪门、身无分文的女孩?所有人都觉得她在说气话,在哗众取宠。
但她的眼神,太平静了,平静得让人心慌。那不是赌气,而是通知。“不行!我不同意!
”沈清澜尖声道。让亲生女儿搬去那种地方,外人会怎么议论她这个当母亲的?“您不同意?
”林微光微微偏头,问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这也是她前世至死都没想通的道德困境的核心:“您不同意的,是我离开这个家,
还是……我离开这件事,会让您和林家面上无光?”这个问题,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剖开了沈清澜,乃至整个林家虚伪的亲情外壳。他们是真的关心她这个人,
还是仅仅关心“林家真千金”这个身份所带来的体面?沈清澜被问得哑口无言,张着嘴,
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林微光不再等待答案。她深深地看了一眼脸色惨白、不知所措的林瑶,
又瞥了一眼面露惊诧的陆深,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挺直了脊背,
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出了这个金碧辉煌的牢笼。
晚宴的喧嚣和光芒被她甩在身后,初秋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拂在脸上,
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4.郊区那套简单的一居室公寓,虽然陈旧,却干净、安静。
没有虚伪的关心,没有刻意的比较,空气是自由的。林微光反锁上门,背靠着门板,
缓缓滑坐在地上。直到此刻,在绝对的寂静中,
重生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情绪才如同海啸般再次涌上。她将脸埋入膝盖,肩膀微微颤抖,
不是哭泣,而是一种劫后余生、混杂着无尽恨意与决心的战栗。良久,她抬起头,
脸上已无泪痕,只有一片冰冷的坚毅。她打开电脑,
搜索关键词——“创世之星”全球科技竞赛。前世,她死前不久,这个竞赛的结果轰动全球。
冠军团队凭借一个打败性的AI健康管理系统,获得了巨额投资和无上荣耀。
而那个创意雏形,恰好与她前世业余时间偷偷钻研的一个想法不谋而合,甚至,
她觉得自己未完善的方案更具潜力。更重要的是,
她清楚地记得初赛、复赛的关键节点和题目方向!这是重生给予她的最强大的武器。
报复林家?让他们后悔?那是必然的。但林微光很清楚,
单纯的报复只会让她再次陷入与林瑶纠缠的泥潭,降低自己的格局。
她面临的道德选择并非“报复与否”,而是“如何定义自己的重生”。是沉溺于宅斗,
用阴谋诡计夺回所谓的千金身份和虚伪亲情?还是彻底跳出这个令人作呕的棋盘,
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一个连林家都需要仰望的、属于她林微光自己的帝国?答案不言而喻。
她要走的,是一条猎手之路。不是去争夺餐桌上那点残羹冷炙,
而是要去森林里猎取属于自己的王座。行动计划在她脑中成型。窗外,夜色浓重,
但远处天边已透出一丝微光。林微光坐在书桌前,
屏幕的冷光映照着她年轻却无比坚定的脸庞。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写下第一个代码,第一个商业计划书要点。这一次,她不为讨好任何人,不为证明给谁看。
她只为她自己。林家的宴会厅里,或许仍在为她的“叛逆”而骚动不安。但他们绝不会想到,
那个被他们弃如敝履的真千金,已经在一个寂静的角落里,悄无声息地扣动了命运的扳机。
猎杀,开始了。5.郊区公寓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与林家断绝往来的最初几天,
林微光过得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她花了极少的时间处理基本生活需求,
其余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中——获取启动资金。
她面前摆着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错综复杂的K线图和虚拟货币交易界面。
重生带来的先知是她的作弊器,
她清楚地记得几只在未来一周内会因突发利好消息而短期暴涨的冷门股票,
以及一种即将被某个科技大佬提及而价格飙升的小众加密货币。这并非没有风险。
她利用的是信息差,但市场的波动性和她微薄的初始本金意味着她必须精准操作,
容错率极低。更重要的是,她正游走在道德与法律的灰色地带。利用内幕信息交易是违法的,
但她重生的记忆,算不算一种“内幕信息”?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便被更强的生存意志压下。这不是恪守教条的时候,这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她需要这笔钱,
不是用于享乐,而是用于购买通向未来的门票——知识、设备、以及参赛的资格。
她的操作冷静得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分批买入,设定严格的止盈点,绝不贪婪。
当第一只股票如预期般拉升时,她果断抛售,本金翻了两番。
随后资金迅速转入加密货币市场,在某个凌晨,伴随着那条知名人士的推特发布,
数字资产的价格曲线陡然上扬,林微光在全场沸腾前悄然离场。短短数日,
她账户里的数字已经达到了一个足以让普通大学生瞠目结舌的数额。她没有丝毫兴奋,
只是平静地将其中的大部分转入一个以“星微工作室”名义新开设的银行账户。剩下的,
她用来支付了公寓的半年租金,购买了一些必要的编程书籍和一台性能更好的电脑。
整个过程,她像一个潜伏在暗处的猎手,悄无声息地完成了第一次捕猎。没有欢呼,
没有庆祝,只有屏幕上冰冷的数字确认着她的成功。这是一种孤独的征程,但她甘之如饴。
6.资金到位,“星微”正式启航。
林微光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创世之星”全球科技竞赛。
竞赛的主题是“用技术赋能未来健康”。林微光构思的项目,
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人健康管家系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记录和提醒,
其核心在于利用AI算法,
深度分析用户的基因组数据、实时生理指标、饮食习惯、环境因素乃至情绪波动,
进行疾病风险预测、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定制,并能与医疗机构无缝对接。这个构想,
在五年后或许不算惊世骇俗,但在当前,其前瞻性和整合性远超一般的学生项目。
林微光凭借的,正是那份超越时代的“先知”和她前世业余时间积累的扎实技术功底。
她将自己关在公寓里,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吸收着专业知识,
同时将脑海中的构想转化为一行行代码和详细的技术文档。
她深知自己的优势在于创意和方向,但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上,她仍需学习和打磨。白天,
她是重点高中里一个安静得几乎被忽略的复读生;夜晚,
她是“星微工作室”唯一的设计师、程序员和CEO。
她提交了“创世之星”的线上初赛方案。为了避免过早引起林家注意,
她谨慎地没有使用真实姓名,而是用了“星微”和缩写“W.L.”。
方案着重阐述了理念框架和技术可行性,避开了尚未完全成熟的核心算法细节。数周后,
一封邮件悄然抵达“星微工作室”的注册邮箱。邮件来自竞赛组委会,
通知他们已成功晋级区域复赛,
并附带了复赛的具体课题——“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早期预警常见慢性病的低成本监测方案”。
这个题目,恰好撞在了林微光方案的优势领域上。她深吸一口气,知道真正的挑战,
现在才刚刚开始。7.为了寻找灵感和验证自己的想法,
林微光决定冒险参加一次在本市科技园区举办的小型技术沙龙。
沙龙的主题是“可穿戴设备与健康大数据”,与复赛课题高度相关。她刻意低调,
穿着简单的卫衣和牛仔裤,戴着一顶棒球帽,坐在沙龙角落。听着台上行业人士的分享,
她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有些观点让她深受启发,但有些讨论在她听来,却停留在表面,
未能触及更深层次的数据整合与算法瓶颈。自由讨论环节,
一位某科技公司的高管正在侃侃而谈他们新研发的手环如何精确监测心率。忽然,
台下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王总,
贵公司手环的心率变异分析HRV功能,在用户处于运动状态或情绪剧烈波动时,
数据的准确性似乎会大幅下降,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这恰恰是慢性病早期预警需要关注的关键应激指标。”那位王总显然被问住了,
支吾着试图用“算法持续优化”等套话搪塞过去。现场气氛一时有些尴尬。角落里的林微光,
几乎是下意识地,根据自己近期深入研究的积累,
低声自语般分析了几句:“或许可以考虑引入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
比如结合皮肤电反应和加速度计数据,建立动态补偿模型。关键在于,
不能把HRV当作孤立参数,
而应把它放在用户当前活动状态和长期基线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她的声音不大,
但在短暂的静默中,却显得格外清晰。提出问题的那位年轻工程师耳目一新,
立刻转头寻找声音来源。而沙龙更后排的位置,一个原本只是闲适旁听的男人,
微微坐直了身体。陆深今天是被朋友拉来散心的,没想到会在这个技术性极强的讨论中,
听到如此一针见血又极具建设性的见解,而且声音听起来异常年轻。林微光意识到自己失言,
立刻压低了帽檐,不再作声。但那位工程师已经走了过来,热情地与她交流起来。
林微光无奈,只得简短地回应了几句,她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而是用更本质的逻辑来解释,反而显得思路异常清晰。陆深的目光穿过人群,
落在那个戴着棒球帽、看不清面容的女孩身上。她交谈时习惯性地用指尖轻点桌面,
像是在模拟某种算法流程,那种专注和自信,与周围略显浮躁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感受到对方工程师脸上露出的佩服神情。沙龙结束时,
林微光急于离开,却被陆深拦住了去路。“抱歉,打扰一下。”陆深的声音低沉温和,
递上一张设计简约的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沈陆”和一个邮箱地址,
“刚才听到你的见解,非常精彩。我对你提到的数据融合模型很感兴趣,
如果你有相关的项目或想法在寻找机会,或许我们可以聊聊?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林微光心中警铃微作。她认得这张脸,陆深,宴会上那个目光锐利的男人。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认出自己了吗?“沈陆”?一个化名?她快速权衡,接过名片,没有看,
只是礼貌而疏离地点点头:“谢谢,我会考虑。”然后,便侧身匆匆离开,
没有留下任何自己的信息。陆深看着她几乎是逃离的背影,摩挲着手指,眼中兴味更浓。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女孩,就是不久前在林家宴会上毅然离开的那个“真千金”。
技术沙龙,精辟的见解,刻意低调的装扮……林微光,你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8.林微光的生活像绷紧的弦,而林家别墅里,则是另一番光景。
林瑶最初对林微光的离开暗自窃喜。她觉得这个姐姐终于自暴自弃,滚出了她的视线。
她更加卖力地扮演着贴心小棉袄的角色,哄得沈清澜和林浩宇团团转,
家庭似乎恢复了“和谐”。然而,沈清澜的心里却留下了一根刺。
林微光离开时那个冰冷的眼神,那个关于“面子”的质问,时不时会在她夜深人静时冒出来,
带来一丝难以言喻的烦躁。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关于林微光的话题,
当林浩宇偶尔不屑地提起“那个白眼狼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吃苦头”时,她也只是沉默。
林浩宇则纯粹得多。他认为林微光是在无理取闹,迟早会灰头土脸地回来求饶。
他甚至吩咐了管家,如果林微光回来,别轻易让她进门,得给她个教训。直到有一天,
林浩宇在浏览“创世之星”竞赛的晋级名单,为自家公司物色潜在人才时,
看到了“星微工作室”的名字。“星微?”他挑了挑眉,“没听说过的小团队,
居然能进复赛,运气不错。”他随手点开了工作室的公开方案简介,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
逐渐变得认真起来。方案的理念非常新颖,直击行业痛点,虽然细节不详,
但展现出的格局和洞察力,让他这个资深从业者都感到惊讶。“这个W.L.,有点意思。
”他摸着下巴,对助理吩咐,“查一下这个‘星微’的背景,看看能不能接触一下,
或许可以投资或收购。”他完全没将这个名字古怪的工作室,
与那个被他视为家族耻辱的妹妹联系起来。在他的认知里,林微光除了会读书,别无长处。
林瑶端着一盘水果走近,恰好听到只言片语,撒娇地问:“哥哥,什么有意思呀?
”林浩宇顺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工作上的事,一个可能有点潜力的技术项目。
还是我们瑶瑶好,从来不让我们操心这些枯燥的东西。”林瑶甜甜地笑了,
心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林微光离开后,这个家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无缺。
那种掌控一切的踏实感,仿佛随着林微光的决绝离开,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而“星微”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涟漪正在无人察觉处悄然扩散。
公寓里,林微光看着电脑屏幕上复赛的课题要求,又瞥了一眼桌上那张写着“沈陆”的名片,
眼神锐利。猎手已经潜入森林,而猎物们,仍在自己编织的幻梦中,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一无所知。9.“创世之星”科技竞赛华东区复赛的会场,设在本市最高端的科技会展中心。
玻璃幕墙折射着朝阳,内部是充满未来感的冷色调装潢,
空气里弥漫着***和紧张兴奋的气息。林微光站在签到台前,
依旧是一身简单的装扮——合身的白色衬衫,深色牛仔裤,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
与周围那些或由导师带领、或整个团队热烈讨论的参赛者相比,她形单影只,却异常沉静。
她手中拿着打印好的答辩材料,封面上印着醒目的Logo和名字:星微工作室。
签到的工作人员核对名单,看到“星微工作室”后面标注的“参赛代表:1人”时,
略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就你一位?”“是的。”林微光平静地点头,接过参赛证,
挂在了脖子上。参赛证上,她的名字“林微光”清晰可见。既然进入了线下环节,
匿名已无可能,她坦然面对。她走进会场,寻找自己的展示区域。展区内,
各色项目海报争奇斗艳,无人机、智能机器人、VR/AR设备演示引人驻足。
星微工作室的展位位置不算好,在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她并不在意,
安静地布置好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演示用的PPT。她没有注意到,
在会场二楼的特邀嘉宾观礼区,有两个人几乎同时注意到了她。一个是林浩宇。
林家旗下的科技公司是本次竞赛的赞助商之一,他作为企业代表受邀观礼。
他正漫不经心地扫视着会场,目光掠过那个偏僻角落时,猛地定住。那个身影……太熟悉了,
尽管气质迥异,但他绝不会认错——林微光?!她怎么会在这里?还挂着参赛证?
一个荒谬的念头闪过,林浩宇快步走到围栏边,
报标题——“‘灵枢’: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算法的个人健康预警与管理系统”。
星微?!W.L.?!林微光?!震惊、难以置信、一丝被愚弄的恼怒,
瞬间涌上林浩宇的心头。那个被他轻视、认为只会死读书的妹妹,
竟然是让他都觉得“有点意思”的黑马团队的创始人?另一个注意到她的是陆深。
他作为知名投资机构的代表,也是评委之一。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沉静的身影。与林浩宇的震惊不同,
陆深眼中流露出的是“果然如此”的了然和更深层次的欣赏。科技沙龙里的惊鸿一瞥,
此刻得到了印证。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对今天的比赛,充满了新的期待。
10.复赛分为两个环节:展位现场演示答辩和舞台公开陈述。林微光所在的组别强手如林,
有顶尖高校的实验室团队,也有已经获得天使投资的创业公司。他们的展位前人头攒动,
而星微的角落则显得有些冷清。但这冷清并未持续太久。几位评委巡场时,
被“灵枢”系统简洁而深刻的设计理念所吸引。
林微光从容不迫地演示系统原型:如何通过有限的几个关键生理指标,
结合用户自我报告的情绪和睡眠数据,通过她独特的算法模型,
生成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健康风险报告和个性化改善建议。她的讲解逻辑清晰,深入浅出,
对评委提出的技术细节问题应对自如,甚至能指出当前同类研究中的一些常见误区。
她的自信和专业,与她的年龄形成了鲜明对比,很快吸引了更多评委和围观者。“林同学,
你的算法模型似乎对数据噪声有很好的鲁棒性,这是如何实现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饶有兴趣地问。
“主要得益于我们设计的动态基线校准模块和上下文感知过滤机制,”林微光流畅地回答,
并在电脑上调出部分代码逻辑进行说明,“它不追求单个数据的绝对精确,
而是更关注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对变化模式和与其它数据的关联性。
”她的回答赢得了赞许的点头。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林瑶看在眼里。她是缠着林浩宇,
以“见识高科技”为名跟来的。当她看到林微光不仅没有如她预想的那般落魄,
反而在这个光鲜的舞台上侃侃而谈,吸引着那些她需要仰望的专家们的目光时,
嫉妒和恐慌像毒蛇一样噬咬着她的心。她偷偷用手机拍下林微光在展位前的照片,
尤其是那张清晰显示着“林微光”名字的参赛证特写。
她找到正在与其他赞助商寒暄的沈清澜,故作惊讶地低声说:“妈妈,
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姐姐?她怎么会在这里比赛?她不是应该在学校吗?而且,
她什么时候懂这些了?”沈清澜顺着林瑶指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