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技术试水:孩童玩闹掩锋芒,改良曲辕犁+草木灰肥田初落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光透过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林昭——如今该称朱厚熜了——坐在梳妆台前,任由春桃为他梳理头发。

指尖划过头顶柔软的发丝,他望着黄铜镜里那张稚气未脱的脸,昨夜的思绪仍在脑海里盘旋:***迫在眉睫,仅靠清点存粮和打听灾情远远不够,必须拿出实打实的办法,而他唯一的依仗,便是脑子里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现代农业知识。

“世子爷,您今天气色好多了,要不要去院子里走走?”

春桃一边为他绾起发髻,一边笑着说,“秦管家说,后厨今早熬了您爱喝的小米粥,还蒸了南瓜糕。”

朱厚熜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那片闲置的空地——昨天他醒来时便注意到了,那片地约莫半亩大,边缘支着一架破旧的曲辕犁,犁铧锈迹斑斑,犁杆也有些歪斜,显然是王府佃户们用坏了弃置的。

他心里一动,想起前世在老家农村见过的改良犁——爷爷曾指着农机站的犁具说,“好犁得有好角度,拉着省力,还能把土翻得匀”,这不正是眼下最需要的东西吗?

刚走出房门,就见秦忠急匆匆地走来,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账册,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世子爷,府里的存粮清点完了。

糙米还有三百二十石,精米八十石,杂粮(粟米、豆子)一百一十石,按府里上下五十口人算,省着吃顶多撑一个月。

若是再接济佃户,怕是……佃户那边怎么样了?”

朱厚熜打断他,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秦忠叹了口气:“派出去的人回来说,城南云梦乡最惨,十户有八户断粮,有的农户己经开始挖野菜、剥树皮了。

城西应城稍好,但也有不少人逃荒去了。

还有……”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周知府昨天又派人来催粮,说‘藩王当与百姓共患难’,实则是想把王府的粮挪去填补他自己的亏空。”

朱厚熜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他前世在新闻里见过贪官挪用救灾款的报道,那时只觉得愤怒,如今亲身经历,才知其中的无奈——兴王府虽为皇亲,却无权干涉地方政务,只能任由周知府刁难。

但越是如此,他越要尽快拿出办法,不能坐以待毙。

“秦伯,”他抬头看向秦忠,眼神明亮,“那架支在空地上的旧犁,还能用吗?”

秦忠愣了一下,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架旧犁:“那是去年佃户们用坏的,犁铧钝了,犁杆也弯了,早该当废铁卖了。

世子爷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玩玩。”

朱厚熜故意装作孩童般的好奇,跑到空地边,伸手摸了摸锈迹斑斑的犁铧,“昨天做梦,梦见我做了个好玩的犁,拉着跑特别快,还能翻出好多土。”

这话一出,不仅秦忠愣住了,连旁边扫地的小厮、浇花的侍女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好奇地看着他。

春桃快步跟过来,笑着说:“世子爷真是孩子气,犁是用来耕地的,哪能当玩意儿玩?”

朱厚熜却不管这些,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地上画起来。

他记得前世在农机站见过的犁具结构图——曲辕犁的核心是“辕”的弯曲角度和“犁铧”的倾斜度,旧犁的辕太首,拉的时候费力;犁铧角度太小,翻土浅,还容易缠杂草。

他一边画,一边回忆现代力学的基本知识:“辕得弯一点,像月牙似的,这样拉的时候能顺着劲;犁铧要翘起来一点,这样土能翻得深,还能把草勾掉。”

树枝划过泥土,留下深浅不一的线条。

秦忠凑过来,看着地上的草图,越看越惊讶:“世子爷,您这画的……倒像是那么回事。

老奴小时候跟着父亲耕地,总觉得旧犁拉着费劲,要是真像您画的这样改改,说不定真能省力?”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这样好玩。”

朱厚熜连忙掩饰,故意用树枝戳了戳泥土,“要是能做个小模型试试就好了,说不定真能拉着跑。”

秦忠心里一动。

他跟着兴王几十年,看着朱厚熜长大,知道这位世子虽体弱,却比一般孩童聪明,只是以前没显露过这方面的天赋。

眼下***严重,若是真能改良犁具,让佃户们耕地更快、更省力,说不定能多多种些庄稼,缓解***。

他当即道:“世子爷要是想做模型,老奴去叫王铁匠来!

府里的王铁匠手艺好,做个小犁模型肯定没问题。”

朱厚熜心里暗喜,脸上却装作无所谓的样子:“真的吗?

那太好了!

不过别让王铁匠觉得我麻烦,就说我玩呢。”

秦忠笑着应下,转身快步去了王府后院的铁匠铺。

不多时,一个穿着粗布短褂、满手老茧的中年汉子跟着秦忠走来,正是王铁匠。

他手里拿着铁锤,脸上带着几分疑惑:“世子爷,您要做犁模型?”

“对呀!”

朱厚熜跑过去,拉着王铁匠的衣角,指着地上的草图,“王师傅,你看我画的这个犁,能不能做个小的?

木头的就行,不用打铁。”

他故意说得简单,怕王铁匠觉得麻烦,也怕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王铁匠蹲下身,仔细看着地上的草图,眉头渐渐皱起:“世子爷,您这犁的辕是弯的,跟咱们平时用的首辕不一样;犁铧还要翘起来,这……能好用吗?”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这样好看。”

朱厚熜眨了眨眼,装作天真的样子,“王师傅你就试试嘛,要是不好看,我再改。”

王铁匠被他逗笑了,点头道:“行,世子爷发话,我这就去做。

不过木头得选硬点的,不然拉几下就断了。”

他说着,转身去了木工房,秦忠则留在空地上,陪着朱厚熜等着。

“世子爷,您真觉得这改良犁能好用?”

秦忠忍不住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朱厚熜看着远处的菜园,想起前世奶奶种的菜园——奶奶总说“草木灰是好东西,撒在菜地里,菜长得壮,还不招虫子”,心里又有了一个主意。

他指着菜园里长势稀疏的青菜,对秦忠说:“秦伯,你看那些菜,长得好小,是不是缺什么东西?”

秦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叹了口气:“今年天旱,又闹蝗灾,地里的土都板结了,菜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以前老夫人在的时候,会把烧柴的灰撒在菜地里,说能让菜长得好,后来老夫人走了,就没人管了。”

“烧柴的灰?”

朱厚熜眼睛一亮,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真的有用吗?

那我们也试试呗!

反正那些灰留着也没用,撒在菜地里,说不定菜能长得快一点,到时候我们就能吃青菜了。”

秦忠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世子爷说得是!

老奴这就去叫人把灶房的草木灰运过来,咱们试试。”

他说着,转身叫了两个小厮,去灶房搬草木灰。

不多时,王铁匠拿着一个小巧的木犁模型回来了。

那模型约莫两尺长,辕是用枣木削的,弯成月牙形,犁铧是用硬木刻的,微微上翘,看起来跟朱厚熜画的草图一模一样。

“世子爷,您看看,这样行不行?”

王铁匠把模型递给朱厚熜。

朱厚熜接过模型,心里一阵激动——这就是他想要的改良曲辕犁!

他装***不释手的样子,拿着模型在空地上比划:“太好了!

王师傅,你能再做个大的吗?

木头的就行,我想让小厮们拉着玩。”

王铁匠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世子爷是想试试这犁到底好不好用。

他点头道:“行!

不过大犁得用更粗的木头,还得加个犁底,不然容易陷进土里。

我这就去做,下午就能好。”

“谢谢王师傅!”

朱厚熜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心里却在盘算:等大犁做好,先在空地上试试,若是真省力,再让佃户们用;草木灰这边,先在菜园里做对比实验,看看撒灰和不撒灰的菜有什么区别,这样推广的时候才有说服力。

没过多久,两个小厮抬着一筐草木灰过来了。

朱厚熜跑过去,抓起一把草木灰,看着手里灰褐色的粉末,想起前世生物课上学的知识——草木灰里含有钾元素,是天然的钾肥,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抗病虫害能力,还能改良板结的土壤。

他蹲在菜园边,指着一小块菜地说:“我们把这边撒上灰,那边不撒,看看过几天哪边的菜长得好。”

秦忠和小厮们都觉得新鲜,跟着他一起撒草木灰。

朱厚熜特意叮嘱:“别撒太多,薄薄一层就行,不然菜会被烧坏的。”

他记得奶奶以前撒灰的时候,都是轻轻撒一层,还会用锄头把灰和土拌匀,这样吸收更好。

小厮们按照他的吩咐,小心翼翼地把草木灰撒在指定的菜地里,秦忠则找来一块木板,在菜地边做了个标记,写上“撒灰区”。

朱厚熜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小小的草木灰,或许能成为缓解***的关键一步。

中午,朱厚熜去探望父亲兴王朱祐杬。

兴王的病好了一些,正靠在床头看书,见他进来,连忙放下书,招手让他过去:“熜儿,身子好些了吗?

昨天听春桃说,你醒了就忙着问灾情,还玩起了犁具?”

朱厚熜爬到床上,依偎在父亲身边,把木犁模型递给父亲:“父王,您看我做的犁,是不是很好看?

王师傅说下午就能做个大的,我想让小厮们拉着玩,说不定还能耕地呢。”

兴王接过模型,仔细看着,眉头渐渐舒展:“这犁的辕是弯的,犁铧也翘着,倒跟寻常的犁不一样。

熜儿,你是怎么想到的?”

“做梦梦到的。”

朱厚熜故意撒娇,“梦里我看到有人用这样的犁耕地,拉着特别省力,还能翻好多土。

父王,您说这犁真的能好用吗?

要是好用,佃户们就能多耕些地,多种些庄稼,就不会饿肚子了。”

兴王摸了摸他的头,眼神里满是欣慰:“熜儿有心了。

不管好不好用,你有这份心,父王就很高兴。

若是真能改良犁具,也是安陆百姓的福气。”

他顿了顿,又道,“昨天周知府又来催粮,父王己经派人去回绝了。

咱们王府的粮不多,但也不能让他白白拿去填私囊。

熜儿,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尽管跟父王说,父王支持你。”

朱厚熜心里一暖,用力点头:“谢谢父王!

我一定会想办法,让大家都有饭吃。”

下午,王铁匠果然把大的木犁做好了。

那犁约莫五尺长,辕用的是粗枣木,弯度恰到好处,犁铧用硬木削成,边缘打磨得很光滑,还加了一个木制的犁底,看起来结实又轻便。

朱厚熜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让他们试着拉犁。

小厮们挽起袖子,一人在前拉犁绳,一人在后扶犁,喊着号子往前拉。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改良犁竟然真的很省力!

以前拉旧犁,两个小厮得使出浑身力气,犁还走得慢,翻土也浅;现在拉这改良犁,小厮们看起来轻松多了,犁走得快,翻出的土又深又匀,还把地里的杂草都勾了出来。

“真省力!”

拉犁的小厮惊喜地喊道,“比拉旧犁轻松多了,还快!”

秦忠跑过去,蹲在地上,摸了摸翻出来的土,脸上满是惊讶:“这土翻得真深,还匀,这样种庄稼,肯定长得好!

世子爷,您这犁……真是太神了!”

王铁匠也凑过来,仔细看着犁的结构,喃喃道:“原来辕弯一点,犁铧翘一点,真能这么省力。

世子爷,您这脑子真是太灵了,老奴活了几十年,都没想过能这么改犁!”

朱厚熜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脸上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真的吗?

我就是随便画画,没想到真的好用。

王师傅,能不能再做几架这样的犁?

用铁做的,这样更结实,能给佃户们用。”

王铁匠连忙点头:“能!

当然能!

不过做铁犁得用铁料,还得淬火,得几天时间。

老奴这就去准备,争取尽快做出来!”

“谢谢王师傅!”

朱厚熜笑得合不拢嘴,又看向秦忠,“秦伯,菜园里的草木灰撒了,咱们过几天看看效果。

要是好,就告诉佃户们,让他们也在地里撒草木灰,说不定庄稼能长得好。”

秦忠连忙应下:“好!

老奴每天去看看,记录下菜的长势。”

接下来的几天,朱厚熜每天都去空地看王铁匠做铁犁,去菜园观察青菜的长势。

王铁匠的手艺确实好,短短三天就做出了两架铁犁,犁铧用的是熟铁,淬火后锋利又耐用,犁辕还是用枣木,轻便又结实。

而菜园里的青菜,也渐渐显露出了差别——撒了草木灰的菜,叶子更绿了,长得也更快,比不撒灰的菜高出了一截,还没有病虫害;不撒灰的菜,叶子发黄,长势缓慢,有的还被虫子咬了洞。

“世子爷,您看!

撒了灰的菜长得真好!”

秦忠指着菜园,激动地说,“老奴活了这么大,从没见过青菜长得这么快、这么好!”

朱厚熜心里很高兴,却故意装作平静的样子:“真的吗?

那太好了!

秦伯,你赶紧告诉佃户们,让他们把家里的草木灰都撒在地里,要是没有,就来王府要。

还有,王师傅做的铁犁好了,让佃户们来领,先用着试试,要是好用,再做更多。”

秦忠连忙点头,转身去通知佃户。

不多时,十几个佃户兴冲冲地来到王府,领走了铁犁和草木灰。

他们抱着铁犁,拿着草木灰,嘴里不停地道谢:“谢谢世子爷!

谢谢兴王府!

有了这好犁和好灰,咱们今年说不定能有收成了!”

朱厚熜站在门口,看着佃户们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改良犁和草木灰只是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接下来还要解决“种什么”的问题。

他记得前世在农村见过玉米、土豆,那些作物耐旱、高产,很适合在安陆种植,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这些种子。

“世子爷,您在想什么呢?”

春桃走过来,递给她一块南瓜糕,“秦管家说,佃户们都很高兴,还说要给您送锦旗呢。”

朱厚熜接过南瓜糕,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

他看着远处的田野,眼神坚定:“我在想,怎么才能让大家永远不饿肚子。

春桃,你说要是有一种庄稼,耐旱、高产,不管什么地都能种,那该多好啊。”

春桃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世子爷真是心善。

不过哪有那样的庄稼呀,要是有,早就有人种了。”

朱厚熜没有说话,心里却在盘算:不管有没有,他都要找到——玉米、土豆、番薯,这些穿越者的“标配”作物,他必须想办法弄到手。

只有有了高产作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才能为他将来的“全球霸业”打下基础。

就在这时,秦忠匆匆跑回来,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世子爷!

好消息!

佃户们用您改良的铁犁耕地,比以前快了一倍,撒了草木灰的地里,庄稼长得也比别的地好!

还有,云梦乡的里正派人来问,能不能也给他们做几架铁犁,他们愿意出钱买!”

朱厚熜眼睛一亮:“愿意出钱买?

太好了!

秦伯,你告诉他们,铁犁可以给他们做,但不要钱,只要他们答应,等庄稼熟了,给王府送一些新粮做种子就行。”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推广改良犁和草木灰,至于钱,以后有的是机会赚。

秦忠连忙点头,转身去回复里正。

朱厚熜站在门口,看着阳光洒在田野上,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一场属于他的“农业革命”,己经在安陆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