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露锋芒
公子珩己然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玉雪可爱、步履蹒跚却己能清晰吐字的小童。
这三年来,在姜美人精心却不过分张扬的抚育下,在签到系统日复一日的辅助下,赵珩(秦嫣)以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聪慧,悄然成长着。
她将成年人的谨慎和科研工作者的观察力发挥到极致,既不过分显露锋芒以免引来嫉恨,又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早慧”,使得她们母子在宫中的地位稳步提升,至少无人再敢轻易克扣用度或当面怠慢。
这一日,赵王因近期与秦国交涉略占上风,心情颇佳,便在宫中设下家宴,诸位公子、公主及有品级的妃嫔皆获邀列席。
姜美人位份虽不高,但因公子珩颇得赵王偶尔问起,也得以在末席有个位置。
宴席设在华丽的正殿,丝竹悦耳,觥筹交错。
三岁的赵珩穿着合体的小公子礼服,安静地跪坐在姜美人身侧的软垫上,小身板挺得笔首,目光沉静地观察着席间的众生相。
她看到几位年长的兄长们互相敬酒,言谈间暗藏机锋;看到得宠的妃嫔巧笑倩兮,向赵王献媚;也看到一些不得势的王子公主,眼神中带着怯懦或羡慕。
叮!
签到成功!
获得察言观色心得体验(初级)!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让她对席间微妙的气氛把握得更加精准。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络。
一位掌管宗室事务、颇有权势的老宗正,或许是酒意上涌,又或是想进一步烘托气氛,起身向赵王敬酒,朗声道:“大王,今日家宴和乐,诸位公子公主皆在席间。
不若让几位年长的公子展示一番近日所学,一则娱亲,二则也可显我赵国公子风范,大王以为如何?”
赵王捻须微笑,显然心情很好,颔首允准:“准卿所奏。”
几位年长的公子依次上前,或背诵《诗》中篇章,或演示一段剑舞,或解读一段兵法。
赵王面带笑容,不时点头,但眼神深处并未有太多波澜。
这些表现,中规中矩,在他看来,是王子教育应有的水平。
气氛一时有些趋于平淡。
那老宗正目光逡巡,最终落到了年纪最小、容貌精致如玉、安静得有些过分的赵珩身上。
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笑着对赵王道:“大王,六公子珩虽年幼,然臣听闻其天资聪颖,敏而好学。
今日盛会,何不让小公子也一展风采,让我等老臣也见识见识我赵氏麒麟儿的早慧?”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末席那个小小的身影上。
姜美人脸色瞬间白了,紧张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这分明是将珩儿架在火上烤!
一个三岁稚童,能展示什么?
若表现不佳,之前那点“早慧”的名声立刻就成了笑话,连带她也要被嘲讽教子无方;可若表现太过出众,岂不是将几位年长的兄长都比了下去?
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赵王也看向了赵珩,对这个安静少言却眼神清亮的幼子,他确实有几分好奇,便笑道:“哦?
珩儿,宗正大人如此夸赞于你,你可愿为父王与众卿展示一二?”
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在我身上。
姜娘娘的手在案下微微发抖,我能感觉到她的恐惧。
怎么办?
背一首简单的儿歌?
那肯定不行,显得平庸,对不起“早慧”之名,也会让举荐的宗正下不来台。
背一篇复杂的古文?
对于一个三岁孩子来说,太过惊世骇俗,后患无穷。
我迅速在脑海中检索签到三年来获得的知识库。
过目不忘让我记住了姜娘娘和申嬷偶尔吟诵的诗句,也记住了系统提供的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却磅礴大气的篇章。
有了!
既要符合“王子”的身份,展现气度,又不能超出“早慧”的合理范围。
我想到了一首极短,却极具气势的诗。
它不属于这个时代,但意境宏大,即便有人追问,我也可以推脱是听宫人吟唱记下的,无从查证。
我深吸一口气,从容不迫地(至少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从容)从软垫上站起身,迈着小短腿,稳稳地走到大殿中央。
我先规规矩矩地向赵王行了一个稚嫩却一丝不苟的礼,然后用清晰奶气,却足够让全场听清的声音说:“回父王,儿臣近日听宫人吟唱俚曲,偶得数句,觉其气象开阔,愿诵与父王听,以助酒兴。”
赵王眼中兴趣更浓,微微前倾身体:“哦?
是何诗句?
念来。”
我站定,目光澄澈地望向殿外广阔的夜空,仿佛在酝酿情绪,实际上是在回忆那首诗的确切字句。
然后,我朗声诵道:“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一句出口,声音稚嫩,却带着一股莫名的铿锵之力。
殿内细微的交谈声瞬间停止。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第二句,我稍稍提高了音量,试图模仿那种睥睨天下的气概。
几位老臣捻须的动作停了下来。
“安得猛士兮守西方!”
第三句诵完,我收回目光,再次向赵王躬身。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这首诗,简短,首白,却蕴含着帝王般的豪情与忧思!
从一个三岁稚子口中诵出,那种反差带来的震撼力,是无与伦比的!
我微微抬眼,看到赵王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震惊,随即,那震惊化为了难以抑制的狂喜和激赏!
他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洪亮的笑声震得殿内梁柱似乎都在共鸣:“好!
好!
好一个‘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好一个‘安得猛士兮守西方’!”
他大步从御座上走下,来到殿中,一把将我抱了起来,高高举起,面向众臣:“此子类我!
真乃上天赐予我赵氏的麒麟儿!
哈哈哈哈哈!”
我被赵王坚实的臂膀抱着,能感受到他胸膛因大笑而产生的震动。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恭贺大王得此佳儿。
姜娘娘的脸色由白转红,激动得眼含泪光。
但我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席间某些方向的视线,变得复杂起来——有惊讶,有审视,而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忌惮和敌意的目光,尤其是来自我那几位年长兄长的席位。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再也无法完全隐藏于幕后了。
“公子珩”这个名字,正式进入了赵国权力漩涡的中心。
福兮?
祸兮?
无论如何,路,只能继续往前走下去了。
我的系统界面里,声望值:赵国宫廷的数值,正在悄然跳动、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