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的甲方可能不是人。 他只在凌晨三点上线,对配色方案提出堪比阎王索命的要求。

我忍无可忍,在对话框里敲下:“您是不是坟头信号不好,所以才这个点出来活动?

” 对方输入了整整三分钟,回了一行字: “嗯,刚烧了台最新款MacBook,

信号好多了。” 现在,他要求我亲自去墓园给他送最终稿,理由是……要验货。

第一章:午夜的索命修改我叫王可乐,一名在设计行业挣扎求存的平面设计师。人如其名,

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像可乐一样,偶尔冒点快乐的泡泡,

但现实往往是——甲方爸爸一巴掌下来,气泡还没成形就瘪了。最近,

我接了个堪称业界传奇的私单。客户是朋友介绍的,据说要求极高,但报酬也极其丰厚。

对接人自称姓顾,

沟通方式极其复古且阴间:只用电子邮件和一个永远不会亮起头像的聊天软件。

他的头像是一片纯黑,昵称只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句号“.”。项目启动第一天,

我就领教了这位顾先生的厉害。那天我熬到晚上十二点,精心打磨了三版初稿,

战战兢兢地发了过去。本以为第二天才能收到回复,结果凌晨三点整,

我的电脑“叮咚”一声脆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瘆人。“.”:收到了。整体方向不对。

我揉着惺忪睡眼,差点从椅子上栽下去。强打起精神,我看完了他的反馈邮件,整整三千字!

从品牌调性到色彩心理学,从字体间距到像素级对齐,逻辑清晰,要求苛刻,

堪称修改意见界的《史记》。我咬着牙,灌下两杯特浓咖啡,按照他的意见修改,

在清晨六点将新稿发出。然后我瘫在床上,感觉自己像个被掏空的布娃娃。然而,

更可怕的循环开始了。此后的每一天,我的作息都被这位顾先生强行扭成了美国西海岸时间。

他永远在凌晨三点准时出现,像设定好的闹钟,不,比闹钟还准,闹钟还能关,他不能。

他的修改意见永远精准、犀利,且不容置疑。“王女士,Logo向右移动0.5个像素。

”“这个渐变色值偏了#000001,我要的是#000000。

”“字体行距建议调整为1.618倍,更符合黄金分割。”我常常对着电脑屏幕怀疑人生。

这位顾先生,他真的不是一台人工智能吗?或者,是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比如……鬼?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首先,他从不露面。我提议过电话沟通,

他说不便。我请求视频会议确认细节,他回绝得干脆利落。其次,他仿佛不需要睡眠。

无论我凌晨几点修改完发过去,他都能在几分钟内回复,那速度,

仿佛他一直就守在电脑那头,等着吸食我的脑髓……不,是审阅我的设计。最诡异的是,

有一次我故意在下午四点给他发邮件询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结果石沉大海。

直到凌晨三点,他的回复才伴随着那声熟悉的“叮咚”响起,对下午的问题只字不提,

直接切入新的修改指令。这作息,这行事风格,

像极了传说中因加班怨念太深而滞留人间的……社畜鬼!

第二章:坟头信号与MacBook祭品项目进行到第二周,

我的黑眼圈已经浓重到可以媲美国宝熊猫。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

在一个又是凌晨三点收到第N版修改意见的夜晚,我对着那个漆黑的聊天窗口,

积压已久的怨气终于突破了理智的防线。我颤抖着手指,敲下了一行大不敬的话:“顾先生,

冒昧问一句,您是不是坟头信号不好,所以才固定这个点出来活动?”发出去的那一刻,

我就后悔了。完了,这下不仅尾款要泡汤,说不定还会被拉入行业黑名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口上方罕见的显示了“对方正在输入…”,并且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这三分钟对我来说比三年还漫长。我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他是在组织语言骂我?

还是在做法诅咒我?或者……他正在从坟墓里爬出来,准备顺着网线来找我?终于,

消息来了。“.”:嗯,刚烧了台最新款MacBook Pro,信号好多了。我:“!!

!”我吓得差点把笔记本电脑扔出去。这……这算是承认了?他他他……他真的是鬼!

还烧MacBook!这是什么阴间硬通货?怪不得要求这么高,

是烧过去的设计软件特别高级吗?恐慌之后,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诡异勇气涌了上来。

既然不是人,那是不是可以……讨价还价一下?或者,用点非常规手段?

我尝试着回复:“那个……顾先生,既然大家都不是……呃,常规意义上的活人,

能不能通融一下?这版我觉得挺好的了,您看……”“.”:审美没有阴阳界限。

第17页Banner的图标,阴影角度不对,重做。我:“……”好吧,鬼也有鬼的坚持,

而且是个细节控的鬼。我认命地继续改图,但心里已经认定,我的甲方,

是只如假包换的“社畜鬼”。这个认知反而让我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安心感——至少,

他加班不是因为他卷,而是因为他死了,这听起来就合理多了,

甚至让我产生了一丝同为打工魂的怜悯。

第三章:试探、作死与“时差”玩笑自从确认了甲方的非人身份后,

我的工作态度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更敬畏了,

毕竟谁也不想被鬼缠上;另一方面,我又有点肆无忌惮,反正他都死了,还能把我怎么样?

难道还能再死一次?于是,我的聊天风格开始跑偏。交稿时,我会附带一句:“顾先生,

这是今日份的阳气,请查收。”他回:收到,设计稿,不是阳气。吐槽配色时,

我会说:“这个荧光绿,怕是能照亮您通往奈何桥的路。”他回:建议参考潘通年度色,

更具普适性。问他意见时,我会说:“您看这个方案,是能助您早登极乐的水平吗?

”他回:能达到项目KPI即可。他每次都能用极其专业、冷静的语气接住我的烂梗,

并且把话题拉回设计本身。这让我越发觉得,此鬼深不可测,怨念极深,

恐怕生前也是个卷王。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我连续熬了四个大夜的晚上。那天,我头晕眼花,

感觉心脏都要不跳了。在发送最终修改稿后,我实在没忍住,对着聊天窗口哀嚎:“顾先生,

您是不是都不用睡觉的?求您了,让我睡会儿吧,

我感觉我快要去见您了……”我本是随口吐槽,没想到,那边几乎是秒回。“.”:嗯,

死了三年了,睡眠很充足。空气瞬间凝固。我盯着那行字,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了。

虽然早有猜测,但被“本人”亲口证实,那种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我手指冰凉,头皮发麻,

脑子里已经开始播放《午夜凶铃》的BGM。就在我准备尖叫出声,

考虑是先去庙里求符还是直接打120的时候,聊天窗口又“叮咚”了一声。

“.”:开玩笑的。我只是在国外,有时差。我:“……”开玩笑?有您这么开玩笑的吗?!

人吓人会吓死人好吗!不对,鬼吓人更吓人!尽管他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

但我那颗被恐怖片浸淫多年的心已经无法轻易说服自己了。时差?

哪个国家有时差能精确到每天凌晨三点上线?而且他那句“死了三年”说得太过自然,

太过顺滑,完全没有玩笑的痕迹!疑窦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决定,不能坐以待毙,

要主动出击,验证一下这位甲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第四章:反向操作:纸钱、火焰与神秘黑客机会很快来了。项目接近尾声,

顾先生终于同意进行一次简短的视频会议,最终确认几个动态效果的细节。他强调,

他只开语音,不开摄像头。视频会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简直是完美的试探时机!

一个大胆且作死的计划在我心中成型。我要在视频会议的时候,

假装不经意地让他看到一些“东西”,观察他的反应。会议定在又一个凌晨三点。

我特意把房间的灯光调暗,营造出一种阴森的氛围。电脑屏幕上,只有我的大头像,

对方那边是一片漆黑。顾先生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低沉、冷静,带着一丝轻微的电流杂音,

但出乎意料的好听,完全不像我想象中的青面獠牙。我们高效地沟通着设计细节,

他的表述一如既往的精准。眼看会议就要结束,我的计划还没实施,我心一横,决定行动。

我事先准备了一叠冥币和一个小铜盆。我算好了角度,摄像头刚好能拍到盆的一角。

“顾先生,关于这个特效的透明度……”我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用打火机点燃了冥币,

准备假装不小心把东西碰到地上,然后“意外”让他看到燃烧的纸钱。

我想象着他惊恐或者欣喜的反应,心里既害怕又有点小兴奋。然而,

我高估了自己的操作能力,也低估了冥币的燃烧速度。一阵风吹来,火星猛地窜高,

一下子燎到了我为了这次会议特意洗过的刘海!“哎呀!”我吓得尖叫一声,

手忙脚乱地想拍灭火星,结果却打翻了铜盆,带着火的冥币散落在地毯上!完了!

这下不是试探,是真要变烧烤了!我惊慌失措,又是跳脚又是尖叫,完全忘了还在视频会议。

浓烟开始冒起,火苗在地毯上蔓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在这时,我那仿佛被诅咒的电脑,

突然自己动了起来!屏幕上的视频会议窗口被强制最小化,一个陌生的程序界面弹出,

紧接着,

声器传出了一个冷静的男声——是那个我听了无数次的、属于“.”的、带着电流音的声音,

但此刻无比清晰,甚至带着一丝……无奈?“王女士,保持冷静。

我已自动为你拨打火警电话。现在,请立刻离开电脑桌,用你手边的水杯浇灭最近的明火。

注意安全。”我惊呆了,如同被施了定身咒。电脑……被黑了?被我的甲方远程黑了?

在我家可能要着火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黑进我的电脑指挥我救火?

求生的本能让我下意识地听从了指令。我抓起桌上的半杯隔夜咖啡,

泼向地毯上最旺的一处火苗。然后连滚爬爬地远离了危险区域。几乎同时,

我听到了楼下由远及近的消防车警笛声。这效率……他是直接黑进了市政系统吗?

火势很快被赶到的消防员扑灭,所幸只是烧焦了一小块地毯和我的几缕头发,虚惊一场。

消防员叔叔对我进行了严肃的消防安全教育后离开了。我惊魂未定地坐回电脑前,

发现那个远程控制界面已经消失,聊天窗口在闪烁。“.”:王女士,

你的敬业精神感动天地,但消防安全更重要。另外,我确实还活着,

只是有严重的日光过敏症,所以作息与常人不同,且不便见面。

请不要再进行此类危险的……祭祀行为。我看着那一行字,心情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日光过敏症?这解释……好像比时差靠谱一点?而且,他刚才救了我。一个鬼,

会远程黑客技术,还会帮我叫消防车?这鬼也太高科技、太热心肠了吧?可是,

那股萦绕不散的诡异感,并没有完全消失。严重的日光过敏症,需要完全隐居到毫无痕迹吗?

还有那精准到可怕的时间观念,

那非人的工作效率……第五章:才华吸引与深夜调查火灾事件后,

我和顾先生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缓和期。他依然在凌晨三点出现,

依然提出严苛的修改意见,但偶尔,会在工作之余,穿插一两句看似随意的话。比如,

他会在我某个设计获得他认可时,说:“这个构图很有想法,突破了常规。” 或者,

在我抱怨某个素材难找时,发来一个精准的链接:“试试这个网站。”甚至有一次,

我因为白天被另一个甲方虐到体无完肤,

深夜改图时忍不住在聊天窗口里碎碎念了几句人生艰难。他沉默了很久,

回了一句:“设计是痛苦的,但创造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抵抗。”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

它不像是一个冰冷的、只知道索命的“鬼”或者说“过敏症患者”能说出来的,它带着温度,

带着一种深谙此道的理解和共鸣。我开始觉得,屏幕那头的,或许不是一个可怕的怪物,

而是一个……有点特别的人。他的专业素养极高,眼光毒辣,偶尔流露出的只言片语,

显示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某种程度的孤独。好奇心像小猫一样挠着我的心。

我尝试用各种方法调查他。

我搜索过“顾姓”、“日光过敏症”、“顶尖设计师”、“隐居”等关键词,结果寥寥。

唯一有点关联的,是几年前的业界传闻,说一位代号为“G”的天才设计师,

在巅峰时期突然神秘消失,有人说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是身患重病,众说纷纭。

“G”……顾?会是他吗?我试图从朋友那里打听介绍人的信息,

朋友也只说是辗转了好几个人才联系上的,源头已不可考。一切线索似乎都断了,

但“天才设计师G”这个说法,却在我心里扎了根。我重新审视顾先生给我的那些修改意见,

抛开挑剔的语气,其内核确实充满了洞察力和创造力,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并给出极具启发性的方向。如果他真是那个消失的“G”……那我这段时间的痛苦折磨,

岂不是相当于在接受大师的亲传辅导?这个想法让我激动又惶恐。第六章:墓园送稿?

终极考验!项目终于到了交付最终成果的时候。我呕心沥血,

做出了自认为职业生涯最满意的作品。发送最终版文件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准备迎接解放的曙光,以及丰厚的尾款。然而,凌晨三点,“叮咚”声如期而至。

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最终稿收到了。但需要实物验货。我愣住了:实物验货?

这是个线上品牌的视觉系统,验什么实物?印出名片来看看?“.”:请将最终版的设计稿,

彩色打印装订成册,于今晚十二点,送到城西的西山墓园,放在E区第七排第十三号墓碑前。

我盯着屏幕,逐字逐句地读了三遍,才确认自己没看错。墓!园!墓!碑!还是凌晨十二点!

我刚建立起来的、“他可能是个孤独天才”的脆弱想象瞬间崩塌!

这分明就是鬼片的标准情节啊!送货上门,还是送到坟头!这是要我做他的专属设计师,

还是下去陪他一起加班啊!我颤抖着回复:“顾……顾先生……这……这不太合适吧?

墓园晚上不开门吧?而且……我怕黑……”“.”:墓园西门栏杆有一处损坏,可以进入。

E区第七排第十三号,墓碑署名是“顾言”。放心,我很挑食,对你的脑子没兴趣。

只是需要一个绝对安静、无人打扰的环境验收成果。尾款已预付50%到你账户,

请注意查收。几乎是同时,我的手机收到了银行入账短信,那串零晃得我眼花。

巨额尾款的诱惑,加上之前他“救”过我一次建立起的微弱信任,

还有内心深处那个“他可能是天才G”的猜测,都在疯狂拉扯着我的神经。去,还是不去?

去,可能小命不保,或者至少得留下点心理阴影。 不去,到手的巨款飞了不说,

可能还会得罪这位不知是神是鬼的甲方,后果难料。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最终,

贫穷……不,是职业操守和对于真相的渴望,战胜了恐惧。我咬咬牙,回复:“……好!

顾先生,一言为定!今晚十二点,西山墓园E区7排13号,不见不散!

希望您……信守承诺!”我决定赴这场诡异的午夜之约。我倒要看看,

这个让我又怕又恨又有点好奇的甲方,到底是人是鬼!我连夜打印、装订了精美的设计册,

还鬼使神差地……买了一小束白色的菊花。第七章:午夜墓园的苍白访客晚上十一点半,

我打车来到了西山墓园。月色朦胧,夜风凄冷,墓园高大的铁门紧闭,

四周寂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按照指示,果然在西侧找到了一处被撬开些许的栏杆,

刚好容一人侧身通过。踏进墓园的那一刻,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汗毛倒竖,

手里紧紧攥着设计册和那束小白花,心里把各路神仙佛祖都拜了一遍。借着微弱的月光,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按照区号寻找。墓园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墓碑林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