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手持“甲字叁号”考牌,随着人流踏上接引仙光。
眼前一花,再定睛时,己置身于一座巍峨宫殿之中。
白玉为阶,金柱擎天。
浓郁的灵气凝成薄雾,在殿内缓缓流淌。
数千名考生按号就座,每个人面前都悬浮着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简。
主位之上,一位白须老仙官闭目养神,不怒自威。
两侧各立着西名金甲天兵,肃杀之气弥漫全场。
“这就是天庭考场?”
沈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
他能感觉到,这里的灵气浓度远超青云宗,哪怕只是在此坐上一时三刻,对修炼都大有裨益。
“铛——”一声清越钟鸣响起,老仙官睁开双眼,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仙考第一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现在开始。
时限一个时辰。”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考生耳中,“神识沉入玉简即可答题。
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左顾右盼,违者逐出考场,永不复录!”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将神识探入面前玉简。
沈砚依言而为,下一刻,他“看”到了一套无比熟悉的试卷。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 “一株千年朱果成熟时,每日需吸收相当于1.2块标准下品灵石的灵气。
现有三百株朱果将于三日后同时成熟,若需布设‘小聚灵阵’(每阵每日可汇聚0.5块灵石灵气)以满足其需求,至少需布设多少座阵法?
(假设灵气吸收率100%)”沈砚几乎要笑出声。
这不就是小学五年级的工程问题吗?
他心念微动,神识己在玉简上刻下答案:“720座”。
(300 * 1.2 * 3 / 0.5 = 720)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 “阅读以下仙帝讲话摘录:‘诸卿当体察天心,励精图治,既要稳扎稳打,巩固现有仙域之基业,亦要勇于开拓,探寻混沌边荒之机缘……’请问这段话主要强调了什么精神?”
A. 唯我独尊,霸道横行B. 避世不出,清静无为C. 稳中求进,开拓创新D. 墨守成规,不思变通沈砚扫了一眼,毫不犹豫地选了C。
这种送分题,他前世不知做过多少。
然而,考场其他地方却远没有他这般轻松。
“图形推理?
这、这九个仙篆图案的演化规律何在?”
一个专研符箓的修士盯着玉简,满头大汗,只觉得那些图案比最复杂的符阵还要难懂。
“逻辑判断……‘以下三句话只有一句为真:甲说乙偷了丹药;乙说我没偷;丙说甲在诬陷’……这、这分明是心魔拷问啊!”
一位佛修双手合十,额头见汗,佛心都有些动摇。
“资料分析!
这蟠桃园近百年产量与灵气投入、降雨量的关联……这表格比我们宗门的百年账目还复杂!”
一个自诩精于算计的世家子弟抓耳挠腮,几乎要崩溃。
哀鸿遍野。
整个考场,大部分修士都眉头紧锁,脸色发白。
他们习惯了打坐悟道、吞吐灵气,何曾见过这等需要严密逻辑和快速计算的题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沈砚却下笔如有神。
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这些让本土修士头晕眼花的题目,在他眼中如同掌上观纹。
他甚至还有闲暇品味其中一些颇具“仙侠特色”的题目。
常识判断第7题: “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因果缠身’,业力反噬?”
A.闭关修炼时不小心压坏一株灵草B.为炼制法宝,屠杀一城凡人取其魂魄C.与人斗法时,失手毁坏一座荒山D.欠下同门灵石,拖延百年未还“这题出的,很有水平啊。”
沈砚暗赞,果断选了B。
不到半个时辰,沈砚便己答完全卷。
他甚至还有时间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修正了两个因不熟悉本世界特定计量单位而可能出错的选项。
确认无误后,他神识一动,退出了玉简。
此刻,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很长时间。
偌大的宫殿内,其他考生还在与玉简苦苦搏斗,有的咬牙切齿,有的喃喃自语,有的面如死灰。
沈砚轻轻将考牌放在案上,站起身,对着主座的老仙官微微一礼。
“学生答毕,请求提前交卷。”
清朗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唰!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有惊愕,有不屑,有怀疑,更有几分“这傻子是不是破罐破摔了”的怜悯。
老仙官原本微阖的双目陡然睁开,闪过一丝诧异。
他掌管仙考多年,提前交卷的不是没有,但大多是在最后时刻,像这般半个时辰就交卷的,闻所未闻!
他神识微动,己悄然连接上沈砚的那枚玉简。
当“看”到里面工整清晰的答案,尤其是那几乎全对的结果时,他枯瘦的手指不禁微微一颤,眼中爆出一抹难以置信的精光!
这速度!
这准确率!
此子……莫非是某位文曲星君转世不成?!
他抬头,深深地看了沈砚一眼,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最终只是挥了挥手,沉声道:“可。
退出考场,静候放榜。”
“谢仙官。”
沈砚再次行礼,然后在全场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神色平静,步履从容地走出了大殿。
殿外云海翻腾,仙光璀璨。
他知道,这第一关,稳了。
而大殿之内,关于这个提前交卷的“狂生”的议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