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顾言的婚姻,始于一场“各取所需”的相亲。彼时,我刚结束一段伤筋动骨的感情,
对所谓的爱情心灰意冷,只求一份安稳。介绍人我妈把顾言夸得天花乱坠,
最后总要加上一句:“他爸妈急着抱孙子!”这反而让我松了口气——目标明确,
省却诸多麻烦。初见顾言,他确实符合所有“合适”的标准。白衬衫,轮廓清晰,
话不多但举止得体。我们甚至聊到了共同的母校,虽然毫无交集。
当他说出“希望组建一个稳定,互不打扰的家庭”时,我几乎要为他这份坦诚鼓掌。真好,
和我想要的距离感不谋而合。于是,流程走得飞快。领证,简单婚礼,
然后入住他那套装修得如同星级酒店套房、缺乏烟火气的新房。主卧次卧,楚河汉界,
泾渭分明。我做好了长期“合租”的准备,却发现,这位倡导“互不打扰”的顾先生,
言行颇有些不一致。片段一:早餐的顺便与实验婚后的第一个清晨,我在生物钟作用下醒来,
正纠结是赖床还是起来对付一口麦片,却闻到厨房飘来一阵诱人的食物香气。
我狐疑地走出去,看见顾言正背对着我,站在灶台前。他穿着一身深灰色家居服,
系着一条格格不入的卡通围裙,后来才知道是他小外甥女送的,身形挺拔,
动作却透着一丝不熟练的紧绷。“醒了?”他听到动静,回头,神色如常,“我习惯做早餐,
顺手多准备了一份。煎蛋要单面还是双面?”“啊?都……都行。”我有些懵。
“那就单面吧,流心的口感比较好。”他自顾自决定,转身继续操作。那天的早餐是太阳蛋,
烤得恰到好处的吐司,新鲜沙拉和温热的牛奶。摆盘精致得让我怀疑他是不是偷偷进修过。
我由衷赞美:“你真厉害,早餐都做得这么专业。”他低头喝牛奶,睫毛垂着,
语气平淡:“熟能生巧而已。以后早上时间赶,我可以顺便帮你准备。”于是,
“顺便”的早餐成了惯例。
理由层出不穷:“超市鸡蛋买一送一”“新买的吐司机试试效果”“早起醒了没事做”。
我欣然接受,直到那个周六早晨。我渴醒了,蹑手蹑脚去客厅喝水,却发现厨房亮着灯。
顾言背对着门,正对着ipad上的视频教程,手里拿着个小电子秤,神情严肃地称量面粉,
旁边还摆着计时器和一堆量勺。他尝试搅拌面糊,动作小心翼翼,
甚至因为一个小气泡而皱起眉头。我屏住呼吸,悄悄退回房间。
心里那点疑惑变成了笃定的暖流。原来,每一个看似轻松的“顺便”,
背后都可能是一场严谨的“科学实验”。这个男人,在用他笨拙又真诚的方式,
履行着某种未经言明的责任,或者说,是心意?
片段二:玄关的灯与“刚好”的守候我的工作偶尔需要加班,或者和闺蜜小林有约会。
每次晚归,走到楼下,抬眼望去,我们家客厅的窗户总是亮着温暖的灯光。
那光芒不像孤灯那般清冷,而是带着一种安稳的召唤。开门进去,顾言八成在沙发上。
有时对着笔电眉头紧锁,有时在看无声的财经新闻,有时甚至只是在发呆。
第一次我歉然:“不好意思,这么晚回来,吵到你了?”他抬眼,目光从屏幕移开,
波澜不惊:“没关系,我刚好有个项目要赶。你回来了我就收尾。”后来,
他“刚好”要赶的项目,要看的数据,要等的越洋电话,总是发生在我晚归的夜晚。
我渐渐品出味儿来。最触动我的是一次凌晨,我参加完朋友的生日派对,到家已过一点。
楼道寂静,我轻轻开门,客厅灯依旧亮着,电视屏幕是暗的,顾言歪在沙发靠垫上,
呼吸绵长,显然是睡着了。眼镜滑到了鼻梁中段,腿上还摊着一本看到一半的技术书籍。
旁边的茶几上,放着一杯水,和一小碟洗好的草莓。我没有立刻叫醒他。就着暖黄的灯光,
打量他熟睡的样子。褪去了白日的清冷疏离,他的脸部线条变得异常柔和,嘴唇微微抿着,
竟有点孩子气的无辜。那一刻,心头涌上的情绪复杂而汹涌。是歉意,是感激,
还有一种陌生的,想要靠近的冲动。我故意加重了换鞋的脚步声。他立刻惊醒,
有些茫然地眨眨眼,看到我,下意识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回来了?几点了?
”“一点多了。不是说了让你先睡吗?”我语气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嗔怪。
“嗯……不小心睡着了。”他起身,动作自然地走向厨房,“晚上吃了油腻的,
喝点酸奶助消化?刚买的。”“好。”接过他递来的冰凉酸奶,指尖短暂相触,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那盏灯,那个在沙发上“不小心”睡着的人,这杯“刚巧”买的酸奶,
都是他沉默的温柔。他不追问,不抱怨,只用行动构建了一个“无论多晚,有人等你,
有温暖等你”的归属地。片段三:饮食的迁就与被“出卖”的偏爱我嗜辣,无辣不欢。
顾言则口味清淡,崇尚食材本味。婚后第一次正式下厨,
我摩拳擦掌做了道江湖气十足的水煮牛肉。顾言面不改色地吃了不少,
然后默默喝光了一整壶凉白开。第二天,我赫然发现他嘴角冒了个小小的溃疡,
心里顿时内疚不已。此后做饭,我自觉地收敛起辣椒的锋芒。但没过几天,
我发现餐桌上开始出现一两个带辣味的菜。虽然在我看来只是“毛毛雨”,
但显然是他特意为我增加的。比如青椒肉丝里的青椒多了几条,
或者麻婆豆腐里的肉末真的带上了点麻味。“你现在也能吃辣了?”我惊讶。
他面不改色地夹了一筷子:“嗯,偶尔尝试一下,还行。”直到那次去他父母家吃饭。
顾妈妈热情地拉我进厨房,指着一盘红彤彤的辣子鸡丁,压低声音笑眯眯地说:“晚晴,
快尝尝这个!顾言上个星期就特意打电话回来,千叮万嘱,说你爱吃辣,让我多放辣椒,
还把炒制秘诀都问去了!这小子,以前可是半点辣星都不沾的!”我回头,
看向正在客厅陪顾爸爸下棋的顾言,他似有所觉,抬头望过来,视线相接的瞬间,
他迅速别开脸,耳根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了。我憋着笑,心里甜得像打翻了蜜罐。原来,
那些看似随意的口味变化,背后是他不动声色的迁就和小心翼翼的打听。
这种“被放在心上”的感觉,比辣子鸡丁本身更让人上瘾。
片段四:雨夜、伞与半座城市的奔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我和同事们困在写字楼大堂。
天色晦暗,雨幕如织,打车软件排队上百位。我正发愁,手机响起,是顾言。“在哪?
”他那边背景音嘈杂,夹杂着雨声和隐约的喇叭声。“公司楼下,雨太大了,打不到车。
”“定位发我,找个地方等着,别淋雨。我大概……二十分钟到。”他语速比平时快一点。
“你不是在城西开会吗?”我记得他今天的日程表。“刚结束。”他语气不容置疑,
“发定位。”不到二十分钟,他那辆熟悉的黑色SUV冲破雨幕,精准停在我面前。
我拉开车门钻进去,带进一身湿气。“擦擦。”他递过来一条柔软的干毛巾,
又调高了空调温度。“谢谢。你开会顺利吗?”我边擦头发边问,
注意到他西装肩头有些湿痕,发梢也带着湿意。“顺利。”他专注地看着前方路况,
雨水在挡风玻璃上被雨刷规律地划开,“饿不饿?要不要直接在外面吃?”“回家吃吧,
舒服点。”“好。”车内暖意融融,播放着舒缓的钢琴曲。我靠在椅背上,
看着窗外模糊的世界,心里却异常清晰和安定。这个男人,
或许是从另一个会议现场匆匆赶来,或许穿越了半座拥堵的城市,只因为一场雨,
和我一句无奈的“打不到车”。这种不问缘由,不说辛苦的守护,
实实在在地敲打在我的心坎上。片段五:生病是撒娇的“特权”一场流感来势汹汹,
我中招倒下,高烧不退,浑身酸痛。请假在家,昏沉沉睡得不省人事。混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