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金会的评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陈玄回到“博古斋”时,壶里的茶果然温凉了。

他并不在意,重新坐回茶台前,慢悠悠地重新烧水,仿佛刚才只是出门丢了个垃圾。

而在江城市中心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地下,全球异常现象收容基金会(GARC)江城分部,却因为他而彻底忙碌起来。

地下三层,A级简报室。

雷烈和王博士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正向一位身着剪裁合体西装、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进行汇报。

女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眼神锐利如鹰,正是基金会最年轻的7级考古学家,林素问。

全息投影上,正反复播放着工地现场的记录影像,尤其是陈玄走进能量场、敲击陶罐、低声言语最后将其轻松收容的片段。

“综上所述,”雷烈结束了他的行动报告,语气依旧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目标个体‘陈玄’,在未使用任何己知防护措施和设备的情况下,无视了‘异常物7-14’(代号:饥渴之瓮)的活性能量场,并通过一种未知的‘声波密码’及‘语言指令’使其失活。

其过程……高效得令人费解。”

王博士迫不及待地插话,脸上混合着兴奋与不甘:“林博士!

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使用的语言不属于任何己知语系,声波频率也极其特殊!

还有他那个茶叶罐!

我检查过了,就是普通的白铁皮!

这完全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和我们对遗物的基本认知!

他一定掌握着我们不知道的、更高深的遗物科技!”

林素问静静地听着,纤长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陈玄的公开资料:江城大学民俗学特聘教授,名下有一家经营状况普通的古玩店,社会关系简单,履历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过于干净了。

“雷队长,你与他接触的感觉如何?”

林素问抬起头,声音清冷,不带任何感***彩。

雷烈沉吟了一下,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他……很平静。

过于平静了。

好像我们面对的灭顶之灾,在他眼里只是家常便饭。

而且,他似乎对‘遗物’非常了解,甚至能准确说出其来源和内部构造。”

林素问推了推眼镜,全息影像定格在陈玄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特写上。

“两种可能。”

她冷静地分析,“第一,他是某个我们未知的、对遗物有极深研究的隐秘组织的成员。

第二……”她顿了顿,说出一个连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的推测,“他本人,就是与遗物相关的、更高等的存在。”

简报室里一片寂静。

王博士张了张嘴,想反驳,但想到陈玄那匪夷所思的手段,又把话咽了回去。

“‘异常物7-14’的主单元挖掘工作立刻开始,最高警戒级别。”

林素问下达指令,“雷队长,加强对陈玄的非接触式监控。

王博士,全力分析他敲击陶罐的音频和那种未知语言,尝试建立模型。”

“那……我们是否要与他进行正式接触?”

雷烈问道。

“暂时不要。”

林素问目光锐利,“在完全评估其风险等级之前,贸然接触是愚蠢的。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

下一个遗物事件,就是最好的观察机会。”

她关闭全息投影,站起身:“我会亲自负责对陈玄的评估报告。

散会。”

……与此同时,“博古斋”内。

陈玄刚沏好一壶新茶,门上的铜铃又响了。

这次进来的不是雷烈,而是一个穿着快递员制服的小伙子,抱着一个不大的纸箱。

“陈先生吗?

有您的快递,到付,五十块。”

小伙子笑容爽朗。

陈玄挑了挑眉,他很少网购,更别提到付件。

他看了一眼寄件人信息,只有一个潦草的代号:“破烂王”。

他付了钱,接过盒子。

入手微沉,盒子里面传来轻微的碰撞声。

拆开包装,里面是一些填充泡沫,中间躺着一件物品——那是一面巴掌大的青铜镜,镜面布满铜锈,模糊不清,边缘刻着扭曲的云纹。

看起来像是汉代的寻常仿品,但陈玄的手指触碰到镜面的瞬间,却感受到一股微弱的、阴冷的吸力。

他拿起镜子,对着窗外昏暗的光线看了看。

镜面映出他模糊的轮廓,但那双眼睛的倒影,却似乎比平时更加幽深。

“呵……”陈玄轻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徘徊镜影’?

还真是会给我找事情。”

他将镜子随手放在茶台一角,仿佛那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杂物。

然后,他拿起手机,给通讯录里一个备注为“隔壁老吴”的号码发了条信息:吴哥,晚上有点事,可能晚点回来,帮我留意下店门。

很快,对方回了条语音,背景音嘈杂,带着锅铲碰撞声:“放心吧陈老弟!

包在我身上!

给你留碗牛肉面当宵夜!”

发信人正是隔壁面馆的老板,吴铭。

陈玄放下手机,目光再次落在那面青铜镜上。

镜子里,他的倒影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角落里,仿佛有另一个模糊的人影一闪而过。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带着一丝无奈的调侃:“看来,今天的午觉是彻底泡汤了。

也罢,就当活动活动筋骨吧。”

夜幕,悄然降临。

古玩街华灯初上,而一场发生在阴影下的异常事件,己然拉开了序幕。

陈玄知道,基金会的人,此刻一定在某个角落注视着他。

而他,并不介意给他们上一堂小小的“观摩课”。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