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律师事务所的谜题
两天后,陈末站在一栋装饰艺术风格的老建筑前,门上铜牌刻着“李正澜律师事务所”。
他几乎认不出自己了——眼下的黑眼圈,微微驼背的姿态,与几天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基金经理判若两人。
职业生涯的崩塌如此迅速,连给他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律师事务所内部是典型的老派风格,深色木质家具,整墙的法律典籍,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皮革的味道。
李律师是位六十岁上下的亚裔男子,银灰色西装一丝不苟,握手时力道适中。
“请节哀,陈先生。”
李律师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您祖父的遗嘱很简单,几乎所有资产都留给您。”
陈末点头,心中并无多少期待。
一套老房子,一些储蓄,或许就是他祖父留下的全部了。
“首先是不动产,”律师推过一份文件,“位于日落区的住宅,估价约120万美元。
另有银行储蓄和投资账户,总计约35万美元。”
这比陈末预期的要多得多。
他从未想过作为工程师的祖父竟有如此积蓄。
“还有这些,”律师从抽屉中取出一个陈旧的文件盒,“您祖父特别嘱咐,必须亲手交给您。”
陈末打开盒子,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泛黄的股权凭证,日期是1948年3月,公司名称是“太平洋实业有限公司”,股数10,000股,持股人赫然是陈青云。
“太平洋实业?”
陈末皱眉,“这家公司还存在吗?”
李律师轻轻摇头:“据我所知,该公司己于1951年解散。
这份股权凭证可能只有收藏价值。”
陈末继续翻看盒子中的物品。
几本皮革封面的笔记本,一枚造型奇特的黄铜钥匙,钥匙上标着“302”字样,还有一封装在老旧信封中的信,信封上写着“致我孙陈末”,字迹颤抖却清晰。
最下面是一张地形图的手绘副本,标注着某处名为“302住宅地”的位置,坐标指向旧金山以北的某片偏远海岸。
“302住宅地是什么?”
陈末拿起黄铜钥匙,感到一种奇特的沉重感。
李律师的表情略显为难:“您祖父坚持将这部分纳入遗产,但我必须坦白,根据我的调查,所谓的‘302住宅地’在法律上并不存在。
县土地记录中没有任何登记,坐标指向的区域是未开发的沿海山地,属于政府保护地。”
陈末仔细端详那把钥匙。
它比普通房门钥匙要大,造型古朴,齿槽复杂,似乎用于某种特殊的锁具。
钥匙柄上刻着细小的符号,像是某种编码。
“祖父有没有留下什么解释?”
“没有。”
律师摇头,“您祖父是个...特别的人。
他坚持这些物品极为重要,但拒绝提供更多细节。”
他停顿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陈先生,我与您祖父打交道多年,他思维清晰,绝非糊涂之人。
但在这件事上,他的态度异常固执。”
陈末拿起那封信,犹豫是否应该当场打开。
与祖父疏远多年,他突然收到这样一封信,心情复杂难言。
“还有其他遗产吗?”
李律师的表情变得略微古怪:“还有一件小事...您祖父支付了未来一百年的墓地维护费用。”
“一百年?”
陈末惊讶地重复。
“是的,从2023年到2123年,全额预付。”
律师轻轻摇头,“在我西十年的执业生涯中,从未见过类似安排。”
离开律师事务所时,陈末带着满腹疑云。
阳光下的旧金山街道车水马龙,与他内心的阴霾形成鲜明对比。
他手中紧握着那把黄铜钥匙,感觉它仿佛有温度,像是活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