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铁惊魂:程序员的“意外”坠轨
陈砚被人群推着往前,后背紧贴着广告灯箱,背包带卡进了金属缝隙里。
他低头扯了两下,没松。
右手无名指蹭在灯箱边缘,磨破了皮,血珠渗出来。
他刚熬完连续七十二小时的项目调试,脑子发木,眼前时不时发黑。
公司那摊事快撑不住了——系统上线前爆出核心漏洞,客户要撤资,老板盯着他,团队等着他拿方案。
可代码像死了一样,怎么都跑不通。
列车进站提示音响起,风从隧道口灌进来,吹得人往前倾。
陈砚想往后退一步,腾出手去解背包,但身后有人猛地一撞。
穿黄雨衣的胖子根本没看他,只顾往前挤。
他脚下一滑,后背撞断了半截护栏。
整个人往下掉。
千钧一发,他伸手抓住了轨道旁的信号灯支架。
指尖划过一道蓝紫色的电弧,像是电流窜过骨头。
脑子一炸,眼前全黑。
没了。
—睁开眼是医院天花板。
白炽灯管嗡嗡响,氧气瓶靠在墙角。
他动了动手脚,身上没骨折,只有左耳后侧***辣地疼。
伸手一摸,皮肤上有个烫伤,形状像半截电路板,碰一下有轻微的电流感。
手机在床头柜上,屏幕亮着。
日期显示:三天前。
他以为看错了,坐起来又看一遍。
确实是三天前——他还没坠轨那天。
可邮件列表里躺着一封未读提示:“项目验收通过,感谢您的提交。”
这邮件他根本没写过。
系统自动发的,时间是两小时前,IP地址显示在父亲的旧实验室。
他父亲死了十一个月。
车祸,当场没救过来。
护士进来查房,一边记录一边说:“您父亲刚走,说晚上回家等您。”
陈砚没应声。
他知道这不对劲。
但他没慌。
第一反应是查日志。
他打开医院内网,调监控记录。
自己是前天夜里被地铁安保送来的,身份不明,没家属签字,首接进了急诊观察室。
他躺了西十八小时。
可他一点记忆都没有。
更奇怪的是,他的手在无意识地做心肺复苏的按压动作——肌肉记忆,练过至少三次。
他出院,打车回老宅。
钥匙***锁孔,门没反锁。
玄关地上多了一双皮鞋,黑色,尺码西十三,右脚鞋带断了半截。
他家没人穿这个码。
客厅没人。
厨房传来水声。
一个男人背对着他,正在盛汤。
端出来一碗莲子银耳羹,放在茶几上。
“回来啦?”
男人说,“你小时候最爱这个,我熬了好久。”
陈砚站在玄关没动。
这声音,这动作,连端碗时小拇指微微翘起的习惯——都和他爸一模一样。
可报纸摊在茶几上,头版日期是父亲车祸的第二天。
“爸?”
他听见自己声音发干。
“嗯。”
男人坐下,拿起茶杯吹了口气,“工作又加班?
瘦了。”
陈砚盯着那杯茶。
青瓷的,带暗纹,他爸用了十几年。
他慢慢走过去,坐下,伸手拿水杯。
“我不太渴,先喝点水。”
他把茶杯拿到手里,指尖触到温热的瓷面。
默数。
一。
二。
三。
闭眼。
—视野黑了。
第一视角。
深夜,书房。
台灯昏黄。
面前是一整面墙,贴满照片——有他小时候在公园放风筝的,有大学领奖的,还有他和林晚在餐厅吃饭的抓拍。
每张照片上都用红笔画了圈,标着数字和字母。
一只手伸出来,食指划过童年那张照片,指尖停在他脸上。
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是他父亲的,但语气陌生得像在读数据:“修正率……还不够……第七次必须成功……”画面一闪。
墙角有台老式主机,屏幕亮着,进度条卡在97%,下方一行小字:“变量同步中,等待第七号响应。”
又一晃。
父亲转过身,面对镜头——不,不是面对他,是面对墙上的某一点,像是在和谁说话。
“如果他回来,别让他碰B区档案。”
声音没说完,画面断了。
—陈砚猛地睁眼,手一抖,茶杯脱手。
哐当一声,瓷片飞溅。
他踉跄后退,撞倒了旁边的花瓶。
碎片扎进脚踝,血流出来,他没感觉疼。
他低头看自己的右手。
指尖泛白,皮肤表面浮出细小的方格纹路,像像素点在剥落。
持续了两秒多,又慢慢恢复正常。
太阳穴突突地跳,疼得像要裂开。
他抬头。
父亲站在茶几边,手里还拿着另一只茶杯,侧脸对着他。
表情不是惊讶,不是心疼。
是警惕。
像是知道他会碰那个杯子,像是早就等他看见什么。
“怎么了?”
父亲问,声音平稳,“手抖?
累了吧。”
陈砚没答。
他盯着地上碎片。
其中一块映出父亲的倒影。
那张脸,嘴角压着,眼神往下沉,像是在计算什么。
不是看他儿子。
像在评估一次意外。
陈砚慢慢蹲下,伸手去捡碎片。
指尖刚碰到瓷片,突然一顿。
他记起来了。
最后一次上线前,他写的最后一行代码,是应急回滚指令。
指令代号:修正率7。
而父亲刚才说的——“第七次必须成功。”
他抬头,张嘴想问。
父亲却先开口。
“你是不是,”顿了一下,“觉得我不该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