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响

涟漪之初 猫皮膏药 2025-10-09 17:19:2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江南水乡,苏城。

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柔和地洒在一间临河而建、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内。

空气中漂浮着松节油、泥土和金属的混合气味,伴随着窗外潺潺的流水声和偶尔传来的摇橹船夫的吴侬软语,宁静而悠远。

苏白正专注地完成她的最新雕塑作品——《悸动》。

那并非写实的造型,而是一团仿佛正在不断生长、流动、纠缠的金属线条,它们由废弃的铜丝、钢筋碎片和打磨光滑的合金组成,线条扭曲盘绕,充满了动态的张力。

在这团金属线条的中心,包裹着一颗未经刻意雕琢的、不规则的水晶原石,内部天然的裂隙在光线下折射出微妙的光晕。

她戴着护目镜和防割手套,手持小小的抛光机,小心地为最后的金属边缘进行抛光。

作为在业内小有名气的青年艺术家,苏白以其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感和难以言喻的灵性著称,评论家们常用“能与观者灵魂对话”来形容她的创作。

只有苏白自己知道,她的“灵感”并非完全源于后天的技巧训练或纯粹的艺术天赋。

最近半年,她开始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并非通过耳朵,而是首接回荡在她的意识深处,如同无声的旋律或低语。

有时,是风中带来的、远方某棵古树沉睡中的呓语;有时,是某条流过千年古镇的河水所携带的、无数过往时光的记忆碎片;甚至,当她触摸某些特定的材料,比如古老的木头、未经打磨的石头,或者像现在手中的金属和水晶时,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们本身所蕴含的、微弱的“情绪”波动——木头的温厚、石头的沉静、金属的冷冽与坚韧、水晶的空灵与通透。

此刻,当她指尖轻轻拂过《悸动》冰冷的金属线条和那颗微凉的水晶时,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的、微弱的搏动感,如同沉睡的心脏正在苏醒般,从作品的内部传来,与她的心跳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这不是物理上的震动,而是一种能量层面、精神层面的共振。

她的手机就放在旁边的工作台上,屏幕亮着,停留在“守夜人”那个帖子的界面。

帖子里那段关于“精神感知延伸”、“尝试与万物共鸣”的模糊而粗糙的描述,像一把钥匙,轻轻触动了她心中紧闭的某扇门。

这个人,似乎并非空谈,他可能也触及到了那个她一首无法对人言说、甚至无法完全自我理解的隐秘世界。

她放下工具,摘掉手套和护目镜,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微凉的秋风带着水汽拂面而来,窗外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古老的苏城在秋色中静谧如画。

然而,在苏白的眼中,这个世界早己蒙上了一层不一样的色彩。

她能“看”到空气中流淌的、如同极光般稀薄而绚丽的能量流,能“感觉”到脚下大地深处传来的、深沉而博大的脉动。

最近,这种感知越来越强烈,同时,一种巨大的、仿佛来自整个天地之间的“压抑感”和“变迁感”也如同暴风雨前的低气压,沉闷地积压在心头,令人隐隐不安。

“或许……我不该再独自沉默。”

她望着河中倒映的云影,轻声自语。

艺术,或许可以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

她的作品,能否成为唤醒更多潜在感知者的媒介?

一个模糊的念头开始在她心中成形。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