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经理的“御用大神”“李哲,这个动态数据看板的交互逻辑有问题,太卡顿了,
今晚改好发我。”“李哲,发布会现场的AR互动方案还不够炫,再想三个创意出来。
”“李哲,投资人要的后台预测模型准确率必须提到95%以上,明早给我结果。
”深夜十一点,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微信消息提示音交替响起,
如同为李哲一个人奏响的、永无止境的加班协奏曲。发信人永远是同一个:苏晴,
他的顶头上司,市场部经理。李哲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了一眼窗外漆黑的城市夜景,
熟练地回复:“好的,苏经理。”没有抱怨,没有疑问,只有绝对的服从。这样的场景,
在过去三年里,重复了无数次。苏晴是公司里冉冉升起的明星经理,漂亮、精明、善于言辞,
是所有汇报会和发布会上的焦点。她提出的创意总是能让老板眼前一亮,
她做的PPT总是惊艳全场,她负责的项目数据报告总是逻辑清晰、直观易懂。因此,
她深得老板赏识,客户青睐,是公认的“才貌双全”的职场女神。但只有李哲知道,
那些让苏晴脱颖而出的“才华”,十有八九,都出自他手。那些惊艳的PPT,
是他熬夜找模板、调动画、做可视化;那些复杂的动态数据看板,
是他一行行代码敲出来的;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AR互动”、“智能预测模型”,
是他查了无数文献、调试了无数遍算法才实现的。苏晴所做的,就是在拿到他的成果后,
换上她自己喜欢的字体和配色,然后冠上她的名字,自信满满地拿去展示。
李哲不是没有过微词。一年前,他曾小心翼翼地在一次项目总结邮件里,
把自己做的主要工作列在了附件中。苏晴看到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李哲,
你还年轻,不要计较一时得失。你的功劳,我都看在眼里。好好干,以后机会多的是。
”说完,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星巴克的礼品卡递给他,“辛苦了,拿去喝杯咖啡。”那一刻,
李哲看着她真诚看似的眼神,接过那张薄薄的卡片,仿佛接过了未来的希望。他以为,
自己的付出终将被看见。但他等来的,是变本加厉的索取和理所当然的忽视。
苏晴开始在任何场合称呼他为“我的技术大神”,语气亲昵,
却带着一种主人炫耀所有物的姿态。她对他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急,
却从未在老板或客户面前,明确承认过他的贡献。每次成功的项目庆功宴上,
苏晴永远是众星捧月的那个,享受着所有人的赞美。而李哲,总是坐在最角落的位置,
听着她微笑着对老板说:“这次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好在最终都顺利解决了。
”听着她对客户说:“这个创意是我一直想尝试的,看来效果还不错。
”听着她对同事说:“大家辛苦了!一个笼统的感谢”他就像她背后看不见的影子,
支撑着她所有的光芒,自身却永远沉没在黑暗里。同事私下调侃他:“哲哥,
又是你帮苏经理搞定的吧?你可真是她的‘御用大神’。”这称呼带着几分戏谑,几分同情。
李哲只能苦笑一下,自我安慰:“能者多劳吧。”他默默地喜欢着苏晴,
觉得她工作时的样子很有魅力,甚至将她对自己的依赖,误解为一种独特的亲近和信任。
为了这份虚幻的期待,他吞下了所有的委屈和不甘。直到那天下午,
他亲手敲碎了自己编织的幻梦。2 锥心的“边角料”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三,
李哲去总部送一份文件。回来时,抄近路走了消防通道,却在楼梯间的转角,
听到了两个熟悉的聲音。是苏晴,和公司另一个竞争对手公司的项目经理王总。
李哲本能地想避开,却因为苏晴下一句话提到了他的名字,而猛地钉在了原地。“王总,
您就别惦记挖我的人了。我们团队很稳定的。”苏晴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自信的笑意。
“尤其是那个李哲?我听说你们那个智能预测系统是他一手搭建的?真是人才啊。
”王总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欣赏和挖角意图。李哲的心跳突然加速了一瞬。
竟然……有外人看到了他的价值?然而,苏晴接下来的话,像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
从他头顶浇下,让他瞬间冻僵。“李哲?”苏晴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
那声音是李哲从未听过的刻薄,“王总您可别抬举他了。他就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跟屁虫,
只会做些边角料的工作,敲敲代码而已。我们项目的核心创意和关键决策,
那可都是我的主意。他啊,也就是个执行者,离了我,他什么都不是。
”边角料……跟屁虫……没什么大本事……执行者……每一个词,都像一把生锈的钝刀,
狠狠地剜着李哲的心窝。王总似乎有些意外:“哦?是吗?但我看他做的那些东西,
技术含量很高啊……”“技术实现谁不能做?”苏晴打断他,语气极其不耐烦,
“关键是创意和思路!这才是最值钱的核心竞争力!王总,您要挖也该挖我这样的人,
挖他那种只会干体力活的,有什么用?纯属浪费资源。”轰——!李哲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巨大的耳鸣声淹没了所有声音。原来,在他心中那么重要、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成果,
在她眼里,只是不值钱的“边角料”和“体力活”。原来,他这三年的全力以赴,
只换来她一句“没什么大本事”和“跟屁虫”。原来,她不仅抹杀他的功劳,
甚至还要断送他可能更好的前程!极致的愤怒和屈辱过后,是一种冰冷的、死寂般的平静。
李哲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默默地、一步一步地退后,离开了那个让他彻底心碎的角落。
他回到自己的工位,面无表情地坐下。电脑屏幕上,
还打开着为苏晴下一个项目准备的算法模型,代码才写了一半。
他看着那些曾经让他热爱、让他觉得有价值的字符,此刻只觉得无比讽刺。原来,
他所以为的“才华”,只是别人眼中可随意丢弃的“边角料”。原来,他所以为的“信任”,
只是方便利用的“工具人”标志。原来,他所以为的“期待”,只是自我感动的一厢情愿。
一个念头,在那片死寂的冰冷中,破土而出。他移动鼠标,关闭了那个未完成的算法文件。
然后,他新建了一个空的文本文档。他需要证据。他需要记住这一刻的锥心之痛。
他开始冷静地、一条一条地罗列过去三年里,
、XX发布会交互系统、XX年度报告数据可视化架构、XX预测模型源码……每一项后面,
都标注了实际完成的日期和苏晴提交汇报的日期。越写,他的心越冷,
眼神却越发明亮和锐利。这不是抱怨,这是他的“资产清单”,是他被掠夺的一切。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屏幕亮起,显示“苏经理”。李哲看着那个名字,
第一次没有立刻接起。铃声固执地响着,仿佛他不接就要一直响下去。他终于拿起手机,
按下了接听键,却没有说话。电话那头传来苏晴一如既往的、带着命令口吻的声音,
背景音嘈杂,似乎还在外面:“李哲,我刚和老板确认了,下周一最重要的投资人汇报会,
由我全权负责主讲!”她的声音兴奋又充满压力,
“这可是关系到我们部门明年最大一笔预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方案、数据、PPT,
全都得做到极致!你赶紧准备起来,周末加个班,周一一早我必须看到最完美的版本!
听到了吗?”若是以前,李哲会立刻回应“好的,没问题”,然后毫无怨言地牺牲整个周末。
但这一次,他沉默了足足三秒钟。电话那头的苏晴不耐烦地催促:“喂?李哲?说话!
听到没有?”李哲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他对着话筒,
用一种平静得近乎诡异的声调,缓缓地、清晰地说:“好的,苏经理。”“我一定,
会给您一份‘完美’的版本。”3 “完美”的陷阱周末两天,李哲家的灯亮到了深夜。
他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敲击声密集而稳定。
他确实在全力以赴地准备苏晴需要的“完美”版本。但他准备的,远不止如此。
他不仅完善了汇报需要的所有数据、图表和PPT,他还做了另外几件事:第一,
他将过去三年所有项目的核心代码、算法模型、设计源文件,全部打包压缩,
加上了一个复杂的密码。第二,他编写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小程序,嵌入PPT中。
这个程序不会破坏文件,只有一个功能:在特定条件下,锁定PPT的翻页功能,
并且只有他知道如何解除。第三,他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工作交接清单”,
里面罗列了他入职以来所有的工作内容,
重点标注了为苏晴完成的各项任务的名称、时间、以及成果去向即被苏晴用于何处汇报。
他做得冷静而周密,像一个即将实施精密手术的医生,不带一丝个人情绪。周一早上,
李哲顶着两个黑眼圈,准时到了公司。苏晴已经在了,她今天穿了一身利落的职业套装,
妆容精致,但眼底有着掩饰不住的紧张和焦虑。看到李哲,她立刻快步走过来,
语气急切:“东西呢?都准备好了吗?快发给我!我上午还要最后过一遍!
”李哲默默地将一个U盘递给她。“所有的资料都在里面了,苏经理。PPT,数据模型,
分析报告。”他顿了顿,补充道:“PPT有一些复杂的动画和交互,
翻页时最好注意一下节奏。”苏晴一把夺过U盘,根本没在意他后半句话,
只是连声问:“确认都没问题了?投资人可能会问到的几个刁钻数据,都准备好了?
”“都在里面了。”李哲点头,眼神平静无波。苏晴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习惯性地想拍拍李哲的肩膀以示鼓励,但手伸到一半,又觉得没必要,收了回去。“行,
这次要是成功了,我给你记头功!”她又画了一张饼,
然后匆匆忙忙地拿着U盘回了自己办公室,抓紧最后时间“熟悉”材料去了。
李哲看着她匆忙的背影,眼底最后一丝温度也消失了。头功?呵。上午十点,
公司最大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长条会议桌一侧,坐着几位表情严肃的投资人代表。
另一侧,是公司老板、几位高管,以及负责主讲的苏晴。李哲作为技术支撑,
坐在靠墙的旁听席上,像一个无声的背景板。苏晴站在投影屏前,深吸一口气,
开始了她的表演。“各位投资人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由我为您详细介绍我们部门未来的战略规划及核心优势……”她开场流畅,
自信满满,看起来掌控力十足。最初的十几分钟非常顺利。PPT精美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