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首起身子,膝盖传来一阵麻木的刺痛。
她揉了揉发红的膝盖,感受着寒风依旧透过单薄的衣衫,吹得她瑟瑟发抖。
梨花小院的冷清,似乎连这冬日都更甚几分。
她慢慢站起来,掸去裙摆上的灰尘。
院子里那株枯瘦的梨树,在寒风中摇曳,像极了她如今的处境。
“小姐,您起来了?”
一旁的小丫鬟青黛连忙跑过来,心疼地扶住她,“老夫人也真是的,罚您跪了这么久,也不怕冻坏了身子。”
沈知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青黛是母亲留给她的,是梨花小院里唯一真心待她的人。
“青黛,别胡说。”
她低声斥责,眼神示意青黛小心隔墙有耳。
青黛连忙捂住嘴,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西周,生怕被人听见。
“小姐,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老夫人这次明显是偏袒二小姐,奴婢真替您不值。”
青黛忿忿不平地说。
沈知微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不值又如何?
寄人篱下,只能忍气吞声。”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韧。
今日老夫人罚她跪,是因为林婉如告状,说她不小心打碎了老夫人最喜欢的花瓶。
明眼人都知道是林婉如故意陷害,可老夫人偏听偏信,根本不给她辩解的机会。
“小姐……”青黛眼眶泛红,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沈知微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好了,别担心。
我没事。”
她知道,想要在侯府生存下去,光靠忍让是不够的。
她必须改变,必须变得更强大。
“青黛,去把那本《女诫》拿来。”
沈知微吩咐道。
青黛愣了一下,不明白小姐为何突然要看《女诫》。
那本书枯燥乏味,小姐平日里最不喜欢看。
“小姐,您要看那本书做什么?”
她疑惑地问。
“有用处。”
沈知微神秘一笑,并没有解释。
青黛虽然不明白,但还是听话地去拿书了。
沈知微接过书,翻开泛黄的书页,眼神却格外专注。
她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仿佛要从这本被世人奉为圭臬的书籍中,找到生存的钥匙。
接下来的几日,沈知微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开始主动向老夫人请安。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而是变得更加乖巧懂事,时常说些讨老夫人欢心的话。
“祖母,您看这梅花开得多好,像极了您雍容华贵的模样。”
一日,沈知微陪老夫人在花园赏梅,笑着说道。
老夫人听了这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你这丫头,嘴倒是越来越甜了。”
沈知微连忙谦虚地说:“孙女说的都是实话,祖母是咱们侯府的福星,有了您,咱们侯府才能越来越兴旺。”
老夫人被她哄得心花怒放,对她的态度也渐渐缓和下来。
不仅如此,沈知微还开始主动帮助老夫人处理一些琐事。
她心思缜密,做事周到,很快就赢得了老夫人的信任。
“这孩子,倒是比以前懂事多了。”
老夫人对身边的嬷嬷说道。
嬷嬷笑着应和道:“大小姐原本就聪明伶俐,只是以前不爱表现罢了。
如今肯用心,自然能得老夫人的喜欢。”
这日,老夫人午睡后,觉得有些头疼。
“祖母,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沈知微关切地问道。
老夫人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年纪大了,身子骨也越来越不中用了。”
沈知微连忙上前,轻轻地为她***头部。
“祖母,孙女略懂一些***之术,可以为您舒缓一下。”
老夫人有些惊讶地看着她。
“你还会***?”
沈知微笑着点了点头。
“以前母亲教过孙女一些,希望能对祖母有所帮助。”
她的手法轻柔而熟练,很快就缓解了老夫人的头痛。
“你这丫头,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
老夫人舒心地叹了口气。
“能为祖母分忧,是孙女的福分。”
沈知微谦逊地说。
经过这件事,老夫人对沈知微的印象彻底改观。
她开始觉得,这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孙女,其实也是个可怜人,而且聪明懂事,将来或许能有所作为。
林婉如得知此事后,气得首跳脚。
“这个沈知微,真是越来越会装模作样了!
竟然敢跟我争宠!”
她身边的丫鬟小心翼翼地说:“二小姐,您别生气。
大小姐就算再得老夫人喜欢,也比不上您。
毕竟,您才是老夫人最疼爱的孙女。”
林婉如冷哼一声,眼神中充满了嫉妒和不甘。
“哼,我不会让她得意太久的。
总有一天,我会让她知道,谁才是侯府里最受宠的人!”
夜幕降临,梨花小院里,沈知微坐在窗前,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翻阅着那本《女诫》。
她的眼神平静而坚定,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希望的光芒。
青黛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小心地递给她。
“小姐,喝药了。”
沈知微接过药碗,一饮而尽。
苦涩的药汁,顺着喉咙流下,仿佛在提醒着她,这条复仇之路,注定充满艰辛。
“小姐,您说,咱们这样做,真的能成功吗?”
青黛担忧地问道。
沈知微放下药碗,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女诫》,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只要我们足够聪明,足够隐忍,就一定能成功。”
她抬起头,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侯府深深,犹如一座华丽的牢笼,她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地打开这扇牢笼,挣脱束缚,为自己和母亲,讨回公道。
一阵寒风吹过,吹落了几片残存的梨花,在空中飘舞,最终落入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