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屏幕后的微光

未来不念 萨奈 2025-10-11 18:02:07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自那次深夜交谈后,林未晞和许念安的QQ对话框,不再是冰冷的摆设。

它变成了一个隐秘的角落,安放着高三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情绪和偶尔的灵光。

他们聊天的频率不高,大多是在周末的晚上,或者某个课间休息的片刻。

内容天马行空,有时是讨论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许念安逻辑缜密,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有时是分享一首偶然听到的好歌,林未晞偏爱舒缓的民谣,许念安则听一些她不太懂的后摇;有时,仅仅是抱怨一下食堂难吃的饭菜,或者分享一下窗外好看的晚霞。

林未晞发过去一张拍糊了的粉色天空:”我们这边的晚霞,像打翻了草莓酱。

“许念安回了一张从窗户看出去的、构图严谨的黄昏照片:”我们这,像烧着的鎏金。

“透过冰冷的屏幕和文字,林未晞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形象:理性、冷静、略带洁癖(从他照片里永远整洁的书桌推测),偶尔会流露出一点与她感知相似的、对美的欣赏力。

他话不多,但每次回应都恰到好处,像一阵微凉而清爽的风,吹散她心头的燥热。

她知道了他的目标是A大的物理系,而她也坦诚了自己想读中文系。

他们默契地没有互相询问真实姓名和样貌,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神秘感。

这种未知,反而让每一次“滴滴”的消息提示音,都带上了一丝期待的雀跃。

有一次,林未晞因为文言文背诵不流畅,被语文老师当众点了名,虽然老师语气温和,但她还是觉得有些难堪。

晚自习时,她情绪低落地在QQ上说了这件事。

许念安没有安慰她,反而问:”哪篇?

“林未晞说了篇目。

过了一会儿,许念安发来了一段语音。

那是林未晞第一次听到他的声音。

透过电流,略微有些低沉,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冽,语速平缓,咬字清晰。

他并非全文背诵,而是用那种冷静的语调,分析了那篇文章的起承转合和情感脉络,指出了几个容易混淆的虚词用法。”

理解逻辑,比死记硬背效率高。

“他最后总结道。

林未晞戴着耳机,反复听了好几遍。

那冷静的声音奇异地抚平了她的委屈和烦躁。

她忽然觉得,那个隐藏在星空头像后面的人,不再是模糊的符号,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着好听声音的、聪明的同龄人。

她也曾小心翼翼地发过一些不露脸的照片。

比如,写满公式后变得乱糟糟的草稿纸一角;比如,放在窗台上、被阳光照得脉络清晰的绿植叶子;比如,她纤细的、握着笔的手指。

许念安也会回应。

他发过摊开的、字迹工整凌厉的物理笔记;发过篮球场边积了雪的长椅;发过他骨节分明、正在转笔的手。

这种小心翼翼的、碎片式的分享,像一场缓慢的拼图游戏,一点点拼凑出对方生活的轮廓。

他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奔跑,却因为屏幕另一端那个人的存在,而感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

“晞晞,你跟那个‘念安’聊得怎么样啦?”

许瑶偶尔会八卦地凑过来问。

林未晞总是抿嘴一笑:“就……随便聊聊学习。”

许瑶一副“我懂”的表情,笑嘻嘻地说:“我看你最近心情好了不少,刷题都没那么苦大仇深了。

看来我这个‘红娘’当得不错!”

林未晞嗔怪地拍她一下,心里却泛起一丝微甜的涟漪。

她开始期待每一次与“念安”的对话,期待看到那个星空头像亮起。

这份源于误会的相识,在日复一日的交流中,悄然生根发芽,成为了她兵荒马乱的高三里,一道温柔而坚定的微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