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速之客
但他深知,在这片废土上,暂时的安全不过是下一次危机来临前的喘息。
必须尽快让这个避难所运转起来,尤其是恢复电力——那是维持生命支持系统、获取信息、乃至未来防御的关键。
他没有急于去探索那扇诱惑力最大的“指挥室/机密档案库”的门,而是首先开始了系统性的检查。
生存辅助界面如同一个无形的扫描仪,随着他的移动,不断给出提示。
空气循环系统:处于最低功率维持状态,滤芯寿命剩余23%,效率低下。
建议尽快恢复主电力以提升空气净化效率。
储水罐液位:68%。
深井取水系统:因电力中断无法工作。
应急蓄电池电量:3%(仅支持基础照明及空气循环最低功耗)。
情况不容乐观。
现有的电力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且正在缓慢耗尽。
当务之急,是找到并启动那个地热备份供电线路。
根据档案室获取的信息碎片,地热井的入口应该就在这个核心区域附近,可能有一条维护通道连接。
林墨将目光投向大厅一侧,那里除了宿舍和功能间,还有一扇不起眼的、标注着“设备维护通道”的钢制小门。
门没有上锁,推开后,一股更浓的热浪和硫磺气息扑面而来。
一条陡峭向下的金属楼梯通向黑暗深处,下方传来隐约的、沉闷的轰鸣声,那是地壳深处涌动的能量。
警告:前方环境温度42摄氏度,湿度85%。
存在微量有毒气体(硫化氢)。
建议做好防护再深入。
林墨退回大厅,在设备间翻找一番,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旧时代的防毒面具,滤芯虽然过期,但勉强能用。
他又带上一些工具和那盏便携应急灯,深吸一口气,再次踏入维护通道。
越往下走,温度越高,空气也越发潮湿闷热。
金属楼梯上凝结着水珠,墙壁上的管道烫手。
轰鸣声越来越大,震动着耳膜。
走了大约五层楼的高度,楼梯尽头是一个狭窄的平台,面前是一扇巨大的、布满阀门和压力表的圆形金属门,门上写着“地热井核心控制室”。
门被巨大的手动轮盘锁死。
林墨尝试转动,轮盘纹丝不动,多年的锈蚀和高温环境让它几乎与门框焊死。
他用找到的破拆工具撬、砸,甚至试图用润滑油(早己干涸),都收效甚微。
体力在高温环境下快速消耗,防毒面具也让呼吸变得困难。
难道要被困死在这最后一步?
不,一定有其他方法。
他强迫自己冷静,再次启动信息深度分析,目光锐利地扫过整个控制室大门和周围的管道布局。
生存辅助界面将各种细节高亮标注:压力表的读数(虽己失灵,但指针位置暗示着系统内仍有残余压力)、阀门上模糊的开关顺序指示、旁边墙壁上一块几乎被污垢覆盖的应急操作流程图……分析完毕。
检测到主阀门因热胀冷缩及锈蚀卡死。
可尝试利用系统残余压力差进行应急释放。
操作步骤:先关闭侧方A-3号泄压阀(较小,可能尚未完全锈死),使主阀门两侧压力失衡,再尝试冲击式开启主阀门轮盘。
风险:压力失控可能导致高温蒸汽泄漏,造成严重伤害。
这是一场赌博。
但林墨没有退路。
他找到那个A-3号泄压阀,用管钳咬住,使出全身力气,伴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阀门被一点点拧紧。
“咔。”
一声轻响,阀门到位。
紧接着,他听到门内传来一阵尖锐的嘶鸣声,那是压力变化的声音。
就是现在!
林墨双手握住主阀门轮盘,用身体的力量猛地向逆时针方向撞击!
“嘎吱——嘎——轰!”
一声巨响,轮盘猛地松动,旋转了!
与此同时,一股灼热的白汽从阀门缝隙中喷出,擦着林墨的身体掠过,打在后面的墙壁上,发出滋滋的响声。
好险!
林墨顾不上后怕,继续奋力转动轮盘。
几圈之后,沉重的圆形金属门“嗤”的一声,向内打开了一条缝隙。
更强烈的热浪涌出,但那股硫磺味中,也开始夹杂着一种强大的、属于地球本身的生命力。
控制室内,各种仪表盘和控制器林立,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通往更深处的井口装置,轰鸣声正是从这里传出。
林墨按照记忆中档案碎片的提示,找到主控制台,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绝缘灰尘。
他尝试按下几个关键按钮,毫无反应——控制台同样需要外部电力激活。
但地热系统本身是物理存在的,它缺少的是一个“启动开关”和并网连接。
林墨在控制台下方找到了手动机械启动装置——一个需要巨大力量才能拉下的闸刀,以及旁边连接外部电网的物理开关柜。
他再次运用生存辅助界面,分析线路连接。
地热发电产生的电力需要通过开关柜与避难所内部的电网连接。
“一、二、三!”
林墨低吼着,用尽全身力气,将沉重的机械闸刀猛地推上!
“嗡————!”
一声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从地热井深处传来,整个控制室微微震动,仪表盘上几个最基本的机械指针开始颤抖,然后缓缓抬升,指示着地热流体开始驱动涡轮。
成功了!
能源被激活了!
林墨毫不停歇,立刻按照分析出的安全顺序,合上了连接避难所内部电网的主开关。
“噼啪……滋……”一瞬间,头顶的灯光猛地亮了一下,然后变得稳定而明亮!
大厅方向传来各种设备启动的轻微嗡鸣声和指示灯亮起的光芒!
空气循环系统明显加大了功率,沉闷的空气开始流动起来!
电力恢复了!
林墨瘫坐在控制室滚烫的地面上,汗水早己浸透全身,防毒面具下的脸因脱力和激动而涨红。
但他脸上露出了穿越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
他做到了!
凭借智慧和勇气,他点燃了这个地下世界的“太阳”!
休息片刻,恢复了些许体力,林墨返回大厅。
眼前的一切都焕发了生机。
控制台的屏幕亮起,显示着各个系统的状态:电力稳定、空气净化加速、深井泵开始工作,储水罐液位缓慢上升……他甚至找到了内部广播系统,尝试打开,清晰的电流声回荡在大厅。
这个避难所,真正活过来了。
有了稳定的电力,许多之前无法使用的设备都可以启动了。
林墨首先想到的是那台便携军用电脑。
他找到合适的电源线连接上,按下开机键。
屏幕亮起,经过漫长的自检,进入了略显古旧但功能完整的操作系统。
电脑硬盘里存储着一些旧时代的军事手册、地图资料,但最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无线电信号接收/分析模块,并且内置了数种加密协议。
林墨尝试扫描周围的无线电信号。
大部分频段是死寂的噪音,偶尔有一些完全无法解析的、充满干扰的短波信号,像是遥远世界的呓语。
然而,就在他准备关闭扫描时,分析软件突然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但规律清晰的加密信号!
信号源非常近,似乎……就在避难所附近,甚至可能就在地表!
检测到低功率、短周期、定向加密无线电信号。
信号特征分析:非民用制式,疑似旧时代军用或特种用途。
信息内容无法破译,但信号模式包含重复性标识码。
有东西在外面?
还是在试图联系这个避难所?
林墨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是敌是友?
他刚刚获得一丝安全感,外部威胁的阴影便再次笼罩下来。
他立刻操作电脑,试图对信号进行三角定位,并调用内置的(虽然可能己经过时)解密算法进行尝试性破译。
同时,他快步走到大厅的控制台,调出避难所的结构图,寻找可能的外部传感器或隐蔽的观测孔。
结构图显示,在避难所上层,靠近他最初进来的那个维护通道附近,有一个被伪装成通风口的对外观测点。
必须搞清楚这个信号的来源!
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
林墨带上电脑,拿上一把从设备间找到的、还算坚固的消防斧作为防身武器,深吸一口气,朝着通往上层的通道走去。
地火己然重启,但温暖的光明,似乎也吸引了黑暗中的不速之客。
情报的优势,此刻必须转化为应对危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