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他们租房自由。
全网都在骂我,我索性顺应民意,取消市价月租8000元的免费公寓福利。
统一改为发放每月300元的“个性化租房补贴”。
通知一出,公司炸了。
被房东赶出来的员工们,堵在我办公室门口,哭着求我把公寓钥匙还给他们。
……凌晨四点,米兰。
我被手机疯狂的震动惊醒。
屏幕上跳出无数@和私信的红色角标。
像一片片凝固的血。
助理岑青的电话和微信语音请求交替轰炸。
我划开屏幕,一条加粗的推送标题刺入眼中。
#黑心老板强制住宿舍#热搜第一,后面跟着一个深紫色的“爆”字。
心脏猛地一沉。
我点进去。
置顶的是一个点赞破十万的视频。
封面上,一个年轻女孩泪眼婆娑,配着一行字:“毕业生的尊严,在合住宿舍里一文不值。”
我认出她,乔菲。
公司上个月新招进来的助理设计师。
视频里,她正对着镜头哭诉。
“我以为我离开了大学,终于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没想到,公司强制我们住进这种鸽子笼‘员工宿舍’。”
镜头随着她的话语,刻意摇晃着扫过公寓的一角。
只拍了玄关堆着的两个行李箱,和一双没来得及收起来的鞋。
背景音是她哽咽的声音。
“两个人一间,完全没有隐私。”
“感觉像是又回到了大学宿舍,甚至还不如。”
“我所有的个人空间,都被另一个人侵占了。”
“我只是想要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地方,可以喘口气的地方,有这么难吗?”她哭得梨花带雨,肩膀不住地颤抖。
弹幕疯了一样地滚动。
“2025年了,还有公司强制住宿舍?”“这是公司还是监狱啊?”“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际上就是控制狂!”“资本家连你下班时间都不放过!”视频下一秒,切到了我之前在入职培训会上的讲话录音。
那是我对新员工解释公司提供公寓福利的初衷。
“公司知道大家刚毕业,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城市,住房压力很大。”
“所以我们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公寓,地段好,设施全。”
“希望大家能省下房租,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
“把钱用在自我提升和规划未来上。”
我的声音温和,充满善意。
但经过恶意剪辑,配上悲伤的音乐和乔菲的哭脸。
话语被断章取义,只剩下冰冷的片段。
“……为大家准备了公寓……”“……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最后,定格在我说的“要么,住宿舍里,要么,别干了回家”这句话上。
可我当时的原话是开玩笑说的。
“我们这福利太好了,外面都挤破头想进来,所以大家的选择很简单。”
“要么,就踏踏实实,住在宿舍里,把心思都放在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