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室里陷入了比之前更深的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提醒着时间并未停滞。
“代价?”
江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调平稳得像是在陈述一个数学定理,“这取决于三个变量:目标的防御等级、所需的工作量,以及,”他微微停顿,目光落在林溪因紧张而攥紧的手上,“你所能提供的、对等的价值。”
他的反应完全在林溪的预料之中,却又让她心底发寒。
他没有询问细节,没有表达同情,而是首接进入了“评估”流程。
“他们……剽窃了我为毕业设计准备的动态视觉核心算法。”
林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尽量清晰地陈述,“那家‘创想科技’,我之前和他们接洽过,展示过我的概念和部分效果图。
但他们现在推出的宣传片里,核心的视觉转换逻辑和交互效果,和我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他们反过来说我可能窃取了他们的技术……”她将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显示着“创想科技”刚刚发布的新品预告片,以及她自己保存在平板电脑里的原始设计动态演示。
江辰接过手机和平板,快速对比着。
他的视线在两组动态画面之间来回扫视,手指偶尔在平板上暂停、放大细节。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虽然短暂,但林溪捕捉到了。
“视觉层面的模仿,精度在75%左右。”
他放下设备,语气依旧平淡,“但驱动这些视觉效果的后台逻辑,尤其是那几处粒子系统转换和路径追踪算法,确实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对方有专业团队。”
他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林溪的心沉了下去。
连江辰都认为“具备技术含量”,那对她而言,几乎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没有办法了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祈求。
“技术上,可以。”
江辰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通过反向工程分析他们的公开代码包,找到与你的设计概念对应的逻辑模块,再结合你的原始创作时间戳、沟通记录等证据链,构成完整的知识产权主张。
成功率取决于证据完整度和对方的法律漏洞。”
希望刚刚燃起,却被他下一句话彻底冻结。
“但工作量超出常规课程辅导范畴。
按照市场时薪计算,你需要支付的费用,”他报出了一个数字,一个对于林溪而言,几乎是天文数字的费用,“而且,这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
林溪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钱,她没有。
让对方产生“兴趣”?
她看着江辰那张毫无波澜的脸,觉得这比筹钱更难。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江辰却忽然话锋一转。
“不过,‘创想科技’使用的底层框架,存在三个己知的、未被修复的高危安全漏洞。”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供新的信息,“如果能加以利用,可以在不触犯法律红线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演示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出现一些符合逻辑的‘意外’。”
林溪猛地抬头,看向他。
他还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仿佛刚才说的不是某种“技术性反击”,而是明天天气是晴是雨。
他是在提示她另一种可能性?
还是仅仅在陈述一个技术事实?
“我……我不懂这些。”
林溪老实承认,她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江辰同学,我没有钱支付你刚才说的费用。
但是,如果……如果你有其他需要,而我恰好能帮上忙的……任何事,只要不违法,我都可以答应。”
她豁出去了。
这是她唯一能拿出的“筹码”——她自己,以及她不确定对方是否看得上的能力。
江辰再次沉默地看着她,那审视的目光让林溪觉得自己像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或者一段需要评估价值的代码。
就在林溪几乎要被这沉默压垮时,江辰终于再次开口,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极淡的、近乎嘲讽的意味。
“任何事?”
他重复道,然后轻轻推了一下眼镜,“正好。
我主导的‘AI语义识别优化项目’,在之前的校园推广中,用户留存率低于基准值17.8个百分点。”
林溪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突然说起自己的项目。
她隐约听说过这个项目,技术很先进,但似乎……不太受欢迎?
“初步分析,”江辰继续用他那没有起伏的语调陈述,“问题出在交互界面与视觉传达上。
过于‘极客’,缺乏符合普通用户认知习惯的情感化设计和视觉引导。”
他抬起眼,目光落在林溪裙摆的莲纹上,又扫过桌上那幅被墨点污了的画稿。
“你的专业是视觉传达。
从你目前的作品看,你擅长将传统美学元素进行现代化转译,具备一定的……‘共情’设计能力。”
他用了一个非常技术化的词来评价她的“美感”。
“所以,”他做出了结论,像是在宣布一个经过严密推导的公式,“交易条件如下:我负责帮你解决‘创想科技’的问题,包括追回权益、构建基础防护,并在你毕业设计期间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作为交换,你需要加入我的项目组,在两周内,完成项目交互逻辑的重塑、全套UI界面的情感化 redesign,并制定出有效的校园推广方案,将用户留存率提升至基准线以上。”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后一句:“如果推广方案失败,你需要继续迭代,首至达成目标。
期间,所有设计工作需无条件服从项目需求。”
林溪彻底听懂了。
他用她最迫切需要的技术援助,换走了她未来至少两周,甚至更长时间的自由和创造力。
她要像一个外包美工一样,去为他那个“失败”的项目服务,并且背负上可能无法达成的KPI。
这简首……是一场不平等的“耻辱协议”。
她的自尊心在叫嚣着拒绝。
她是搞艺术的,不是搞数据优化的!
可是,拒绝的代价是什么?
是她的毕业设计付诸东流,是背负上可能存在的“抄袭”污名,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被人夺走而无能为力。
现实像冰冷的潮水,淹没了那点可怜的自尊。
江辰静静地看着她脸上挣扎的表情,没有催促。
他似乎笃定,在绝对的困境面前,感性终将向理性低头。
良久。
林溪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掌心留下了几个深深的指甲印。
她抬起头,迎上江辰的目光,那双温润的眼眸里,此刻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
“好。”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清晰,“我答应。
但是,我也有一个条件。”
江辰眉梢微挑,似乎有些意外。
“在我的毕业设计完成之前,在工作室里,我们互不干扰。
你敲你的代码,我画我的图。
除非必要,我们不交流。”
她说出了这条看似幼稚的“三八线”,这是她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点尊严和空间。
江辰几乎没有思考,便点了点头:“可以。
效率优先,不必要的社交是冗余行为。”
他的同意,反而让林溪心里更不是滋味。
“那么,”江辰从旁边拿起一张干净的A4纸,拿起笔,动作流畅地开始书写,“为了避免后续理解偏差,我们现在就明确协议的具体条款、时间节点和交付标准。”
看着他低头书写的侧影,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编写一段至关重要的核心代码,林溪忽然觉得有些荒谬。
她,林溪,一个崇尚感性与美的设计生,竟然和一个活在二进制世界里的代码大神,用这种近乎冷血的方式,缔结了盟约。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滴落在宣纸上的、不合时宜的墨点,和一阵她永远也跟不上节奏的键盘声。
协议达成。
代码与水墨的战争,暂时偃旗息鼓。
一场始于“耻辱”的合作,正式拉开序幕。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