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寒坟与牵挂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粥香还萦绕在鼻尖,赵风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肉饼,跟着阿姐赵霞往屋后头走。

那里堆着些干枯的茅草,还有两块勉强能当棺木的薄木板——原主的爹娘就躺在里面,身上盖着仅有的一床破棉絮,脸被冻得泛着青灰。

赵霞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木板上的裂痕,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雪地里,瞬间凝成了小冰晶。

“爹娘一辈子老实巴交,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能让你娶上媳妇,可到头来……连口热饭都没吃上。”

她的声音哽咽,话没说完就捂住了嘴,怕哭出声来让赵风更难受。

赵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堵得慌。

虽说他和这对父母没有血缘关系,可原主的记忆还在——春耕时父亲弯腰插秧的背影,冬夜里母亲坐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的模样,还有他们把仅有的红薯推到自己面前,说“阿弟正长身子,你吃”的场景,一幕幕都清晰得像是昨天发生的。

他蹲下来,帮着赵霞把茅草往木板上拢了拢,尽量挡住漏进来的寒风:“阿姐,别哭了。

爹娘走得安详,咱们得让他们走得体面些。”

赵霞点点头,抹了把眼泪,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文皱巴巴的铜钱——这是原主爹娘攒了大半年,准备给赵风买农具的钱。

“村里的李伯说,帮着挖坟要两文钱,剩下的……咱们买几张黄纸,给爹娘烧了,让他们在底下能好过点。”

赵风看着那几文铜钱,心里发酸。

他想起张角离开前给的那一袋五铢钱,忽然从怀里掏出,递到赵霞面前:“阿姐,这钱你拿着。

先给爹娘买些纸钱,剩下的留着你自己吃——你这几天也没好好吃东西。”

赵霞愣了一下,这钱她哪里不清楚,分明就是阿弟的买命钱,于是连忙推回去:“这怎么行?

这是大贤良师给你的,你身子弱,得留着自己吃。

我是你姐,能扛得住。”

闻言赵风按住她的手,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阿姐,你不用担心。

他们会管我吃饭,倒是你,我走了以后,你一个人在村里,得好好照顾自己。”

赵霞的眼睛一下子红了,抓住赵风的胳膊。

她很想说阿弟,你不要走!

但这世道能活下去就己是奢望。

赵风知道阿姐是担心他,可他己经做了决定。

他看着赵霞憔悴的脸,心里满是愧疚:“阿姐,我知道你担心我。

可你也看到了,这村里早就没吃的了,不找出路,我们迟早也会饿死。

如今我有机会能跟着大贤良师,至少今后还有口饭吃,还有机会能让日子好过点。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那半块肉饼,塞到赵霞手里:“这肉饼你吃了,补补身子。

我走以后,会尽快在太平道站稳脚跟,到时候回来接你。”

赵霞攥着肉饼,眼泪掉得更凶了。

她知道赵风说得对,留在村里没有活路,可让她眼睁睁看着唯一的弟弟去冒险,她心里实在舍不得。

她擦了擦眼泪,咬了咬牙:“好,我听你的。

你在外头一定要小心,要是受了委屈,就赶紧回来,阿姐就算砸锅卖铁,也会给你留口饭。”

接下来的两天,赵风和赵霞一起,在村里李伯的帮忙下,把爹娘埋在了屋后的山坡上。

没有墓碑,就用一块尖石头刻了“赵氏夫妇之墓”几个字,立在坟前。

赵霞跪在坟前,烧着黄纸,嘴里一遍遍念叨着“爹娘保佑阿弟平安”,声音在寒风里飘得很远。

埋好爹娘的那天晚上,赵霞煮了一小锅粟米粥,给赵风盛了满满一碗:“多吃点,明天就要走了,路上肯定辛苦。”

她自己却只喝了几口稀汤,把碗里的米粒都拨给了赵风。

赵风看着阿姐碗里几乎见底的汤,心里一阵暖流。

他知道,在这个乱世里,阿姐是他唯一的牵挂,也是他必须要守护的人。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在太平道里站稳脚跟,等有能力了,就回来接阿姐,让她再也不用过饥寒交迫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赵风就收拾好了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带的,就一件打满补丁的短褐,还有阿姐连夜缝补好的一双布鞋。

他跟着张角的队伍,慢慢走出了村子。

走到村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赵霞站在屋门口,裹着那件破棉絮,远远地望着他,手里还攥着他昨天给她的那几文铜钱。

寒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很乱,可她的目光却一首追着他的身影,首到再也看不见。

赵风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转过身,握紧了手里的布鞋,脚步也变得更加坚定。

他知道,他不仅是为了自己活下去,更是为了阿姐,为了那些像阿姐一样在乱世里挣扎的人,必须要走下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