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凌晨两点,风像把城门卸了铰链。应急指挥群里亮起一排红点,
许野把防水外套扣到最上面,拿走桌上那把被他磨得发亮的内六角扳手,门一开,
雨像黑色的绳结砸进来。“二号塔掉三面,主干熄了。”对讲机里同事的嗓音被风掐断。
“到塔下先别上人。”他把话压得很平,“我十分钟到。”手机又震了一下,是家庭群,
林絮发来一张菜的照片——清蒸鲈鱼,鱼眼发着热光。他看了一眼时间,回了一个“别等”,
又删掉,换成“值守,晚点回”。“你又晚点回?”她立刻拨来电话,声音很干,
“你答应过今晚空出来的。”“台风天。”他用肩夹着手机,单手拽安全绳,“城东全断了。
”“城东有十万人,你家里有我一个人。”他想说话,风抢了他的话。
他把手机塞回胸前的袋子,上塔之前又给她发了四个字——“别等我了”。爬到十八米,
整片城像被雨布裹住,从塔上看出去是褶皱起伏的暗海。他抓住横梁,换点,打开头灯,
灯光被风吹成一根细针。
他知道下面有人在看:派出所的警、社区的保安、被断网整出焦虑的市民,
还有自己胃里拧着的那只手——林絮。“扳手。”他伸手。同事往上递,
风把金属的寒意贴到他手心。他熟练地把断开的馈线接回去,
电流的嗡鸣像一条醒来的蛇沿着塔身往上爬。他在风里咬紧牙,筋肉发抖,头灯划过雨幕,
像在黑纸上划破一道很窄的口子。“好,主干回来了。”他对着对讲机说。
“你命是捡回来了。”地面上的老王骂了一句,骂完又笑,“走,喝姜汤。”他没喝,
直接往家走。鞋子里的水打着拍,走廊的灯忽明忽暗。钥匙***门,咔哒一下,
一股热气迎面推出来,是鲈鱼和藿香的味道,还有一种更安静的气味——收拾好的房间。
“你回来了。”林絮站在餐厅,灯光把她的脸切成两半,明处漂亮,暗处疲惫。
桌上摆着两套餐具,鱼已经凉了,鱼眼里的光也冷下去。她用一块厨房纸擦碗,
纸边被她指尖扯出毛边。“抱歉。”他把外套挂起来,衣袖里还在滴水,“临时加急。
”“那你到底哪天不临时?”他没回答,把饭碗端起来,鱼肉已经有点硬。他吃得很快,
像错过的时间可以用吞咽抢回来。“你答应我这周留给家的。”她看着他,
“你说‘只要你开口我就到场’,我今天开了口。”“我到场了。”他抬眼,“只是晚了。
”“你晚了四个小时。”她盯着他的眼睛,“我不需要一个爬塔的人回来救场,
我需要一个丈夫准点出现。”他把碗放下,筷子在桌面轻轻碰了一下。“城东断了。
”他重复了一次,像给自己解释,“我在那边。”“城东每次都断。”她笑了一下,
但笑意像被水泡过,“每次一刮风就断,每次一停电就断,每次一有项目就断,
断到我们把婚姻也断了。”“别这么说。”“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她把厨房纸团成一团,
按在桌面上,“你工作很重要。我不反对。可我们是不是也重要?还是我们只能排在后面,
等你世界不再报警的时候?”“我在努力两头兼顾。”“你努力的样子就是我发消息,
你半天一个‘收到’,我说疼你回‘忍忍’,我说我妈住院你回‘我在外地’,
我说我想你你回‘先睡’。”他沉默了两秒,嗓子眼里有盐味。
他想把解释讲清楚:现场没有信号,他在塔上不敢松手,救援不等人。
但这些话他不想让它们听起来像辩解。“对不起。”他把“对不起”放得非常轻,“我会改。
”“你每次都这么说。”她把那张长桌抹得更干净,像在把最后一点油污也去掉,
“你知道我今晚为什么煮鲈鱼吗?你妈说你小时候爱吃这个,她说‘你抓住他胃就好了’。
我试过。我连你妈都去抓了,可你给我的永远是‘临时’。”“别把她扯进来。
”他的声线瞬间低了半度,“她身体刚好,你别去烦她。”“我去烦她?”她笑了一下,
眼睛红了,“我每次去她都先问‘他又加班了吧’,她说‘孩子忙着呢’,你看,
她比我更懂你的临时。”他想伸手碰她的肩,她往旁边躲了一下。那一下很轻,
但像一把刀掀开了皮。“我累了。”她的声音掉下来,“累到不想再等你的‘晚点’,
也不想让自己总在风里站着。我提出一个建议。”“你说。”“离婚。
”房间里的灯忽然跳了一下,像被风从窗缝里吹进来。
鱼盘里有一片姜丝被他手肘磕进了桌缝,他伸手去捡,捡起的是一枚戒指。
那枚戒指是她放在餐巾上的,滑落桌边滚了一圈,在他掌心停住。他看着银色的圈,
指腹还有她体温的余热。“你决定了?”“我决定了。”她抬下巴,像在抵抗鼻腔里的酸,
“不是赌气,也不是惩罚。我不想在每个台风夜都当你的备用电源。我想有个稳定的插座。
”“婚姻不是插座。”他第一次抬高声音,又迅速压低,“你要离,我不拦。但你得承认,
有些时候确实需要我去。”“我承认。”她看着他,“可你也得承认,
有些时候也需要你留下来。”对讲机在这时响了,一阵刺耳的电流声从玄关的包里炸开。
“许工,城西的微波链路掉了。”他闭了闭眼,用很短的几秒把眼睛里那阵潮翻过去,
再睁开。“我出去一趟。”“去吧。”她很平静,“合同放在餐桌上,我签了。
我把我这边的东西清空了,明天搬。”他愣住,视线掠过玄关,那里整齐地摆着三个箱子,
箱子上贴着她的字条:厨房、书、衣物。每个字条都干净利落,看不到拖泥带水。
“你什么时候收的?”“你上塔的时候。”“你早就打算了。”“早就害怕了。”她纠正他,
“害怕自己再爱你几年,连吵架都学不会了。”他把对讲机拿在手里,发出“滋啦”的杂音。
他想说“再谈”,想说“明天”,想说“给我一点时间”。他说出来的只有两个字。“抱歉。
”“你别抱歉。”她把门打开,台风把门把手吹得微微震颤,“你去做你该做的。
我也去做我该做的。”他拿起外套,戒指还在他掌心里。他把它放回桌上,又拿起,又放下,
动作像故障复位。他最后把戒指装进外套内袋,拿出一张便签,
写了几行歪歪斜斜的字:紧急联系人、财务透明表、月度复盘、暂停词。“这是什么?
”“草案。”他把便签压在鱼盘边,“一个……以后不再瞎的办法。”“以后?
”她眼神里有一瞬的迟疑,随即把那两个字吞回去,“你先去吧,许野。城西也在等你。
”他在玄关停了一秒。风把门口的雨鞋吹得互相碰,发出空响。他回头看她,她靠在柜子上,
肩膀很直,像她终于把自己从某个位置***,插在另一个更稳固的位置。“别开窗。
”他说。“我会。”他出门,风裹住他,把人往前推。他在楼道里跑起来,
手机在口袋里猛撞大腿。他忽然想到什么,又折回几步,敲门。“还有事?”“冰箱门底下。
”他弯腰,从地板缝里掏出什么,是当初他们一起装新家时多出来的一颗螺丝,
“这个会漏冷气,之前一直想拧紧,忘了。”她愣了一秒,笑了一下,笑里有水。“拧吧。
”他蹲下,用那把旧扳手“咔哒”三下,把松动的那点世界拧回原位。他没再看她,起身,
走了。门合上的一瞬,戒指在他内袋轻轻撞了一下胸口。他的脚步很快,
像赶往某个更大的风口。他知道城西的链路要他,也知道这屋子里有个决定,
已经按下“执行”。他下楼的时候,群里又亮了新的红点。他一边回“收到”,
一边把那张便签的字在脑子里重描,
像在塔上拧紧每一个目标——紧急联系人、财务透明表、月度复盘、暂停词。
他没资格让她等,可也不想把爱一直交给天气。风把他顶出门厅,他把外套帽子扣到最紧,
咬住拉绳,往城西走。2台风过境后的清晨,城市像被人用手抚过一遍,坑洼里还在吐水。
民政局门口的队伍绕到榕树下,雨后泥土味混着消毒水味,空气很湿。“你来了。
”“刚从城西回来。”许野的裤脚还在滴水,袖口有一条黑线,
像昨夜的风在他身上留下的划痕。他们抽了号,屏幕一闪一闪,前面的小情侣在低声吵架,
老人坐在塑料椅子上打盹。叫号器卡住,
机械女声重复“请三十五号到——”就像坏了的心口风扇。“你吃早饭了吗?”“喝了姜汤。
”“谁给你煮的?”“老王。”“你妈知道咱们今天来吗?”“不知道。”她点了点头,
又把点头收回去,像不该问也不该知道。沉默挤进两人之间,排队的人海像缓慢流动的泥。
“身份证借我看一下。”“在这里。”她把证件递给他,指尖碰到他的虎口。
他下意识躲了半厘米,两个人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昨晚我说的那些……”她开口,
“不是冲动。”“我知道。”“你知道还那么平静?”“我在塔上,不平静会掉下去。
”她张了张嘴,没接。叫号器终于动了,复又熄火。保安去后台敲机柜,柜门“当”一声,
响得人心里一紧。手机在他口袋里震了一下,是同事发过来的照片,井盖被风掀开,
光缆像一窝白蚯蚓。他把屏幕一扣,像把一只会叫的鸟压回兜里。“你要接吗?
”“排到咱们先办。”“你不用逞强。”“我不是逞强。”他直视她。她别开眼,
去看墙上的婚姻冷静期宣传海报。海报上的情侣抱着花,笑得很饱满,像气球。叫到他们,
窗口姑娘戴着一次性手套,声音很职业。“离婚是双方自愿吗?”“自愿。”“自愿。
”“有无共同财产争议?”“没有。”“有。”两人同时说,空气里轻微地错了一拍。
窗口姑娘抬眼,凉凉的。“请统一答案。”“没有。”她纠正,语速很稳,“房子在他名下,
我不主张分割。”“还有车。”他补了一句,“车给你。”“我要车做什么?”“代步。
”“我不会开。”“那卖了。”“我不收你的补偿。”“不是补偿,是分配。
”窗口姑娘低头敲字,手指像雨点。他们对着小玻璃说话,像隔着一面透明但隔音的墙,
各自能看见对方的喉结跳动,却听不清心里的那一声。“请确认协议内容,
阅读无误后签名按手印。”红色的印泥像一口浅浅的血。他们拿起笔,笔很轻,
像写下这几个字不费力。她的手抖了半下,又稳住。他落笔时,对讲机响了。“许工,
民政局这边也掉了,窗口全断,号码器死机。”他愣了一下,愣得非常短。“在哪个配线间?
”“地下二层,北侧。”窗口姑娘抬头,露出一种神秘的尴尬——他们要离婚的地方,
正要他去救。“您可以先处理一下。”她的礼貌带出一点同情,“系统不恢复,我也录不了。
”“去吧。”林絮说,“这次我不拦。”“我很快。”“你别说‘很快了’。”他停了一秒,
还是点头,转身。雨从门厅外斜着灌进来,地砖上有一块水渍像一张未烫平的地图。
他快步下楼,风从地下车库卷上来,阴冷像一只手伸进背脊。他找配线间,拨开沉重的铁门,
潮味扑面。照明灯半明不暗,他把头灯咬在嘴边,蹲下,抽光纤,拧端子,
手指被划了一道很细的口子,血不出声地涌出来。“试一下。”他对着对讲机。
楼上的叫号器重新亮起,机械女声顺畅地念出“请三十五号到一号窗口”。
地库里风从排风口穿过去,呼地一声,像有人在背后叹气。他抬手把血抹在裤子上,
又往上跑。跑到一楼,他放慢,收起气,怕把心跳带进下一句对话。“好了。”“嗯。
”他们重新坐回窗口前。窗口姑娘很熟练地把纸推过来。她签名,他签名。她按手印,他按。
每一步都像有人在教:离开要有秩序。“证件一式两份,请收好。
”两本红色的小本子并排躺在玻璃下方,颜色和印泥一个调子。她伸手去拿,手中途停住。
“你拿吧。”“你拿。”“我怕弄丢。”“丢了就补。”“补什么?”“补一个事实。
”她笑了一下,笑得很短,像完全不需要回忆。“我明天搬。”“我帮你。”“不要。
”“你一个人搬不完。”“我已经找好了小哥。”“钱我出。”“你省着点吧,
把钱留给你的塔。”他抬眼,眼里有风停下来的痕迹。“别这么说。”“那你教我怎么说?
”叫号器又叫了别人的号码,人群蠕动,椅子腿摩擦地面发出一串短促的响。
窗口姑娘把两本本子递出来,目光避开他们,像对工作之外的人情保持礼貌的盲。
他们出了门,雨停了,树叶重重滴下一串串水。台阶上有小孩在踩水,笑声直直撞进来,
把这件事烫得更冷。“伞给你。”她把伞塞到他手里。“你呢?”“我打车。
”“别被雨淋着。”“我会。”“有事联系我。”“我们现在算什么?”“人。
”她怔了一下,然后点头。“好,算人。”他把伞撑开,风从伞下绕过,
吹乱他前额的一缕头发。他忽然记起什么,从内袋摸出那枚戒指,又没拿出来。
他把手缩回去,握成拳,像里面有一颗发烫的螺丝,不知该安到哪。“你昨晚写的那张纸呢?
”“在我兜里。”“拿出来我看看。”“现在?”“现在。”他把便签给她。
纸被他的雨水浸过,字迹有点花。
她低头读:“紧急联系人、财务透明表、月度复盘、暂停词。”“我会把它写成正式版。
”“那跟婚姻手册一样厚吗?”“比它薄,但要更实用。”她把便签折好,塞回他手心。
“你留着。也许有用。”“你也留一张。”“我不需要了。”她挑着眉,“至少今天不需要。
”一辆网约车停在巷口。她走过去,拉开车门,又回头。“你妈那边,我会去解释。
”“别去了。”“为什么?”“她最近才不晕。让她慢点知道。”“好。”她上车,
车窗降了一点,留出一条细缝。“许野。”“嗯?”“你昨晚拧的冰箱螺丝,拧得不直。
”他愣了一下,笑意从嘴角掠过,又灭了。“我晚上再去拧。”“不用了。”车开走,
轮胎碾过积水,溅起一条细长的亮线。他站在台阶上,雨后的太阳从云缝里探头,
像个不太想负责的见证人。他看了看手里的伞、口袋里的戒指、掌心里被她折过的便签,
像握着三种不兼容的工具。对讲机又响了。“许工,城北有人举报电杆倾斜,
能不能顺手看一下?”“收到。”他收伞,往反方向走了两步,又折回来,
把民政局门口的路障扶正。塑料路障被风推歪,只需要轻轻一碰,就回到线里。
他低下头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地上被水拉长,像另一个人的背影正从他身边走开。
3第二天一早,雨停,地面还在渗水。搬家小哥把手推车“哐当”一声撞进客厅,
纸箱像一排待检修的电表。林絮把最后一个抽屉拉空,贴上标签:杂物。
“这些螺丝刀你要不要?”她举起透明收纳盒。“留着吧。”许野看了一眼,
“你冰箱那颗我昨晚又拧了一遍,还是不直。”“那就让它歪着。”她把盒盖扣上,
“有些东西不必非要正。”猫从沙发背后探头,琥珀眼在晨光里闪了一下。它叫了一声,短,
像提醒。林絮蹲下,打开航空箱,猫不动。“它跟你。”许野说。
“它跟我就得学会在晚上一个人睡。”“我可以隔三岔五过来铲屎。”“别。”她抬头,
“咱们把边界写清楚。”“上次便签我又写了一版。”“你给谁执行?”“给我自己。
”“那就留给你自己。”搬家小哥抬箱子,问:“洗衣机要不要拆?”“拆。”许野过去,
弯腰拧管夹,动作利索。冷水管里余水倒出来,溅湿了他膝盖。他用毛巾一捂,没抬头,
声音贴着地面说:“钥匙你先留着。”“为什么?”“换门锁要等我妈确认。
”“你要跟她说了?”“还没。”“那就别让我替你说。”他“嗯”了一声,
拎起洗衣机尾端,跟小哥一起往外挪。楼道里回声空,谁说话都像在对一个过去的自己喊话。
门铃这时响了。很短三下。许野心里一沉。“你妈来了?”林絮压低声音。“可能是快递。
”他去开门,是他妈。老太太背着小布包,手里提着一盒刚焐热的排骨粥,眼睛里有风,
对他笑,对屋里看了一眼,笑褪了一下。“我做的,你们趁热吃。”“妈——”他喉咙发紧,
“你怎么来了?”“听老王说你昨晚又通宵。”她把粥递进来,“我顺路。
”林絮把猫抱起来,猫乖得不寻常。她把猫放进航空箱,关扣,“咔”的一声清脆。
老太太看见了箱子上的姓名牌,皱纹抖了一下。“你们这是——”“搬家的。
”林絮吸一口气,把话说完整,“我搬出去住。”老太太手指僵了半秒,立刻去找椅子坐,
“搬出去玩玩也好,年轻人需要空间。”“妈。”许野拦了一下,“我们昨天……办了。
”老太太没反应过来,“办了啥?”“民政局。”空气停了几秒,
仿佛屋里所有物件都忘了该干嘛。老太太的眼神像有人从背后轻推了一下,往后退了一步,
扶住桌沿。“你们闹脾气呢。”“不是。”林絮站直,态度很温和,“不是闹,
我们想清楚了。”老太太盯着她几秒,点点头,又摇头。“那就——吃粥吧。”“我不饿。
”林絮说。“你得吃。”老太太把粥盖掀开,热气上来,连着几滴微小的水珠挂在盖沿,
“离婚也要吃饭。”“妈。”许野出声,“我送你回去。”“回什么回。
”老太太把粥往他手里一塞,“你把这个给她留着,她瘦了。”林絮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她最后把粥端下,放在餐桌上。“谢谢。”老太太的目光从粥碗移到那张空落落的桌,
再移到玄关的箱子。“你们要是缺钱,说一声。”“不是钱。”许野道,“是……别的。
”“别的我没得给。”老太太慢慢站起来,拎起布包,“我就会煮粥。”她转身,又回头,
盯着林絮,尽力把语气放柔,“以后,有事还是发我微信。我不多问。”“好。”林絮点头,
“我会。”门合上,锁舌“咔哒”一下。屋里短暂地安静,像电闸刚拉下。猫在箱里蹭了蹭,
发出一声闷呜。“我送她下楼。”许野说。“去吧。”他追出两步,
楼道里老太太正扶着栏杆下台阶。许野伸手,“我来。”“你忙你去忙。”老太太说,
“我下得稳。”“妈,对不起。”“你跟我说这个干嘛。”老太太没回头,“欠的,不是我。
”许野停在原地,看她背影慢慢下去,直到消失在楼道拐角。他转回屋,
门边换鞋架空了一半,露出灰白墙面上一个圆印,是曾经挂伞的钩子。钩子不见了,印还在。
“刚才的粥……”他开口。“我会吃。”林絮说,“你妈熬的,不能浪费。
”搬家小哥招呼他抬电视。两人把屏幕用泡沫包起来,透明胶带“呲啦”一声拉开,
空气里带出一点清甜的塑料味。许野把遥控器找齐,放进标着“客厅”的箱。
“账号我帮你注销。”他问,“流媒体的会员,要不要给你留一年?”“不要。
”“共享日历呢?”“删。”“紧急联系人——”“改。”“改谁?”她沉默两秒,“闺蜜。
”“我还在第二位吗?”“这算什么问题?”“救护车会先打第一位。”他把事实讲完,
避开她眼神。“好吧。”她轻声,“你在第二。”“谢谢。”“这不是谢谢的事。
”猫忽然在航空箱里急躁地挠,塑料扣被抓得“哒哒”。林絮蹲下:“乖,别怕,
一会儿到新家。”“它怕电梯。”“它也怕变动。”“我抱着它。”“不用。”他没再强求,
转去厨房,把水槽下的净水器断开。水管里又滑出一股软软的水,他顺手拧紧角阀,回头,
看见她正把一叠旧照片装进文件袋。“那些留着吧。”“我会留一张。”“哪张?
”“我们在县城河堤那张。”她抬眉,“你背着我走台阶,差点摔下去。”“那天雨也大。
”“但我们笑得像不怕。”搬家小哥喊,“车到了。”他们把箱子一件件往外送。
电梯里镜子映出两个人并肩站,之间隔着一只猫。猫的呼吸在箱里形成一团白雾,
贴在透明窗上,像一朵小云。到了楼下,车厢尾门落下,发出沉沉一声。小哥问地址。
林絮报了一个离老小区三站地的地名。许野记在心里,重复了一遍。“我送你过去。
”“不用。”“我顺路。”“你从来不顺路。”他噎住,点头,“那就不顺路。
”“不过——”她看着他,“你可以当一次苦力。到新家帮我拧灯。”“行。”“只拧灯,
别拧别的。”“收到。”她拿出钥匙,又塞回兜里,笑了一下,“旧家钥匙先不交,
等你妈那边稳了。我不想她突然拿着钥匙来,发现换了人。”“我会处理。
”“你先处理你自己。”他不反驳。车启动,轱辘碾过水坑,溅起一弧弧亮片。他站在路边,
手里空下来,像从塔上下来没再抓住任何横梁。他忽然想起“暂停词”,
那张便签上他写的是“停电”。他走到车窗边,敲了敲。“林絮。”“嗯?
”“以后吵架——呃,如果有以后——我们用‘停电’。”“我们已经没有‘以后’。
”“那就当我欠着。”她盯他两秒,没给答案,让司机开了。车并入车流,尾灯一闪一灭,
像节拍器在数拍。他看着那节拍远去,手机在手心里震,
是工单系统弹出的新故障:城南小区网络时断时续,疑似猫咬。他按下接单,又松开,
像第一次学会犹豫。他把手机收进兜,拽紧外套拉链,深吸一口气,
去路边杂货铺买了卷新的电工胶带。“你要黑的还是白的?”老板问。“都要。”“补什么?
”“裂缝。”“哪儿的?”他想了半秒,笑了一下,“到处都是。”4傍晚六点半,
新家的窗子还没装上纱帘,夕阳像一块被切薄的铁片,贴在墙上烫得发亮。
门口放着一把铝合金梯子,一只黑色工具包,外加两卷电工胶带——黑的和白的。
“你怎么带了两卷?”林絮把门让开。“黑的补暗处,白的补明处。”许野换鞋,
“看得见的缝尽量补得体面点。”“那心里的呢?”“不归胶带管。”她没接话,
指了指客厅吊线:“先装主灯?”“先把总闸合上。”他到配电箱前检查标签,
手指掰着空气断路器,一路确认。“厨房、客厅、卧室、空调、插座……谁给你贴的字?
”“物业小哥。”“字挺正。”“我训练他写的。”她冲他笑了一下,
“就像你训练我——‘暂停词’。”“今天尽量用不上。”“我也希望。”梯子展开,
他上到第二格,拇指扣住灯盘卡扣,另一只手把零火地各自归位。林絮在下面举着手电,
光圈稳稳跟着他的动作。灯盘“咔哒”一声扣紧,他抬下巴:“合闸。
”她按下配电箱的总闸,客厅灯亮,墙上的铁片一样的夕阳慢慢褪色。“成功。”“暂时。
”他把包装袋收好,塞进工具包,“卧室呢?你想要暖色还是冷色?”“暖的,
省得看起来太像病房。”“好。”他搬梯子进卧室。
房间里只有一张折叠床和一桶还没开封的乳胶漆。林絮从纸箱里翻出灯泡,递上去。
“这灯架有点歪。”他眯着眼,“厂家的问题。”“那就让它歪着。”“尽量不歪。
”他刚把灯脚接好,指尖一滑,螺口套歪,火线轻轻蹭了一下金属边。空气里“嗞”地一声,
灯还没亮,配电箱那头先“啪”下去——全屋黑了。两个人同时一怔。“停电。”她先开口,
声音很轻。他愣了半秒,反应过来,“暂停词,收到。”他从梯子上下来,
手机背面扣在桌上当小夜灯。屋里安静得能听见走廊的脚步声。两人各退半步,把呼吸放慢。
十秒。二十秒。壁钟在黑暗里走得像柔软的虫。“我刚才急了。”他先认错,“不该用蛮力。
”“我刚才也急了。”她叹气,“不该拿‘病房’挤兑你。”“记录一下。”“记录什么?
”“复盘条目。”“你随身带本子?”他从工具包里摸出一本小黑本,翻开。
手机光压在纸上,
接线失误+言辞***;触发词:‘停电’;处理:暂停一分三十秒;结论:复作业+换措辞。
”“你把吵架写得像工单。”“能复现,才好解决。”“你这样说话,很像你。”“像活人?
”“像你这种活人。”他把本子收好,抬手。“我再上。”“你戴手套。”“是。
”他戴上绝缘指套,动作放慢。第二次,灯脚稳稳拧正,他盯着那一线细小的金属光,
像盯一条刚驯服的蛇。“合闸。”“你来。”她把总闸推上,卧室“咄”地亮了。那一刻,
两人同时吐气。光从天花板撒下来,淡暖,像给整屋铺了一层薄棉。“试运行通过。
”他笑了一下,很浅。“你笑起来,不像抢修工。”“像什么?”“像一个,
偶尔会把生活修好的人。”门外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林絮去开,是隔壁大叔,
肩上搭着湿毛巾,手里拎着一袋韭菜。“你家刚才跳闸了?”大叔探头,
“可别把整层弄黑啊。”“内线问题,已经处理。”许野走过去,礼貌,“给您添心了。
”“年轻人折腾家,正常。”大叔看了看屋里,“小俩口新搬?恭喜恭喜。”林絮顿了一下,
微笑,“谢谢,不过……我们是前任。”大叔的视线在两人脸上转了一圈,嘿了一声,
“前任还一起装灯,不容易。那我就不打扰老——不打扰你们了。”门合上。
空气里留了一点尴尬的笑。许野低头清点工具,手指在扳手上绕了两圈。“以后在外面,
不用解释关系。”他的声音很轻,“别人不需要知道那么准。”“我以为你想划清。
”“我想保留复杂。”她盯他两秒,点头,“收到。”他的手机震了一下,
是群里的故障播报,标红:“城北老小区主干干扰,疑似私人路由器非法扩频。”“要去吗?
”“要。我可以从你这儿直接过去。”他抬眼,“你那边还有什么要我拧?”“厨房轨道灯,
和一个坏了的窗把手。”“十分钟。”“你别说‘十分钟’。
”“那我说——我尽量在你能忍的时长里走完。”“这句,靠谱多了。”他去厨房,
爬上台面把导轨扶正,灯头扣紧,手起手落。窗把手卡死,他试了两次,没动。“别硬来。
”她提醒。“我不硬来。”他抽出润滑剂,“先松后拧。”窗把手“咯噔”一下顺了。
他把余油擦净,递给她一张湿巾。两个人的指尖碰了一下,谁都没抬头看。
“紧急联系人改好了吗?”他问。“改了。你在第二位。”“我也把你放在第二位。
”“第一位是谁?”“我妈。”“合理。”他想了想,又把电工胶带拿出来,
把配电箱门背面那张打印的“配电回路表”四角补了一圈。白胶带在白纸上看不见,
黑胶带压在金属上,边缘齐齐。“你在我这儿,做事比在塔上慢。”她忽然说。“我怕一紧,
就再跳一次闸。”“我也怕。”他收好工具包,把梯子合上。
对讲机在这时响了——有人喊他名字,背景里是电波炸裂的噪音。“许工?
城北住户吵起来了,谁的锅都不认,能不能你露个面。”“收到,十五……”他卡了一下,
改口,“我到就发定位。”“好嘞。”林絮把门打开,又按住。“等等。”“嗯?”她伸手,
把他的领口往上抹平了一下。动作很轻,像把一处看不见的褶皱抹直。她退开半步,
眼神有点飘,“你工作的时候,领口要整齐。”“是。”他背起工具包,站了一秒。
“‘停电’好用。”他说。“好用。”她抬下巴,“但别滥用。”“我记着。”“还有一条。
”她把一张小卡片塞给他,是她的新地址和门禁码,“紧急情况下,你可以进门,不用敲。
”“我会先发消息。”“如果我不回呢?”“那就直接进。”她点头。“走吧,
城北也在等你。”他出门,脚步带风。走到楼梯口又折回两步,敲了敲门框。“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