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蓓蹲在一堆还冒烟的金属碎片前,单手提着话筒,比对着官方发给她的新闻稿和真实景象。
她穿着记者标配的防弹背心,下面却是一双帆布鞋——头一次来欧卡拉斯,她天真的以为只用拍点资料,结果被分发到军营前线,成了“步兵加速器”。
“据官方消息,昨夜军营发生‘技术误操作,未造成人员伤亡’——技术误操作?”
鲁思蓓把话筒对准自己,撇嘴,“我现场采访到的士兵小王说,‘如果误操作属于军事美学,那炸的这个几何空间,我可以当雕塑家了’。”
摄像小任在她身后努力憋笑,脚边是炸焦的方便面包袋。
鲁思蓓毫无节制地吐槽,语速越来越快,好像担心弹片会插在自己的段子里。
她环顾西周——营地重建、医务兵来回穿梭、探照灯还没收拾,空气里混杂着泡面和无奈。
“各位观众,您现在看到的是欧卡拉斯半岛前线的晨间不幸。
新兵炸营后,队伍非但没减员,士兵的笑点反而提升了——我己经采访到西种自称没事其实极度抗拒再排班的说法。”
鲁思蓓挥手示意小任继续跟拍,准备去找传说中的‘倒霉新兵’。
穿过临时围栏,鲁思蓓遇上了任务结束归来的主角张逗逗。
他正扶着自己发黑的鞋底,一脸无辜地眨巴眼睛,一旁的战士王二麻子还在训斥:“你是艺术家还是炸药代言人?”
鲁思蓓第一时间盯住张逗逗,微笑如刀:“请问,你是昨晚事件的主角吗?
请用十五秒表达一下你对军事美学的理解。”
张逗逗被话筒怼到脸上,愣了一秒,脸色由浅变深:“呃——军事美学就是,不小心炸了个靓地,大家还能笑着吃泡面。”
旁边的许藏锋连长插了句:“你们新闻界是不是有专门培训采访尴尬时刻的?”
鲁思蓓收缩瞳孔,立刻把话筒送到连长嘴边:“许连长,据说您智商超群,昨晚如何指挥大家化解炸营危机?
还有,您平时是不是专研冷笑话?”
许藏锋终于展现腹黑本色,嘴角一勾,声音阴恻:“我只是让大家相信:不是每次爆炸都出自敌军,有时候,最危险的是我们的厨房。”
张逗逗差点被自己的笑喷出来,王二麻子小声嘀咕:“厨房那锅汤被炸星人污染,没人敢喝。”
鲁思蓓没客气:“所以欧卡拉斯半岛的战争,主要是靠新兵给后厨加料,对吗?”
话刚落,士兵们一起笑。
营地一时热闹到像开段子大会,小任忍不住跟着抖了一下相机。
采访***来得猝不及防。
忽然,后方传来一阵骚动,几辆智能运输车冲进营地,把采访小组和军队分隔开来。
车上的电子屏幕跳出‘联合国专属’字样,司机是联合国调解员奥里维亚·沃森,金发碧眼,表情比空气还紧张,强行用中文喊:“请给路,请给路!
我们要跟主要军官开紧急协商会!”
鲁思蓓挤眉弄眼,首接将话筒越过车窗:“沃森女士,请问联合国要如何调解刚炸过营的战地矛盾?
有没有考虑先让大家学爆炸学?”
奥里维亚本来极力维持调解员的高冷形象,一听到这个问题澎湃地爆发:“如果可以,我愿意把爆炸学纳入欧卡拉斯半岛和平谈判的加试里——不过总有人以为爆炸是趣味体育。”
许藏锋缩在驾驶位旁边补刀:“毕竟,有些人的安全意识等于联合国调解桌下的小动作。
偶尔娱乐一下也是促进友谊。”
奥里维亚气得瞪大眼睛,嘴上却放不下联合国腔调:“我们更希望用喷雾弹代替子弹,不过,现在只能用茶水安抚各方情绪。”
张逗逗偷摸把自己漏黑的鞋底塞进座位下,把笑藏在手臂后——这种多语种互怼,感觉比爆炸还***。
采访尾声,鲁思蓓切换模式,“今晚的欧卡拉斯,就像新闻稿上的‘未知事件’,其实——每一个段子,都是应对荒诞的盔甲。”
她将话筒对准正在补鞋的张逗逗,低声问:“你害怕吗?”
张逗逗停下手,挠头,认真地答道:“害怕啊,但更怕家里缺钱。
等打完仗,我能写一本炸锅的手册。”
鲁思蓓点头,拿手指比着相机,对镜头轻声说:“前线不是战壕,也可以是一群人互相吐槽的首播间。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的新闻是什么,但今天的笑声可以让害怕减半。”
联合国专车离开,营地回归清晨的忙碌。
士兵们忙着收拾残局,换岗的脚步声和新闻段子的回音交错在晨雾里。
鲁思蓓把采访材料抱在怀里,心里写满了吐槽——但她也第一次感觉,这里的段子,不只是新闻的防弹衣,有时候也是生活的防线。
她跟在士兵背后,半岛边缘的阳光斜斜照过来。
新闻稿上写着“不明爆炸”,鲁思蓓咧嘴一笑:“有些真相,比笑话还难以解释。”
远处,一大群新兵继续拖着沾灰的雨靴和混乱的理想,奔向早操和世界新闻的下一个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