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他,能从万千码农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这股遇到压力反而更加冷静、愈挫愈勇的心性。
他清楚地知道,愤怒和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实力,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通行证。
距离家族小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必须争分夺秒。
接下来的日子,张九思的生活变得极其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枯燥。
白天,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那些基础典籍里。
《修真启蒙》让他对灵气本质和修炼阶段有了更系统的认知;《百脉浅析》则如同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里面详细描绘了人体主要经脉和诸多细微支脉的走向与功用,这为他优化功法提供了理论基础;《顺天洲风物志》则让他对这个广阔而危险的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至于成为一个睁眼瞎。
偶尔,他也会在院子里练习那套《锻体拳》。
不再像原主那样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是用心去体会每一式对肌肉、筋骨的影响,尝试配合微弱的呼吸法,引动一丝灵气淬炼体魄。
效果虽然缓慢,但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不再像初来时那般虚弱。
而真正的核心,在于夜晚的修炼。
每当夜深人静,小蛮熟睡之后,张九思便盘膝坐在床上,心神彻底沉入体内。
脑海中那缕微弱的红色电丝,成了他最大的依仗。
在这种奇异状态的加持下,他的内视能力远超普通凝气期修士,灵气在经脉中运行的细微滞涩、流转的快慢,都如同放大镜下的图像,清晰可见。
原版的《引气诀》运行路线,在他眼中变得“粗糙”甚至“低效”。
就像一段没有经过任何优化的冗余代码,存在着多处不必要的循环和资源浪费。
“这里,手太阴肺经分支,灵气流过时会有轻微的散逸,如果能在流经‘中府穴’时,意念稍加凝聚,速度提升半分,是否就能减少损耗?”
“还有这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汇处,两股灵气微有冲突,导致流速减缓。
若是在交汇前,先以意念引导肝经灵气稍偏半寸,绕过主冲点,再从侧面汇入,是否就能更顺畅?”
“丹田气海的凝聚效率也太低,吸入的灵气十不存一。
是否能在灵气汇入的瞬间,以特定的频率微微震荡意识,模仿‘旋涡’效应,增强凝聚?”
一个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迸发,然后被他小心翼翼地付诸实践。
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
优化功法,无异于在体内进行精密的“外科手术”,稍有差池,便会引来反噬。
有好几次,他因为引导灵气冲击未曾开拓过的细微支脉,导致经脉如针扎般刺痛,甚至喉头一甜,差点喷出血来。
还有一次,他尝试改变灵气在丹田的凝聚方式,结果引得丹田一阵翻江倒海,好不容易积聚的一点灵气差点溃散,吓得他立刻停止,调息了整整两个时辰才缓过来。
失败、痛苦、调息、再尝试……周而复始。
小蛮看着自家少爷日渐消瘦(因为精神消耗巨大),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心中又是担忧又是好奇。
他感觉少爷变了,不再是那个遇事只会退缩、眼神黯淡的少爷了。
现在的少爷,沉默寡言,但身上却多了一种让人安心的专注和沉稳。
“少爷,您是不是在修炼什么厉害的秘法啊?”
一天,小蛮忍不住小声问道。
张九思从书卷中抬起头,看着小蛮好奇的大眼睛,笑了笑,拍了拍身边的蒲团示意他坐下。
“算不上秘法。”
张九思斟酌着语句,他没法解释红色电丝和穿越的事,但可以换种方式引导,“小蛮,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修炼要先认字、读这些基础典籍吗?”
小茫然地摇摇头:“不知道,大家都这么练的啊。
引气诀不就是那样的吗?”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张九思拿起那本《百脉浅析》,“就像走路,别人告诉你抬腿、迈步,你就照做。
但如果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抬腿,怎样迈步更省力,什么样的路面该怎么走,你是不是能走得更快更稳,甚至走出别人没走过的路?”
小蛮似懂非懂,大眼睛里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张九思继续道:“我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我在看,我们身体里的这些‘路’(经脉),到底怎么走‘气’(灵气)才能更顺畅,跑得更快。
原版的《引气诀》,可能并不是最适合我们每个人的路。”
小蛮震惊地张大了嘴巴:“少、少爷……您要改功法?
这……这太危险了!
听说只有那些金丹期以上的大能前辈,才敢尝试改进功法呢!”
“所以我们要小心,一点点尝试,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张九思没有否认,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蛮,记住,修行之道,贵在明心见性,贵在思考。
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
这番话,对于从小被灌输“功法不可轻改”、“前辈经验至高无上”观念的小蛮来说,无疑是石破天惊。
他呆呆地看着自家少爷,只觉得少爷的身影在油灯的映照下,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晕。
时间一天天过去。
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张九思终于初步完成了对《引气诀》凝气期前三层路线的“优化版”。
这个优化版,并非颠覆性的改变,而是在原版基础上,调整了七处细微的灵气运行节点,开拓了三条极其细微、原本被忽略的辅助支脉,并改进了丹田凝聚灵气的方式。
整体路线变得更加复杂和精妙,对修炼者的意念控制力要求极高。
成败,在此一举。
这天夜里,月明星稀。
张九思调整好呼吸,将状态提升到最佳,然后毅然开始按照“优化版引气诀”的路线,引导周身的天地灵气。
意念如丝,小心翼翼地牵引着那些色彩斑斓的光点。
不同于原版功法的粗放吸纳,优化版功法对灵气的“筛选”和“引导”更为精细。
他需要同时操控数股灵气,在复杂的经脉网络中沿着既定路线穿梭,避开“拥堵”,利用“捷径”。
这对精神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仅仅运行了一个小周天,张九思的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有些发白。
但效果是显著的!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纳入体内的灵气总量,比之前运行原版功法时,增加了近三成!
而且灵气在经脉中运转更为流畅,汇入丹田时,那模拟的“意识旋涡”起到了作用,灵气沉淀凝聚的效率也提升了不止一筹!
原本如同涓涓细流般汇入丹田的灵气,此刻仿佛变成了一条欢快的小溪!
一个大周天运行完毕。
张九思缓缓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那口浊气中,竟隐隐带着一丝灰黑之色,那是身体深处被更高效灵气冲刷出来的细微杂质。
感受着丹田内那明显壮大了一圈的气感,以及浑身传来的暖洋洋的舒泰感,即便以张九思的冷静,也忍不住用力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激动而微微发白。
成功了!
虽然这只是最基础的优化,距离逆天改命还差得远,但这确确实实是一条可行的路!
一条能让他这个“资质平庸”者,追上甚至超越所谓“天才”的路!
“按照这个速度……或许,在小比之前,我有机会突破到凝气三层!”
张九思眼中精光闪烁。
凝气三层,在张家年轻一辈中,算是脱离了最底层,达到了中等偏下的水平。
以他十六岁的年纪,虽然依旧不算出色,但至少不会像凝气二层那样刺眼。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方向。
功法可以优化,那么武技呢?
丹药呢?
阵法呢?
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是否都可以用他前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去重新解构和优化?
这个念头,让他心潮澎湃。
接下来的日子,张九思更加废寝忘食。
白天研读典籍、练习锻体拳,晚上则全力运转优化版引气诀修炼。
有了成功的经验,他的修炼速度稳步提升。
资源匮乏是最大的问题。
他们主仆二人每月的例钱和资源份额本就少得可怜,还时常被克扣。
修炼消耗巨大,尤其是精神力的消耗,需要营养补充。
那清粥馒头,实在难以为继。
“少爷,这是我这个月的例钱,您拿去……”小蛮怯生生地将几块碎银子捧到张九思面前。
张九思看着小蛮那洗得发白的衣衫和瘦弱的身板,心中一阵酸涩,又涌起一股暖流。
他将银子推了回去,语气坚定:“收好,你自己也要吃饭长身体。
资源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他目光扫过院子里那几株半死不活的观赏植物,又看了看墙角茂盛的杂草,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顺天洲风物志》里提到,一些低阶灵草,其形态与普通杂草颇为相似,只是蕴含微薄灵气,常被凡人甚至低阶修士忽略。
这偏院荒废己久,灵气虽稀薄,但胜在无人打扰,会不会……他走到墙角,蹲下身,凭借着脑海中那增强后的感知力,仔细“扫描”着那些杂草。
大部分都毫无灵气反应,但当他将注意力集中到一株叶片呈锯齿状、茎秆带着细微紫色纹路的野草时,指尖竟然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清凉气息!
“这是……紫纹草?
《百草图鉴·杂篇》里提到过的低阶灵草,虽不入品,但蕴含的木属性灵气温和,可首接吸收,有微弱滋养肉身、缓解疲劳之效!”
张九思心中一喜。
这株紫纹草长得隐蔽,混在杂草中毫不显眼。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连根挖出,又仔细搜寻了整个院落,最终只找到了另外两株,以及几株效果更次、但聊胜于无的类似药草。
“蚊子腿也是肉啊。”
张九思毫不嫌弃。
他将这几株药草清洗干净,按照典籍里记载的粗浅方法,熬成了一锅药汤。
药汤味道苦涩,但喝下之后,一股微弱的暖流散向西肢百骸,修炼带来的精神疲惫果然缓解了不少,丹田内的气感也似乎活跃了一丝。
这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这意味着,他或许能通过这种“捡漏”的方式,获取极其有限的修炼资源。
这个破败的偏院,在别人眼中是弃地,在他眼中,却可能是一座尚未发掘的微小宝库。
修炼、学习、寻找资源……张九思的生活充实而忙碌。
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知识,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力量。
十天后的一个夜晚,当张九思再次完成一个大周天运转,引导着比初来时粗壮了数倍的灵气流轰然汇入丹田时,丹田气海猛地一震,仿佛某种壁垒被冲破!
“嗡!”
他全身骨骼发出一阵细微的噼啪声,周身毛孔排出少许污垢,一股比之前强大不少的气息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凝气,第三层!
张九思睁开双眼,黑暗中,他的目光亮得惊人。
他感受着体内明显壮大、运行更为流畅的灵力,一种久违的、掌控力量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只是开始。
家族小比,他不再是无足轻重的垫底者。
张浩,以及那些曾经轻视、欺辱过原主的人,是时候让他们感到“意外”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天边那轮弯月,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还有半个月……好戏,才刚刚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