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守关人——秦昭

赤焰守关人——秦昭

作者: 大明湖畔的胖嬷嬷

其它小说连载

《赤焰守关人——秦昭》内容精“大明湖畔的胖嬷嬷”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秦昭秦昭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赤焰守关人——秦昭》内容概括:主要角色是秦昭的其他,古代小说《赤焰守关人——秦昭由网络红人“大明湖畔的胖嬷嬷”创故事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2114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9 01:44:48。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赤焰守关人——秦昭

2025-10-29 02:51:37

1 麦浪里的刀光永嘉五年的风,带着不寻常的燥热。雁门关下的麦田已近成熟,

金浪翻滚时,能遮住半人高的禾苗,也遮住了秦昭额角的汗珠。他握着镰刀的手稳健有力,

起落间,一束束麦穗便整齐地卧倒在田垄上。夕阳斜斜地挂在西山,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与远处蜿蜒的长城连成一线。“阿昭,歇会儿吧!”田埂上传来妇人的呼喊,是同村的王氏,

手里提着个粗布口袋,里面装着水和麦饼。她身后跟着个七八岁的孩童,扎着羊角辫,

蹦蹦跳跳地喊:“秦昭叔,我爹说,今晚要给你留羊肉汤!”秦昭直起身,抹了把额头的汗,

露出一口白牙笑了笑。他今年二十五,生得浓眉大眼,身形挺拔,因常年劳作,

皮肤呈健康的古铜色。祖上三代都是边郡小吏,算不上显赫,却也守着几亩薄田,

在这雁门关下安稳度日。秦昭性子沉稳,平日里话不多,却极有担当,村里谁家有难处,

他总是第一个伸手相助。“谢婶子,”秦昭接过水囊,猛灌了几口,

清凉的泉水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不少暑气,“等割完这片麦,我就过去。”王氏笑着点头,

又叮嘱道:“最近总听说北边不太平,匈奴的骑兵时不时就南下劫掠,

你夜里巡逻可得仔细些。”秦昭心中一凛。他身为边郡小吏,除了耕种,

还兼着巡查乡里、防备寇匪的职责。近来确实常有传闻,说匈奴人在边境蠢蠢欲动,

甚至有小股骑兵袭扰了几个偏远村落。只是雁门关有朝廷大军驻守,众人虽有担忧,

却也没料到灾祸会来得如此之快。夜色渐浓,秦昭回到村中。

这是个名叫“麦溪村”的小村落,依山傍水,住着百余户人家,大多以耕种和放牧为生。

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受过秦昭的指点,会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平日里也会轮流协助秦昭巡逻。

当晚,秦昭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召集了几个巡逻的汉子。为首的是村里的猎户赵虎,身材魁梧,

满脸络腮胡,手里常年提着一把猎弓,眼神锐利如鹰。“阿昭,你听说了吗?

昨日邻村白羊寨被匈奴人洗劫了,全村上下,没剩下几个活口。”赵虎的声音低沉,

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愤。秦昭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消息属实?”“千真万确,

”另一个汉子接口道,“我今早去山里打猎,远远望见白羊寨的方向浓烟滚滚,赶过去一看,

房子全被烧了,到处都是尸体,惨不忍睹。”众人沉默不语,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恐惧。

匈奴人的凶残是出了名的,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生灵涂炭。

秦昭握紧了腰间的佩剑——那是他父亲留下的遗物,一把普通的铁剑,

却陪着他走过了许多年。“从今晚起,巡逻加倍,每户人家都要备好火把和木棍,

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敲锣为号。”他沉声道,目光扫过众人,“雁门关虽近,

但大军调动需要时间,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接下来的几日,村里的气氛愈发紧张。

秦昭带着巡逻队日夜巡查,不敢有丝毫懈怠。麦田里的麦子已经收割完毕,

村民们将粮食藏进地窖,又在村口筑起了简单的栅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然而,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清晨,天刚蒙蒙亮,

远处的山路上突然扬起漫天尘土,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如惊雷般朝着麦溪村袭来。

“匈奴人!”放哨的村民发出一声凄厉的呼喊,紧接着,铜锣声急促地响起,

划破了清晨的宁静。秦昭猛地从床上弹起,抓起佩剑就冲出了房门。此时,

村里已经乱作一团,哭喊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他登上村口的土坡,

只见黑压压的匈奴骑兵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身着皮甲,手持弯刀,脸上带着狰狞的笑容,

眼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所有人,躲进地窖!青壮年跟我来!”秦昭大吼一声,

声音穿透了混乱的人群。赵虎等人早已手持武器赶到他身边,

村里的十几个青壮年也纷纷响应,握着锄头、木棍,眼神中既有恐惧,也有一丝决绝。

匈奴骑兵很快冲到了村口,栅栏在他们的马蹄下不堪一击,瞬间被踏得粉碎。

为首的一个匈奴百夫长,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挥舞着弯刀,大声呼喊着听不懂的语言,

率先冲入村中。“杀!”秦昭一声令下,率先冲了上去。他的佩剑劈开空气,

直刺向那百夫长。百夫长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汉人竟敢主动出击,微微一愣,

随即挥刀格挡。“当”的一声脆响,火花四溅,秦昭只觉得手臂一阵发麻,

对方的力气远超他的想象。赵虎等人也纷纷冲了上去,与匈奴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

双方的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匈奴人身经百战,骑术精湛,武器精良,

而麦溪村的村民们大多只是普通农夫,即便有几分勇力,也根本不是对手。弯刀挥舞间,

鲜血飞溅。秦昭看到身边的一个年轻汉子被匈奴骑兵一刀砍中肩膀,

惨叫着倒在地上;又看到王氏的丈夫,那个承诺要给她炖羊肉汤的汉子,为了保护妻儿,

被几匹战马活活踩死。愤怒与悲痛在秦昭的心中燃烧,他红着眼睛,疯狂地挥舞着佩剑,

斩杀着眼前的敌人。可匈奴骑兵源源不断地涌入村中,村民们的伤亡越来越大。

他的手臂被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染红了剑柄,视线也渐渐开始模糊。

“阿昭,快撤!我们顶不住了!”赵虎浑身是伤,拉着秦昭的胳膊大喊。他的猎弓早已折断,

手里握着一根断裂的木棍,身上的伤口还在不断流血。秦昭回头望去,

村里的房屋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浓烟滚滚,遮住了天空。地窖的入口被几个匈奴兵发现,

他们正用弯刀劈砍着覆盖在上面的木板,地窖里传来妇女和孩童的哭喊,

那声音如尖刀般刺着秦昭的心。“不!”秦昭挣脱赵虎的手,想要冲过去保护地窖里的人,

却被几个匈奴兵团团围住。弯刀从四面八方袭来,他奋力格挡,身上又添了数道伤口。

就在这时,一个匈奴兵趁他不备,一矛刺中了他的后背。剧痛传来,秦昭眼前一黑,

险些栽倒在地。赵虎见状,怒吼一声,扑了过来,用身体挡住了后续的攻击。“快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赵虎用尽最后的力气将秦昭推出重围,

自己却被匈奴兵的弯刀砍中了脖颈,鲜血喷涌而出,倒在了血泊中。

秦昭看着赵虎倒下的身影,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愤与绝望。他知道,自己不能死在这里,

他要活下去,要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他咬着牙,忍着剧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朝着村后的山林逃去。身后,是燃烧的家园,是亲人的哭喊,是匈奴人的狞笑。

秦昭一路狂奔,身上的伤口不断流血,体力也在快速透支。不知跑了多久,他终于支撑不住,

眼前一黑,栽倒在一片草丛中,失去了意识。2 狼牙隘的誓言秦昭醒来时,已是黄昏。

刺骨的寒意让他打了个寒颤,后背的伤口传来阵阵剧痛,提醒着他昨日的惨状。

他挣扎着坐起身,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身处一片茂密的山林中,周围静悄悄的,

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麦溪村的惨状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回放,

乡亲们的笑脸、王氏的叮嘱、赵虎最后的呼喊……每一个画面都让他心如刀绞。

他猛地捶打着地面,泪水混合着血水,从脸颊滑落。“爹、娘,婶子,

赵虎哥……我对不起你们!”秦昭的声音嘶哑,充满了自责与悲痛。

如果他能早点察觉匈奴人的动向,如果他能组织起更有效的抵抗,

如果他的实力再强一些……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可世上没有如果。麦溪村没了,

百余口乡亲,除了他,或许再也没有幸存者。秦昭缓缓站起身,踉跄着走到一处山泉边。

泉水清澈见底,他低头望去,只见自己浑身是伤,衣衫褴褛,脸上沾满了血污和尘土,

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绝望。他伸出手,想要掬一捧水洗脸,

却看到了水中倒映出的、父亲留下的那把佩剑。剑身已经布满了缺口和血痕,

却依旧散发着冰冷的寒光。秦昭握紧了剑柄,父亲的话语突然在耳边响起:“身为边郡子弟,

当守土有责,护国安民。即便力薄,也不能退缩半步。”是啊,守土有责,护国安民。

他不能就这么倒下,不能让乡亲们白白死去。匈奴人还在肆虐,

还有更多的百姓面临着和麦溪村一样的命运。他必须站起来,拿起武器,继续战斗。

秦昭用泉水清洗了伤口,又撕下身上干净些的布条,简单地包扎了一下。

他在山林中找了些野果充饥,恢复了些许体力后,便开始四处寻找幸存者。接下来的几日,

秦昭在麦溪村周边的山林和村落中搜寻,却只看到了一片狼藉。

被烧毁的房屋、散落的尸体、干涸的血迹,处处都在诉说着匈奴人的暴行。

他偶尔能遇到几个侥幸逃脱的难民,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秦昭将这些难民聚集起来,一共十七人。其中有年轻的汉子,有受伤的猎户,

还有几个曾经跟着他巡逻的村民。他们都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心中充满了对匈奴人的仇恨。

“秦昭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一个名叫李石的年轻汉子问道。他才二十出头,

脸上还带着稚气,却已是满脸风霜。他的父母和妹妹都死在了匈奴人的刀下,

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秦昭看着眼前的十七张面孔,他们的眼神中既有绝望,也有一丝希望,

那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匈奴人凶残成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雁门关虽有大军,但路途遥远,援军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我们必须找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建立据点,一方面自保,一方面打击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保护更多的难民。”众人纷纷点头,

他们早已把秦昭当成了主心骨。秦昭思索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地方——狼牙隘。

那是雁门西侧的一处险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仅容两车并行,一侧是万丈悬崖,

另一侧是陡峭山壁,是匈奴人南下劫掠的必经之路。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是建立据点的绝佳选择。“我们去狼牙隘!”秦昭斩钉截铁地说道,“那里地势险要,

只要我们守住隘口,匈奴人就很难通过。我们可以在那里囤积粮草,修筑防御工事,

等待朝廷援军的到来。”十七人没有丝毫犹豫,纷纷表示愿意跟随秦昭前往狼牙隘。

他们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带上了仅有的武器,跟着秦昭,朝着狼牙隘的方向出发。

路途并不遥远,不到一日便抵达了。站在狼牙隘的入口处,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隘道狭窄而陡峭,两侧的山壁高耸入云,抬头望去,只能看到一线天空。隘道内怪石嶙峋,

路面凹凸不平,确实是一处“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太好了!有了这个地方,

我们一定能挡住匈奴人!”李石兴奋地说道。秦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

仅凭地势险要还不够,必须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李石,

你带两个人去附近的山林中砍伐树木,制作拒马和栅栏,堵住隘口的入口。”“王勇,

你带三个人去寻找水源和可以食用的野果、野菜,囤积粮草。”“剩下的人,

跟我一起凿开崖壁上的巨石,准备滚石和擂木。”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秦昭带着几个人,

拿着简陋的工具,在崖壁上凿击。崖壁上的石头坚硬无比,工具很快就磨损了,

他们的手也磨出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狼牙隘,

为亲人报仇,保护更多的人。秦昭以身作则,始终冲在最前面。他的后背伤口还未愈合,

剧烈的动作让伤口再次裂开,鲜血浸透了布条,但他只是咬着牙,用布条重新包扎好,

继续干活。他的眼神坚定,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几日下来,

防御工事初见成效。隘口的入口处筑起了一道简陋的栅栏,栅栏后面摆放着数十根拒马,

拒马的顶端削得尖尖的,闪烁着寒光。崖壁上的巨石被凿开了不少,用绳索固定着,

只需轻轻一拉,巨石便会轰然滚落。隘道内还挖掘了几道壕沟,壕沟里布满了尖刺。

秦昭让人在隘口最高处搭建了一座望楼,他自己则日夜守在望楼上,观察着北方的动静。

他的铠甲是从一具战死校尉的尸体上找到的,虽然有些破损,却能提供一定的防护。

他手持那把卷了刃的佩剑,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可疑的动向。夜晚,寒风刺骨。

秦昭坐在望楼上,看着远处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麦溪村的麦浪,

想起了乡亲们的笑脸,想起了赵虎最后的嘱托。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

他们只有十七个人,面对的是凶残的匈奴骑兵,但他没有退路。“爹、娘,乡亲们,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守住狼牙隘,不让匈奴人再伤害更多的人。”秦昭对着星空默默起誓,

“我秦昭在此立誓,与狼牙隘共存亡,不死不休!”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坚定而决绝。身边的乡勇们听到他的誓言,也纷纷举起武器,齐声喊道:“与狼牙隘共存亡,

不死不休!”誓言声响彻山谷,久久不散。那一刻,他们不再是失去家园的难民,

而是守护一方安宁的战士。他们的勇气,如崖上的青松,在寒风中傲然挺立。

3 烈火映雄关第三日黎明,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便从北方传来,

打破了狼牙隘的宁静。秦昭猛地站起身,握紧了手中的佩剑,朝着北方望去。

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片匈奴骑兵正朝着狼牙隘疾驰而来,如同黑色的潮水,

席卷大地。马蹄声越来越近,震得山石簌簌作响,连地面都在微微颤抖。“匈奴人来了!

”望楼下的乡勇发出一声呼喊,所有人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他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躲在防御工事后面,眼神中充满了紧张与警惕。秦昭站在望楼上,面色凝重。他估算了一下,

这次来的匈奴骑兵至少有数百人,而他们只有十七人,实力差距悬殊。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眼神依旧坚定。匈奴骑兵很快冲到了狼牙隘的入口处,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百夫长,

他骑着一匹黑马,身着厚重的皮甲,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疤痕,手中挥舞着一把巨大的弯刀,

眼神中充满了傲慢与不屑。“区区几个汉人,也敢挡我大匈奴的去路?

”百夫长用生硬的汉语喊道,语气中充满了嘲讽,“识相的,赶紧投降,

或许本将军还能饶你们一命!”秦昭冷笑一声,大声回应道:“匈奴狗贼,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今日我秦昭在此,便是你们的催命符!想要通过狼牙隘,先踏过我的尸体!

”“不知死活的东西!”百夫长怒吼一声,手中的弯刀向前一挥,“给我冲!踏平这个隘口,

把这些汉人全部杀光!”随着百夫长的命令,匈奴骑兵们纷纷催动战马,

朝着狼牙隘的入口冲来。他们的马蹄踏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气势汹汹。然而,狼牙隘的入口狭窄,仅容两车并行,匈奴骑兵再多,也只能排成一列,

依次冲锋。这正好中了秦昭的圈套。“放拒马!”秦昭大喊一声。

早已准备好的乡勇们立刻松开手中的绳索,数十根拒马轰然倒下,横亘在隘口的入口处。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匈奴骑兵来不及躲闪,战马被拒马绊倒,骑士们纷纷从马背上摔下来,

摔得头破血流。“射箭!”秦昭再次下令。乡勇中的几个猎户,手持猎弓,拉满弓弦,

羽箭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命中了摔倒在地的匈奴兵。惨叫声此起彼伏,

隘口前顿时乱作一团。百夫长见状,勃然大怒:“废物!给我冲过去!

”匈奴兵们再次发起冲锋,他们纷纷跳下战马,手持弯刀,想要搬开拒马。可就在这时,

秦昭大喊一声:“放滚石!”早已固定在崖壁上的巨石被松开,顺着陡峭的山壁轰然滚落,

如同下山的猛虎,朝着隘道内的匈奴兵砸去。巨石的威力巨大,砸在地上,烟尘四起,

不少匈奴兵被巨石砸中,瞬间粉身碎骨。匈奴兵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后退,

可后面的骑兵还在不断涌入,隘道内顿时人仰马翻,混乱不堪。秦昭站在望楼上,目光如炬,

紧紧盯着隘道内的动静,随时准备下达下一步命令。“将军,这隘口太过险要,

我们伤亡太大,不如暂且撤退吧!”一个匈奴小校跑到百夫长身边,焦急地说道。

百夫长脸色铁青,他征战多年,还从未被如此少的汉人阻挡过。“撤退?我们大匈奴的勇士,

岂能被几个残兵败将吓退?”他一脚踹开小校,怒吼道,“所有人听着,谁能第一个冲过去,

赏牛羊百头,美女十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贪婪的匈奴兵顿时红了眼,

他们挥舞着弯刀,不顾生死地朝着隘道内冲去。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越过拒马,

一点点朝着隘道深处逼近。“准备火油!”秦昭早有预料,沉声下令。

乡勇们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油桶搬到隘道两侧的岩石上,

这些油桶是他们在附近废弃的驿站中找到的,里面装满了火油。秦昭亲自点燃一支火把,

朝着隘道内扔去。“轰!”火把落在地上,瞬间点燃了洒在路面上的火油。

熊熊大火顺着隘道蔓延开来,形成一道火墙,将匈奴兵的退路和进路都阻断了。

隘道内的匈奴兵被大火包围,身上的皮甲和衣物很快被点燃,他们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四处奔逃,却无处可躲。秦昭手持佩剑,目光冰冷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镇天命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十年无性姻缘我怀了孩子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街溜子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