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婴儿还不停地摆着小手,笑眯眯的环顾着周边,似乎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实在是太可爱了。
也是怪了,苗玉芝自从孩子降生下来,忽然间就感觉饿得受不了。
疯狂的吃东西,好像是怎么吃都不饱的样子!
也不吐了。
就是吃,似乎给多少饭菜都能吃进去似的。
苗玉芝的娘家妈拦着不让吃:“闺女,咱可不能这么吃,刚生完孩子,肚子里空,但是胃受不了。
隔两个小时再吃吧。
少食多餐才行啊!”
婆婆说到:“亲家母,让闺女吃吧,这一年来,吃了就吐,可把孩子饿坏了!”
娘家妈说:“亲家母,不是不让她吃,是让她隔两个小时再吃!”
再看这个新生儿,左看看右看看,好像要马上认识所有人一样。
产科的医护人员都围在小家伙周围逗着他,小家伙似乎明白大家对他的喜爱,一首手舞足蹈对着大家笑。
“这个宝宝真的很不一样哎!
刚出生就会用眼神跟你交流,还会笑,真神奇!”
大家议论纷纷。
再说姜培盛用无以言表、充满狂喜的眼神看着刚出生的儿子,医护人员把孩子递给他,想让他抱抱。
他居然不知道该怎么抱:“这得怎么抱啊”说着,两只手使劲往自己衣服上擦,好像是怕自己手不干净似的。
就是不接孩子。
逗得医护人员哈哈大笑。
最后还是婆婆跑过来接了过去,眉开眼笑的说到:“赶紧抱过去给玉芝看看吧!
大孙子,看把你妈折腾成啥了?”
“玉芝,别光顾着吃了,快看看你的宝贝儿子。”
婆婆抱着小孙子让苗玉芝好好看看。
苗玉芝满脸溺爱并掺杂着无比幸福的表情抚摸着小嵩的脸对婆婆说:“妈,您早点把孩子抱过来我就不会那么饿了!”
逗得周边的人们哈哈大笑。
此时的病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反往日的压抑气氛。
医护人员也是喜气洋洋的。
镇卫生院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以及病房的病人与陪护也都很离奇的变得异常兴奋,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卫生院。
卫生院的巡查人员微笑着一边挠头一边自言自语:“今天这是怎么啦?
这都同时遇见喜事了吗?
难得呀!
就连平时疼的嗷嗷叫的病人今天午后也一反常态的开怀大笑,好像病痛一下子不在自己身上了似的!
怪事!”
姜培盛的父母更是喜笑颜开,乐得合不拢嘴。
挨个科室和病房发喜糖。
伴随着接纳喜糖者的拱手道喜:“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更是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此时的医院却倒是像谁家在办喜事一样,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卫生院,好不热闹!
姜培盛始终围着老婆孩子的床,走过来走过去的,嘴里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根本就不像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
一会儿趴在床边看看熟睡的宝贝儿子,一会儿又跑去瞧瞧疲惫不堪沉沉睡去的妻子,开心的像一个小孩子。
丈母娘自然也是很高兴的:“培盛啊!
你也去休息一会儿吧!
这孩子出生了,你也就不用担心了,这段时间也把你熬坏了!
我在这里看着她们娘俩,你先去休息会儿吧!”
“妈。
我一点都不累,精神着呢!
我看着,您老毕竟也六十多岁了。
还是您去休息吧!”
姜培盛回应道。
“那你就消停的待会,别走来走去的,别影响她们娘俩睡觉!”
“哦!”
姜培盛这时才明白丈母娘这是在心疼自己闺女,怕打扰自己闺女休息。
于是,搬了一个小凳子,蹑手蹑脚的坐到床边,两眼首勾勾的看着儿子的小脸,竟然不自觉的傻笑出声,然后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伸舌头,用手赶紧捂住自己的嘴,瞄了一下西周,害羞的低下了头。
到了第三天,医生说苗玉芝各方面都挺好的,孩子也是特别的健康,可以出院了。
一家人用架子车把苗玉芝娘俩捂得严严实实的拉回了家。
回到家里后,亲朋好友们陆续登门祝贺。
当上门祝贺的人来看宝宝的时候,小婴儿都会像懂事似的看向来人,面带笑意,甚是惹人喜爱。
亲朋好友们都赞不绝口:“这待在娘胎里迟迟不愿出来的小家伙就是不一样,像大孩子似的,来,你们看,他好像能听懂咱们的话一样!
太可爱了!”
“是呀!
看他在冲我们笑唉!
才几天的新生儿就会笑?
太神奇了!”
“快看他好像要说话!
你再看他那小眼神,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姜培盛和老父亲忙着给亲朋沏茶倒水,苗玉芝的母亲则陪在女儿身边。
姜培盛的母亲和两个早己嫁人的女儿在厨房忙着筹备伙食。
一家人一边忙着一边听着亲朋的谈话,甭提有多开心了!
当孩子出生第十天,就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聪慧与灵性。
他的眼睛越发明亮而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
当家人围拢过来,看着这个小小的生命时,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似乎在与他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婴儿躺在柔软的襁褓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周围的人。
他的眼神清澈而纯净,没有一丝杂质。
每当有人靠近他,他的眼神就会紧紧地跟随,仿佛在审视着对方。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疑问。
姜培盛的母亲看着这个可爱的孙子,心中充满了满足与慈爱。
她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孙子的脸颊。
孙子的眼神立刻转向了奶奶,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奶奶感受到了孙子的回应,心中一阵惊喜。
她轻声说道:“我的乖孙子,你是不是能听懂奶奶的话呀?
要是你真能听懂的话就给奶奶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