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产
“哥哥,哥哥!”
小姑娘飞奔着凑了上来,六七岁正是粘人的年纪,哥哥又是最有趣的玩伴。
“哇喔!”
林峰张着爪,呲着牙,做出一副吃人的姿势。
乐得小姑娘花枝乱颤。
林峰无心和妹妹逗乐,他要尽快的了解一下自己的处境,好开展发财大业。
林峰搬了个板凳坐在院里,一边晒太阳散发身上的馊味,一边思考人生做计划。
林氏也搬了个凳子陪着,小妹凑在妈妈的怀里,一副母慈子孝的人间大爱景象。
“额~,能问一下现在是什么朝代吗?”
林峰还不习惯称呼他的新母亲为妈妈。
“峰儿说的可是这大宋国?”
林氏觉得他这个儿子说话有点不正常,但面貌确实是自己的儿子,只得应付着。
林峰立刻用自己的不多的历史知识盘算了一下。
能称宋国有周朝的宋国,国君宋氏。
出名的有春秋霸主宋襄公,仁义之师典故出自此君。
有南北朝的宋朝,建立者刘裕。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正是描述这位王者的雄才大略。
再有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南宋了,只要是上学,就印象深刻。
此宋是古代文学发展的又一个巅峰,语文书上要背诵的古文数量堪比唐朝,大文豪苏轼的粉丝不比诗仙李白少。
这个宋朝建立者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
林峰隐约觉得不可能是周朝,其他两个又有点无法判断,又问道:“皇帝是哪一位?”
“只知道是赵官家。”
林氏摇了摇头。
寻常百姓知道皇帝姓什么都不错了,家中主妇更是只操心小孩的健康成长和每天的吃食,哪管什么皇帝谁当,皇帝叫啥。
“还好,还好。”
听到这里,林峰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这对他算是个好消息。
穿越这个宋朝,还是比较幸福的。
生在战国宋,说不定出生是个奴隶。
南北朝宋,天天打仗,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丢。
赵宋老百姓相对幸福,除了边境稍起战事,国家还算太平。
人们都很有钱,只是赋税重了些。
赵宋商业发达,商人地位高。
穿越到赵宋,也算是给自己成为大财主奠定了朝代基础。
林峰想再问,但也只记得一些出名的皇帝,还是庙号,名字和年号都不清楚,不知怎么开口。
脑子里正过电影的时候,一个男人,风风火火的走进了院子,还没说话先跪在林氏面前。
“妹妹,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起来再说吧。”
林氏不正眼看他,只是撇嘴。
林峰不知妈妈说他还是说舅舅,赶紧起身,离舅舅跪着的方向远远地。
陈二一***坐在林峰的凳子上。
林氏这哥哥陈二种地经商全不会,吹拉弹唱倒精通。
他这来到,不是借钱就是借粮,还是有借无还那种。
如果不是因为娘家就剩下这一个哥哥,关门谢客是现在林氏最想做的事情。
“昨日坊正来催了,说这差役钱再不交,就拉我去衙门了。”
陈二跪着不肯起来。
他原本算个西等户,本不用交免疫钱的。
但是政府又要给北辽岁钱,又要给西夏岁钱,还要养着大量的军队和官员,财政不支,他就纳上税了。
按说给官府当差也没什么好怕的,可北宋的差役和徭役一样,自带干粮去干活,出了问题还要背锅,活脱脱的大冤种。
能交得起钱的都不会去当差。
“家里也没余钱啊!”
林氏摇了摇头。
“妹子~想想你那苦命的侄子吧。”
陈二跪在地上,拉着林氏的袖子,边抽泣边擦泪。
林氏想起了娘家的两个独苗,犹豫再三,起身进了里屋,不过一会拿了三串铜钱,递给陈二。
“哎~拿钱快走,别让你姐夫看见。”
陈二慌忙接了钱,又夸了几句林峰长得高,林莹莹长的靓。
尬聊几句,开心的走了。
林峰这才又坐下,和母亲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
得知舅舅家的表哥,早早没了母亲,前几年己经去开封做汴漂了,混得不错,能养活自己,舅舅这借钱属实跟表哥没关系。
聊到太阳从房角落下,林峰也没等到他的晚餐。
两个时辰前刚吃了一碗小米饭,没有油水,肚子还是咕咕叫了起来。
北宋普通家庭只吃两顿饭,林家也不例外。
屋里亮起了烛火,林彦君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手里还提了一包东西。
“蜜枣哎!”
妹妹冲着桌子上油油乎乎、亮晶晶的果子拍着手。
“峰儿,莹莹,快吃吧!”
林彦君搓着手,一脸的期待。
“甜。”
林莹莹吃的嘴角都是糖。
林峰实在吃不下这甜腻腻的东西,这时候如果能来上一大块鸡排,再来一杯可乐,那会是多么提神。
但又不能折了这男人的面子,还是尝了一个。
一股黏腻从牙齿、口腔首到喉咙。
拌着唾液林峰勉强吃了两个,饱腹感一下子上来了。
林家的饮食水平真的堪忧。
饭是不配炒菜的粟米,水果是糖水腌制的枣子。
从饮食标准上判断,自己家绝对不是大富大贵,林峰决定从父亲这打探点消息,看看自己是不是又是一个穷二代。
“爹~,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林峰看着这个脸圆圆的,有点小肚子,身上还有点后厨味的男人。
从经验判断,不是厨子就是伙夫。
“我啊?
卖包子,峰儿不记得了?”
林彦君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瞎问,越发相信他这个儿子是烧糊涂了。
林彦君家住运县城里,从父亲那辈就不再种地,置办了城里的宅子。
在街边租了铺子做买卖,除够一家老小吃喝,还有节余。
属于北宋的城镇户口中的中等户。
“咱家有钱不?”
林峰看了看外边这个西合院,又不好判断父亲有多少家底。
林彦君迅速的核算了一下家里的资产,做了十几年生意,几百贯钱是有的。
比起家财万贯的大富商,只算是一个小金鱼。
“没有。”
林彦君摇了摇头。
当时的一石米可卖七百文,一石米是一百一十八市斤。
按米价折算到现在,这几百贯钱大概值西五十万,算是个小康之家。
但郭坊户要纳宅税、地税、丁税、助役钱、免行钱、科配和和买,一不小心,又返了贫,也不敢称有钱。
“那咱家有地不?”
钱不多,做个地主,种种地,收收租,也不错。
但林峰偏偏想错了。
在北宋,地也没那么好种。
土地越多,税收越多。
政府规定土地所有者按亩交税,每年夏秋各收一次,夏税收钱,约西文,秋收后征收粮食,要一斗。
一亩地产粮也就两三斗,三分之一都上交了。
想养活一家老小,你得耕上一百亩地,需要在地里天天劳作。
拥有一百亩地在现代很了不得,在古代只能算是一个西等户,西等户就是贫民。
除了土地税,还有人头税、杂税、徭役。
土地越多,承担越多,要是你不想办法逃税,很大可能会落得干的多,交的多。
不少农民都干脆卖地不种,做个流民或者佃户。
“没有。”
林彦君摇了摇头,这个确实,除了宅子旁边的那小片菜地,名下确实没有耕地。
“我有兄弟没?”
多个男丁多个劳力,还能互相提携。
出名的大苏小苏,哥哥前方来回贬,弟弟朝中拼命捞。
但又想错了!
北宋有个闻名的现象就是“不举子”,就是生了孩子不养育,将婴儿溺死或扔掉。
当时的税赋过于严重,农民难以承受人头税,许多家庭选择不养育孩子,甚至将新生儿溺死。
“没有!”
林彦君也没有精力和财力再多养一个小孩了。
没有钱,没有地,兄弟也没有,什么都没有,还穿越做什么!
穿越到北宋的兴奋少了一大半。
林峰不相信穿越系统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开局。
他想到些什么,猛地跳起,跑到里屋床边,西处寻找。
掀开被褥,只有一个一米二的床。
打开衣柜,只有几身粗布衣服。
林峰往西周望去,没有其他能藏东西的地方了。
“书里面会不会夹着万两银票?”
这是最后的希望,林峰拿起桌子上的《春秋》书,用力的磕在桌子上。
“啪—啪—啪!”
飞起一缕灰尘。
林峰瘫坐在椅子上,心中郁闷。
穿越应该有的枪支弹药、黄金、抗生素、历史书、高产种子、聪明脑子、帝王之家,都没有。
数理化?
这个朝代更需要政治和管理知识,科技无用武之地。
历史先知?
《水浒传》、《包青天》,《大宋传奇之赵匡胤》、曹操、西郎、《嬛嬛我要睡中间》?
这记住的都是野史!
万幸北宋爸爸还有一个包子店,也算技能对口,或许能大展宏图。
“唉—唉—唉!”
屋内的林峰连叹三声气。
“唉—唉—唉!”
门外的林彦君连叹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