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都风云志第2章 拜师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时光飞逝,转眼八年过去了。这日春光明媚,高玉峰府内的后花园中,一个皮肤略黑的男孩***着上身,拿着一把精制钢刀,在那里单调的练着劈刀横扫的动作。身后站着三位女子,两个雍容华贵且具英武之气,一个正值豆蔻年华一袭白衣亭亭玉立如花朵一般娇艳。不用说这三位女子正是薛云娘楚玲儿和孟蕾,皮肤略黑正在练刀的男孩便是小公子高进。

此时高进已经汗流浃背,挥舞一柄精制刚刀对于一个八岁的孩童来说可并非易事。但高进的一刀一式准确到位,控制刀的惯性和重量,乃至走刀的线路都有一种凌厉之气。刀法是大胡子叔父孟广志教的。不知是这大胡子武功稀疏平常还是怎么的,教授高进的时候,就是最基础最平常的刀式。

高进还记得大胡子叔父教自己的时候,还洋洋自得的说:“进儿,我教你的刀法是上阵杀敌保命的刀法。不是街头卖艺,混喝彩的花把势。进儿,你切记,同样的刀法看似简单,但不同人使用出来的效果与杀气截然不同。这取决一个人对武学刀式的理解和熟练程度。上阵杀敌的功夫最重要的是快,准,狠。不仅要快速击杀敌方,还要最大程度上保存自己体力,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活命的机会!所以我教你的一刀一式,你一定要勤加练习,形成条件反射般的肌肉记忆。练武就是枯燥的,你既然走上习武之途,就要刻苦。只有成为习武最刻苦的人,将来在战阵之上才能有更多活命的机会!”

高进在练习刀法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大胡子叔父的教诲。小孩子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是他喜欢他那大胡子叔父。叔父教自己刀法的时候严厉,教完之后又随着自己怎么来都行,对自己的宠爱甚至比亲生父母还亲。

高进一招一式,都反复的练习。三岁开始习武,最先拿的是叔父给自己做的木刀,到了七岁开始用真的钢刀。起初自己控制不了这刀的重量,练一会便累的拿不动刀。到现在两年过去了,自己的臂膀都有力量了。虽然练完还是很累,但自己不怕苦和累。他习武的目的很简单,父母和叔父母让他学,自己就要学好。将来自己长大成人要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孟蕾姐。她是个那么好看的女子,自己这一生定要护她一生周全。

薛云娘看着高进在那里刻苦的练习刀式很是欣慰。这孩子从小虽说衣食无忧,但高进练武却是勤奋刻苦,没有那些富家公子的惰性。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坚韧性格,适合习武是块练武的好苗子。

楚玲儿小声说:“云娘姐,高进这孩子真让人喜欢,可就是刚出生的时候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没过几天就变的不那么白了,现在皮肤却生得有点黑。这也不像你啊,倒是随他父亲了。”

旁边的孟蕾反驳说:“人家都说刚出生的婴儿皮肤红,将来便是白皮肤。刚出生的时候白,慢慢会变的皮肤黑些,注定不是白面皮。我就喜欢进儿这样的皮肤,男孩子黑点怕啥,显得健康有阳刚之气。好过那些公子哥白白净净的,看上去弱不禁风缺乏男子汉气概。你们看他练刀的样子,真威风!”

薛云娘和楚玲儿相对一笑,楚玲儿微笑的说:“这不是还没过门那,就胳膊肘往外拐,我也没说你的进儿不好啊!哎。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孟蕾脸一红娇声道:“娘看你说的,咱们看进儿练武,不能出声,打扰到他,让他分心可不好!”

正在这时,看门的家丁急匆匆的跑进来对薛云娘道:“夫人,门外有一穿着像道士装束的人指名道姓的求见高进小公子!”

薛云娘楚玲儿和孟蕾都是一脸诧异!

薛云娘道:“今天还真是怪了,平日里说求见玉峰或是化缘求个施舍什么的,倒是不足为奇。怎的今天却是要见进儿。让他进来到大堂等候,顺便你去通知一下高将军,让他回府。”

家丁转身离去。楚玲儿说道:“云娘姐,咱们看看那是何方高人,居然指名道姓找进儿。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高进这时也收刀,将刀放在武器架上。孟蕾走过来,将上衣递交给他。用汗巾温柔的给这个比自己矮了多半个头男孩擦汗。

高进道:“孟蕾姐你真好!今天又来看我了,一会我们一起吃午饭,我让人给你准备你最喜欢吃的桂花糕。姐,你真香啊!”

孟蕾笑骂道:“小小年纪,就油嘴滑舌。一身臭汗!还不快穿好衣服,咱们去前厅找干娘她们去。刚才看门的家丁说,有一个道士模样的人,指名道姓要见你。”

此时高进完全没有刚才练武时认真专注的模样。嬉皮笑脸的道:“咦?真的怪,我这一天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谁会要见我这个孩童!”

下一秒高进的头便轻轻的挨了一个板栗。

孟蕾笑骂道:“小小年纪,满口胡说八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形容女子的,你个小淘气鬼跟谁学的。”

高进故作委屈的道:“蒙云大哥教我的!”

高进和孟蕾两人来到前厅。看到一个道士背负双手,面向厅内的薛云娘和楚玲儿。从后面看他的背影,还真有那么些许仙风道骨的样子,不像骗吃骗喝游方术士。

当高进和孟蕾跨进前厅门槛时,道士缓缓转过身来注视着高进。

道士轻声道:“贫道李望平见过小公子。”

高进也礼貌的回礼道:“高进拜见李道长。”

这时高玉峰和孟广志也走进厅内。高玉峰见李望平看似不惑之年与自己年纪相仿,精神爽利。举手投足之间,不似凡人,便心生好感。

高玉峰礼貌的道:“道长与我们未曾谋面,却知犬子的姓名。前来拜会!让我们属实不解,还请道长指点一二。“”

李望平道:“贵子的名讳是我师傅告诉我的,也是我师傅算出小公子所在之地让我寻来。我师傅说小公子和他前世有师徒之源,特让我前来将我的毕生所学传授于小公子。也算替家师还他所欠的恩情。并有两样东西让我一并转交给高将军。让高将军替小公子保管,待到小公子将来使用。”

说着便从随身带来的包裹中拿出两样东西。一个是一大块黑色透着光泽的石块,另一个是一张面甲。

李望平接着说道:“这块黑石乃天外之石,是家师云游所得。特赠与高将军为小公子打造一刀和一枪。名字我师傅也为它起好了,刀为焚天刃,枪为破空枪。这是铸造刀枪的图纸交于高将军,也请高将军找到合适人选为小公子打造此兵刃。至于这个面甲,就请高将军收好,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要将它交给小公子,这里有一个锦囊是和这个面甲一起的,当用到这个面甲的时候请先开启锦囊后再做抉择。”

李望平说完,平静的注视在场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高玉峰让蒙云将两样东西接过来收好。

高玉峰道:“道长不似凡人,既然想收犬子为徒,也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美事。我等塞外武人,不讲究那么多礼数。那么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我就为犬子摆下拜师宴,整好在座的各位都是至亲之人,一起为孩子做个见证。道长意下如何?”

李望平也不客套,欣然同意。高玉峰便吩咐下人准备好酒菜,大家一同入座。高进也为李望平敬上了拜师茶,李望平也甚是高兴。

李望平道:“高进三岁习武,孟兄为孩子教授了刀法和刀理。只求精而不杂,孩子筑基不错。各位也都是武人,两位夫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天下武人分几等,各位可知?”

薛云娘道:“天下武人分三等级。一等为武侍,都是以一敌百的豪杰,据说能达到此等境界的武者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如入军营可为将帅,入江湖便可开宗立派。二等为玄武,此等境界的武者武学造诣高深莫测,传言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可产生护体罡气可防一般的流矢飞石等暗器。三等为真武,此等武者放眼天下寥寥无几。传说能借助自然之力为己用,都是不世初的奇才。一人可抵千军万马。只听得传言我等见识浅薄,未曾亲眼所见。还请道长指教。”

李望平道:“夫人果然师出名门,见识甚广,不必自谦。夫人所言极是,这天下武者正是这三等。但据我师傅说,在这三等之上还有一等为武圣。这武圣的能力不为人知。只是传说可以力战仙人。至今为止,也不知道谁人能达到此层境界。”

在座的大家都啧啧称奇。孟广志道:“别说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我只知道我与高兄皆是武侍这等级。至于玄武和真武那两等级,我久居关外未曾亲眼所见!进儿的武功根基很好,所以我传授他的时候只是教他基础的武功招式,让他勤学苦练。注重的是强身健体。不敢妄自胡乱的教他些繁杂的功夫,怕他日遇上名师的时候反而成为一种拖累。”

楚玲儿道:“没想到我家夫君看似大老粗一个,却也有这般的七窍玲珑心啊!为进儿也是废了一番心思。我敬你一杯!”

孟广志夫妇对饮一杯,眼神里充满了对对方的认可之情。

李望平道:“不错。孟兄果然心思缜密,为孩子用了番心思。可谓武学里的筑基。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习武之人最初的筑基是最为重要的。它关系到以后的高度和成就。我也不能称为什么名师。只是我家师教我的一套最为普通的刀法和枪术,要传授予进儿。招式不难,但最注重的心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勤加练习配合刀枪的心法,让刀枪发挥它的最大威力。他日必可在疆场上威震四方。此刀法为焚天决,枪法为破空诀。至于将来能达到何等成就,就要看孩子的悟性和机缘了。”

在场众人都同时起身,共敬李望平一杯,以示感激之情。

李望平接着道:“我这次也只是授家师所托,将天外之石和面甲交由高将军替小公子保管。之后我会在一个月的时间传授焚天决和破空诀。一个月后我就要离开。回师傅那里复命。剩下的就要看进儿自己的悟性和后天的磨炼。”

然后对高进道:“待到五年之后,我会回来看你。我走之后你需勤加苦练不可懈怠。望你在武学之途上能有自己的所悟。待你我师徒二人到江湖上历练一番后,你再回幽州。希望你能成为栋梁之材,不可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

高进恭敬的道:“徒儿定当谨遵师傅的教诲,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