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是江湖上本不问世事的几大门派自发组织将关山夺回又归还给朝廷。
沈家自从来到关山后,由于地处西北,沈应天一直致力于训练虎贲军快速适应荒漠环境以及秘密招募关山当地年轻男子,作为府兵安排在府内训练。
将军府虽然叫府,但实际规模却有半个军营大,离虎贲军主营不远不近,不会互相打扰,沈家一家在将军府内院居住,出了府门再穿过一条走廊就能去到前院训练场和议事厅以及府兵的住处。只是一家人没一个讲究名号的,就统称为将军府。
和沈将军不同,沈夫人认为发展一个地方,就要先抓经济,沈夫人把从京都带来的制衣、农业、经商等各方面出色的专家统统聚齐,每日传授关山当地百姓致富的法子,上完课还带领百姓实际上手操作。
就这样,一守就守了二十多年。关山也从三不管地带,变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富庶小城。(作者有话说:再富的地方都会有穷人,跟第一章没钱买灯笼不冲突哈,只是比起以前,治安、素质、经济等等都相对提升了一些。)
每年三月前沈斯姩和沈老将军都会进山勘测地形,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地图做出防守调整,十年如一日。如今马上步入三月,沈斯姩与祖父商议后决定第二日就出发,勘测总共也不超过两月,五月之前是要赶回来的,她已经收到密报,陛下派了人前来关山,所为何事还未可知。
第二日早晨,沈斯姩已经整理好行囊和武器,站在院子里等沈老爷。沈斯延看着姐姐欲言又止,抓耳挠腮的活像个猴子,终于还是开口:“姐……姐,我问你个事,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
也没等沈斯姩搭话,接着兀自说道:“你说,这皇帝陛下将来会不会封你做将军?从前大周也是有过女子封将军的先例的,如今你的军功全让我占去了,我去年好不容易上书了先皇陛下,没曾想还是没能在陛下生前…敲定此事……”。
“阿延,你知道关山刀冢有几把刀吗?”问完不等对面人回答又接着道:“有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二把。
其中一把属于秦大伯的儿子,他们家就在城门口卖沙枣糕那个小铺的旁边,他家有一个小姑娘叫秦雁,我喜欢管她叫小雁子,她啊老是往刀冢跑,看守刀冢的士兵老是来我这里告状,一开始我也很奇怪,一个小姑娘为什么老是往刀冢跑,于是有一天我就去蹲她。
看到她在一把刀前面跪着,一遍又一遍给那座冢添土,我走出去问她,为什么老是来给给这座冢添土,她回答我说那是她阿哥的刀,三年前那次大凉派人相谈通商事宜却又临时变卦对街上百姓大打出手,守门士兵临时镇压,她的阿哥为了保护城内百姓,死在了大凉人刀下。
我问她,那你恨不恨早早丢下你不管的阿哥?恨不恨大凉?她摇头后又点头。我又问她,长大了想不想参军,想不想为哥哥报仇,这一次她没有犹豫不决了,郑重的对我点头,还指着她哥哥的刀说,阿姐,以后我就用这把刀给哥哥报仇,保护关山。
阿延,或许有一天,我就是下一个秦大哥,我不后悔来到关山,也不后悔同阿爹阿娘还有你和祖父一同守护关山。
阿延,我是沈家的孩子。军功、荣誉我都要!但不是现在,我同义宁皇帝的……前尘往事想必爹娘也同你说过,我不知道他的下一步动作,你也不要轻举妄动又去上书让他给我赏赐,时机到了,自然都会有”说完,拍了拍自家弟弟微微发愣的脸颊。
就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沈老爷已经从自己院子走了出来,这次一同随行的是军师谢渊的小徒弟安心和安乐,这姐妹俩本是军中安副官的孩子。
先帝在世时,漠北来犯,战场上安副官为了保护沈应天,将自己的后背留给了敌人,后来援军赶到,可这位安副官却早已失血过多救不回来。妻子早已难产去世,临终前只苦苦哀求沈应天好好教导女儿。
沈应天也没有辜负老友所托,将两个丫头安排到军师谢渊帐中,姐姐叫安乐,才智过人。自小学习谋划将来也可继承谢渊的衣钵。
妹妹叫安心,刚开始让谢渊十分头大,这孩子活泼可爱但偏偏对什么都感兴趣却又什么都只会一点,后来发现这孩子对于药理有着异常的敏锐,甚至能跟他一起研究一些御敌之物,这才感到十分欣慰。
讨论间,安家姐妹和沈老爷已经来到二人跟前。“走吧,这次车驾只能到山脚下,估计得迟个几天才能回来咯”,沈老爷乐呵呵的看着沈斯姩说道。
随后转头看了看沈斯延,故作严肃板起脸训道:“臭小子,这段时间好好训练,多去帮帮你谢叔叔,安家丫头可是在他那儿学了很多东西哦~”。
沈老爷身后的安心偷偷低下头绞着衣角,耳尖的一点红却是出卖了她。再看沈斯延,一张俊脸通红,三人都在等他开口,没成想少年将军憋了半天终于憋出几个字:“我…我去校场了,心儿…我…我等你回来”!
说完不等人家反应,一溜烟跑了,沈斯姩沈老爷安乐三人齐齐翻了个白眼,都在心底暗骂怂货。三个丫头在前头推搡着嘻嘻哈哈出了院子,沈老爷也跟上,坐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