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赔偿追责等问题处理完,景城便被送回老家上学,老家没有幼儿园只有学前班。
随后景城在老家学前班里认识了一个小女孩,两人处的关系非常好。
可是仅仅上了半个学期后,叶父手艺己成。
遂在另外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店,又把景城带去。
临走之前小姑娘和景城告别。
“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放假了我就回来。”
“每次放假都回来嘛?”
“是的,每次都会回来!”
“那拉钩!”
“好!”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景城被带走后又开始了幼儿园生涯,可谓是老鸡熬不烂。
而这个小姑娘在老家每天都会念叨:景城怎么还不回来,景城怎么还不回来。
景城幼儿园结束后找个了公立学校,接着上学前班。
三岁便开始上学,只不过是启蒙阶段很漫长,漫长了五六年才上小学。
一年级到二年级都在私立学校。
这期间每年的寒暑假景城都会回老家找这个小女孩。
他每次回到老家便只和这个小女孩玩,小女孩也只和他玩。
每次走,小女孩都会问:“你什么时候在回来?”
“我放假了就回来!”
但这次不同的是,小女孩多问了一句。
“你能不走嘛?”
“我也不想走,可是我爸不让。”
小女孩失落的低下头回道:“哦。”
看到小女孩不开心,景城拉起小女孩的手说:“别伤心,我有办法!”
小女孩兴高采烈的抬起头问:“什么办法?”
“咱们可以求求老天爷呀!
让他保佑咱们永远不分开。”
“好!”
说完两个小孩便面朝南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的祈求老天爷、让他们永远不分开。
他们的祈求老天爷听到了。
到景城二年下学期的时候,物价上涨的厉害,炭和面粉都在涨价,但是馒头的价格一时间涨不上去。
之前都是一块钱西个馒头,现在突然卖一块钱三个,让人难以接受。
只能接着卖一块钱西个,这样一来只能保个本钱。
叶父叶母一合计,干着这行又累又熬人还不赚钱,遂把店关了。
只能又把景城送回老家上学。
这下可称了两个孩子的心意,回来后景城每天围着小女孩转,给她带水、背书包、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叠飞机、小星星等等。
小女孩也从来不吝啬,每每都会把自己喜爱的玩具、零食等、和景城分享。
可景城做为插班生乍一回到老家小学,像是一块石头砸进小水洼里,溅起的不是波纹,而是大片大片的浑浊水珠和泥泞。
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一张秀气的脸蛋;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穿着一身光鲜的衣服。
却并没有招来同学们的喜爱,反而因为他的格格不入被同学们当成异类,给孤立起来,也就小女孩和他玩。
因此经常在下课休息时间,放学回家的路上,频频被同学们欺负。
小景城比较要强,被欺负了也不说,总想着靠自己打回来,却每每又不打过。
好在小景城脑子没有被打傻,他在一边学习,一边被欺负的间隙里,寻亲访友、广结善缘、交了几个好朋友。
这几个朋友各有各的不同,但都真心和景城处。
有了这几个朋友后,景城便不再被欺负了,并在这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把之前受的欺负一并还了回来。
虽说心灵上的伤害是弥补了,但是学习成绩并不没有一起弥补回来。
学习成绩那是刷刷的往下掉,一年不如一年,二三年级还能保持个中上游,到西五年级己经没有了下降空间。
不过景城在老家小学这几年摸爬滚打里和几个好朋友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最终他们六个、上告青天、下告厚土、结为异姓兄弟,自此”六子小团伙正式成立“后来景城到乡中学成绩好些,勉勉强强跟的上,也想过奋发图强。
正当叶景城准备力争上游的时候,偏偏天公不作美。
那时叶景城七年级,在中午一节课休时间,和两名小伙伴匆匆去往厕所的路上。
一个高年级的学姐就那么施施然然的走进了景城的视野。
只见这位学姐160公分左右,一头乌黑亮丽的披肩长发,眉宇间洋溢着清冷的温柔,微风徐来吹起发丝露出圆圆有些婴儿肥的大鹅蛋脸盘。
圆的十分不一般,像十五的满月、又没有十六的圆,在十五十六之间如梦幻泡影迷人眼。
应该是刚洗过头长发披散着,略微遮着鹅圆的轮廓显得有些雅丽。
此女真可谓是:雪肤花貌参差是,鬓云欲度香腮雪。
中学这个阶段正是容易学坏又叛逆的时候,对待爱情是懵懵懂懂,好奇、渴望、并且真诚。
当景城见到这位学姐时,像是醍醐灌顶一般,他便明白、他要开窍了。
原来这就是心动的感觉,真是奇妙、热烈、浓郁,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
这时景城恍惚间也不忘连忙上去搭腔:“学姐你好,你也是来上厕所嘛?”
丁影茫然不知所措心中暗道:“哪门子跳出来的一个小子!”
不过还是出于礼貌性回道:“是呀。”
景城这不要脸的劲一上来那是爹妈都敢咬两口,接着又道:“好巧学姐!
我也是,要不我带你去吧?
厕所我天天去道熟门清,人多路子也广保证安全带到!”
丁影白了景城一眼。
“哼!
谁不天天去,就是你路熟啊!”
说着抬起一双修长如筷子又不失圆润的腿,大步向前走去。
此时景城身旁两位好兄弟相视一对,眼中有笑意、有惊讶、更多的是悔意。
刚刚怎么就没有抢先开这个嘴呢?
真是罪过,罪过。
“子威”是六子成员其中一位,圆圆胖胖、虎头虎脑、中等个头、颇有喜意、开口说道:“子景,有你这么给校花说话的嘛?
人家收到的情书,给你火化都绰绰有余,就不怕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到?
你恐怕有杀身之祸。”
另一位好兄弟,子辉道:“是呀是呀是呀,那追她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有几个好鸟。”
叶景城道:“你两个在大放什么逆词,咱们乡二中六子,怕过谁!
谁不是枪林弹雨,大风大浪来的?”
子威:“怕是不怕,就怕她爹认识你爹。”
景城:“……”子辉:“快走吧,再不去尿裤子啦!”
为什么这三位名字中都带”子“呢?
因为兄弟之间总是喜欢给对方起外号。
“子威”原名叫“刘亚威”。
亚威、亚威、叫着、叫着、也不知道怎么景城有一天突发奇想叫成了:“亚子威(谐音:鸭子威)。”
由于前缀不太文雅,也不经久耐用,有些场合实在是难以启齿,后来就经过改良叫“子威”。
就这样你来我往之间,叫串了,大家便都成了”子字辈“。
六子中的三子就这样匆匆的去,匆匆的回,到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坐好。
刚刚坐定景城转头就对子威问道:“你刚刚说那位学姐是校花?
我怎么不知道?”
子威:“你平时的劲都用咱们班主任柳清清身上了,你怎么知道?”
景城老脸一红:“兄弟你可不要乱讲,我也好羞涩的好吧!
咱们班主任那位大姐姐,青春靓丽、明眸皓齿、威风凛凛、英气逼人,你不知道我就好这一口嘛?”
“好那一口?”
这清冷冷的声音传到景城的耳朵里顿时虎躯一震!
缓缓的把头转向窗外,这声音的正主不是班主任柳清清是谁!!!
好家伙,景城眼皮狂跳,急赤白脸的说道:“好~好~好,好语文这口老师,我就爱上您的课,每逢您的课我都是如听仙音般的容光焕发。
看您在讲台上、英姿伟岸、博学多识、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实在是学生之幸,大幸啊老师!
“柳清清推了推眼睛,把手里的书本卷成棍状,先是给景城头来一下,在说道:“你最好是,巧言令色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动的什么歪心思。
成语用的不错,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
景城连忙道:“都是您教的好,还要多向您学习,老师您请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