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承平,海晏河清第1章 楔子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乾末年,天下纷争不止,黎民百姓久困于水火之中,一时各路英雄竞相而起,期间不知几人称孤道寡。而在这乱世延绵三十年后,在东洲的雷州城一赵姓义军家中,降生了一体型格外硕壮的孩童,此子力大无穷,十五岁便力能扛鼎,十八岁便骑上战马与其父厮杀于沙场,后其父受乾皇假招安被骗至奉天城惨死,此子与大乾便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后此子带领其父残部转战东洲各地,十年时间打下东洲全境,又十年平定云洲、沧洲、唐洲、宛洲、浙洲,占据了大乾的半壁江山。而此时乾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大炎永泰元年,此子在龙兴之地雷州城建极称帝,定国号大炎。

而此子便是炎太祖赵建炎。

建立大炎后,乾王朝无力兴兵伐炎,而赵建炎也并未急于西征灭乾,他于第二年率军北上取瀚洲,进而向西转战燕洲,又用三年时间降服幽洲诸部,取胜后留养子项英镇守西北。炎永泰五年,大炎水师建成,赵建炎于雷州城发兵两路西征灭乾,一路由他亲征渡淮水入乾东直隶,另一路由他弟弟晋王赵剑恒南下唐洲而后自唐洲取道北上进入乾南直隶。

炎永泰六年,乾末帝听进小人谗言,认定乾直隶总督鹿近山拥兵自重,连发六道金牌令逼鹿近山出关寻找炎军主力决战,花甲老帅被逼的大哭出关,一月后被赵建炎与赵剑恒围歼与老树崖下,乾军被杀十余万,降者不计其数。此战之后,天下定矣。

炎永泰七年初,炎军攻入奉天城,乾末帝自缢而死,大乾灭亡。自此之后,历史进入大炎时代。

炎太祖赵建炎在位十五年,定年号永泰,其实在乾亡的当时,天下并没有彻底的安定,乾军的残余势力不断地向西北逃窜,终于在瀚洲大草原的钦格尔湖畔集结成了一支完整的军队以逸待劳,大败了长途跋涉而来的炎军。全军覆没的惨败让赵建炎大怒,他再次点兵西征,打算彻底地解决乾朝余孽的问题。永泰十年,原乾相陆树德在幽州沙漠集军再破炎军先锋,擒杀炎军主帅定国公奉节,而后率军进入瀚洲大草原,于瀚洲楼兰城重扶幼主登基,史称后乾。

两次惨败让赵建炎认清了事实,自此之后的五年中,他又先后组织了三次西征,前两次皆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盛怒之下的他再度披甲上马,把炎字皇旗钉死在楼兰城下,围城三月,三月不卸甲,连绵不绝的进攻把楼兰城的城墙都轰塌了一半,成片成片的尸体腐烂在楼兰城下,散发着浓郁的尸臭味,恐怖的气息笼罩着整个楼兰城,楼兰城里的乾军军心涣散,把陆树德逼的拔剑自刎,陆树德死,后乾亡。

此次出征,耗尽了常年征伐的赵建炎的最后一丝气血,他于班师回天启城的途中在瀚洲大草原驾崩,时年大炎永泰十五年。

他死后的第四天,他弟弟晋王赵剑恒以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年长的君主为由发动政变,夺走了本应属于他侄子的皇位。赵剑恒登基后,除了忙于对赵建炎旧部的打压外,也同样致力于清扫残存在西陲的后乾残余势力,同时大力恢复南方唐宛浙一带,使南方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赵剑恒在位十二年,定年号嗣圣,由于他得位不正,晚年心病重重,猜忌之心颇重,因而时常把兄终弟及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说给所有人听,可悲大限之时抱着玉玺疯死在了寝宫之中。

赵剑恒死后,他的儿子赵曙民即位,赵曙民掌权后停止了对西北的用兵,致力于发展民生,他在位二十五年,崇尚无为而治,意与民休养生息,自此天下自乾末后第一次真正进入了清平盛世。他在位期间,农业得到了恢复,商业得到了发展,百信安居,国库充盈,使大炎国力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达到了巅峰。

可圣君治下依旧有美中不足,由于他停止了对西北的用兵,使得后乾的残余势力成长了整整一代。乾元二十三年,大炎西境突然有人打起乾末帝三世孙的旗号,再次一统了后乾残余势力,而后转战燕洲境内十五城,彻底占据了燕洲,并在燕洲月阙城建制。而此时年迈的赵曙民已经无力兴兵北伐,他让自己的儿子即后来的武宗皇帝赵承佑代自己集军出征。

两年后,赵曙民驾崩,远在西北的赵承佑于军中即位,他在楼兰城含泪向天启城方向起誓,不破月阙誓不还朝,他命先帝朝中的硕德老臣总理国事,自己则在楼兰城设立了西北都护府,把燕地的兵灾牢牢钉死在了楼兰城下。连年的战时消耗着他的生命,大炎祥和八年,炎武宗皇帝赵承佑病死在了楼兰城,赵承佑自他即位后的第一天起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西北,就连他死后也没回去,他就葬在了楼兰城,为激励后人努力消除燕地的兵灾,他死前发下遗愿,月阙破,后代天子可来楼兰扶棺回朝。

赵承佑生前无暇顾及国家政事,自然也无暇顾及朝中的政治斗争,大炎祥和年间一片祥和的背后是政坛的暗流涌动。

赵承佑驾崩的消息传到天启城后的第二天,右丞相李侍光拼死闯入西宫面见了章太皇太后,说动了章太皇太后下旨废除原太子赵延棣,改立皇四子赵延政登上皇位。自此,赫赫有名的大炎玄宗皇帝登上历史舞台。

延禧二年,赵延政将西北军务移交给了西北项王项沐恩,项沐恩即当年赵建炎降服西北后留下来镇守西北的养子项英的后代。而朝廷脱手西北军务后,赵延政把精力放在了国家建设上,他在位期间内修通了北起瀚洲南至浙洲的运河,解决了西北粮草供给的问题。稳定了西北战事后,他又着手建设中都雷州城,使雷州城成为了通海贸易的第一大都会,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从海外流入帝国,再加上南方三洲的大建设,使大炎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强盛,这个时代被后人称为延禧盛世。

可好景不长,延禧二十一年,西域竺国向赵延政进贡绝色天女两名,自此之后,玄宗的身影消失在了朝堂之上,朝政逐渐糜废,永乐宫夜夜笙歌。

延禧三十五年,西域方士迦文波入京,为赵延政炼制长生不老丹,延禧三十七年,仙丹成,丹成之日天启城上空雷云滚滚,内似有蛟龙游曳,赵延政服下丹药后通体散香,却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三日后竟僵化在龙榻上,僵化后的赵延政神态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却了无生机。迦文波辩称是玄宗皇帝服下丹药后元神已脱离肉胎,永生于极乐,是为真正的长生不老。可无论迦文波怎样说辞,自然被一众事后诸葛的满朝文武们以弑君之罪虐杀于菜市口。

玄宗赵延政之后的昭宁帝赵致祥、德熙帝赵继元皆是享乐天子,父子二人前后在位六十二年,大兴土木,广纳嫔妃,后世有野史记载,昭宁帝建神乐宫圈占良田七百亩,内藏有天下四海佳丽五千人之多,皆侍赵氏父子二人而已。虽说正史上不可能有这般记载,不过管窥一豹也足见其荒淫。

昭、德二帝在位期间,阉宦横行,朝中政治斗争愈演愈烈,空洞的皇权之下,相权与阉权互相角力,一时间朝中乱象横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政治生态的改变在天启城的政治场上演化出一种新的产物:党派。

其实派系这种东西历朝历代都有,按照权利职能的不同一般分为皇权、相权、阉权,三权互相制衡以达到政治生态平衡的效果。在一些朝局开朗的年代,皇权与相权相近,君臣一心共理天下,天下可得大治。而若庸君在位,宠信宦官,皇权与阉权相近,相权式微,则会出现朝纲混乱的局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种情况下的皇权有了阉权的帮助,便可脱离相权的制衡,实际权利便可达到巅峰,是为皇权巩固的一种体现。

此处所说的党派,并非指这种以权利划分成的党派,而是以同乡亲谊为纽带,以共同利益为驱使的政治利益集团,如唐洲人的唐系、宛洲人的宛系、瀚洲的瀚系还有皇室外戚的外系等等。几乎每一地区在天启的官场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有些利益集团又因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会形成几个山头。

因此,在昭宁、德熙二帝在位的六十二年间,奉天城内山头林立,党派之间互相攻讦,每一个中枢要职变迁的背后,大多不乏利益的交替甚至是腥风血雨,粉墨登场之后,你方唱罢我登台。自从之后的许多年,朝中掌权者皆为利益代言,不再为天下黎民百姓出声。

直至德熙二十八年的一天深夜,德熙帝赵继元猝死在女人的肚皮上,这一切乱象才得以终结。朝中的清流们在一片鬼哭狼嚎中仿佛看到了帝国的希望,他们把压抑了许久的期许投向了战战兢兢当了二十八年太子的赵翊德。

赵翊德是个好皇帝,他登基之后的种种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朝臣们的期望,除了重启了已经停滞五十多年的早朝外,他还打压了一批位高权重的宦官,能放权于手下得力的大臣,他驱逐了宫里的方士道人,甚至公然拆除了他爷爷父亲留下来的神乐宫。他在位期间,一度萎靡的朝政焕然一新,大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又一片欣欣向荣。若给他十年时间,他真能把王朝带至中兴。

可他有个致命的缺点:体弱。

二十八年的东宫太子生活枯燥乏味,除了日复一日的听师傅们经筵讲学外,他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女人身上,这种无节制的生活让正值壮年的他身体羸弱不堪。

丰润二年,有太监在内库中寻得先帝珍藏复阳秘方呈献给赵翊德,赵翊德大喜,密诏仙人山道士入京主持炼药。三月后,仙人山道士依秘方炼制成红丸一枚,赵翊德服下后怒发冲冠,双眼通红,自此后连续三日不早朝,三日后却驾崩于后宫。而内廷史官对于这一段记载也非常隐晦,只有寥寥九个字:光宗服丹,幸女三日,崩。

赵翊德的死让整个大炎王朝又蒙上一层阴影。满脸阴霾的朝臣们愤怒地杀了几个炼丹的道士后,又不得不冷静下来面对现实,赵翊德带给他们对王朝未来美好的遐想依旧飘荡在天启城的空气中,他们开始思索帝国的未来该如何走向,所有人都明白,此时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贤明的天子来管理这个国家,把帝国重新带上正轨。

朝臣们和两宫太后在诸皇子中精挑细选,最终把年仅十六岁的光宗第七子赵泰极扶上了皇位,年幼的赵泰极聪明、听话、懂事,这样的皇子好掌控,若日后加以悉心引导,必可成为一代明君。

如今的大炎王朝迫切需要能按照朝臣们意志去执政的君王。

可此时朝臣并没有发现,那个如今高高坐在皇位上的少年,看着他们欢呼雀跃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朝臣们抽中的,是下下签。

大炎永徽帝赵泰极天生就是一个玩弄政治的高手,他登上帝位后迅速摆脱了朝臣们的控制,逼走了父亲丰润帝留给他的四位辅政大臣。对宫内,他或流放或处死了一批曾经支持过其他皇子的实权太监,抹平了内廷的山头,在各个要职上安插了自己的亲信,从而彻底掌控了内廷。而对朝政,他默许纵容各党派之间的斗争,以这种方式达到让各方权力相制衡的目的,让各党派不得不以他的意志为尊。

在他的统治下,奉天城内万马齐喑,再也无人能违背他的意志,大炎王朝自开国以来,皇权的集中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而朝局也在这个时候陷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而我们的故事,正始于大炎永徽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