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悲伤这条河第二章 新机场,人生第一次别离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转场很顺利,所有飞行员携妻带子装上全部家当坐着大解放一路颠簸两天一夜,总算到了新机场。所有家属都被安排进了飞行员的大食堂,一起吃了顿大锅饭,好像有个领导还讲了话,反正我只记得又累又困又饿,只管吃饱肚子。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原本我们住的是平房,四家一排,中间一个大走廊,洗漱都得在走廊里的公共水池,虽然说不太方便,总得扒门缝看看别人有没有占着水池,女同志和孩子们夏天想洗澡也只能打水进屋去洗,再端个大盆出来倒水,但是邻里关系也因为每天见面打招呼聊家常变得亲密,当然家属之问也会发生小摩擦。

一次,我家的保姆奶奶给我洗完澡,端个大水盆出门倒水,没注意差点被脚下横着的板凳绊倒。原来是我家的保姆奶奶干活麻利又勤快,经常在水房洗洗涮涮,结果同住一排平房的邻居大妈看她不顺眼,故意在我家门口横了一条板凳,想看笑话。这可把我家保姆奶奶气坏了,本来是个不多言多语的人,一生气更说不出什么难听的话,气的直掉眼泪。保姆奶奶是我出生后请的,家里的男人总是无缘无故家暴她,她实在受不了就背井离乡一个人出来给人当住家保姆。妈妈生下我以后,考虑到姥姥姥爷带两个姐姐很辛苦了,乡下的奶奶身体又不好,就想请个能带小孩能做饭的住家保姆,刚好有同事推荐曾在她家干活的阿姨,50几岁,人干净利索本分老实。妈妈一看就同意了,把家和我都放心的交给她,还让我叫她奶奶,我就真的一直以为她是我的亲奶奶了,我们像一家人似的生活在一起,特别和谐。保姆奶奶可能是太疼爱我了,怕我学走路摔跤,常常背着我到处蹓跶,导致我一岁半了还不会走路,后来一走路就想跑,结果就是经常摔跤。

知道我们转场,她虽然不舍我们这一家人的挽留,但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这里离她老家近,她可以经常回去看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惦念的亲人。保姆奶奶走的那天,妈妈抱着我去公交车站送她,我哭成了泪人,拉着她的衣襟不肯松手,撕心裂肺的喊着:“奶奶,不走”,保姆奶奶也泣不成声,可是公交车还是带走了保姆奶奶。人生本就是一场宴席,最终都是曲终人散,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你和别人已经见完了今生最后一面,说声珍重,再见,真的就是再也不见了。小小年纪的我第一次经历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这种痛苦久久无法平息,以至于后来的我格外的眷念依恋亲情,因为我好像懂得了所有珍贵的都是短暂的,所有的亲人都有可能离开。妈妈说,保姆奶奶走了以后我经常做梦喊奶奶,醒来也第一个要找奶奶,持续了好久,直到我们转场去了新的地方才慢慢淡忘。其实,我一直没有忘记过她,我把我的心分成了好多个房间,给每一个对我好的人都留了一间,让他们全都住在了我的心里,让他们慢慢的填满我的心。可我再也没有见过保姆奶奶,听说她后来又辗转了几户人家,都做的不开心,那些人家没人当她是亲人,呼来喝去的,有一家竟然把小孩的尿盆放在她的床头。那么爱干净的奶奶,每天都要洗澡的奶奶,每天都要给我换干净漂亮衣服才出门的奶奶,怎么受的下这些腌臢气。

新机场选在某小城的东南角,离市中心坐公交车得半个小时。这次,飞行员都搬进了崭新的三层小楼,每层两户住对门,厨房、卫生间都是各家各户独立的,关起门来各过各的,互不打扰,生活方便了许多,却也少了些热闹。我家分到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我从此拥有了独立的房间,爸爸给我置办了写字台,我睡的单人床和爸妈睡的双人床都是部队发的,样式简单但很结实,不然可禁不住我在上面上蹿下跳。

新机场有个很大的幼儿园,我和一起转场来的另一个女孩被安排进了大班,面对的不只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还有长托。因为转场后爸妈的工作更忙了,部队的要求也更严格了,爸爸飞夜航和训练多到只能一个月回家一两次。妈妈到了新机场之后,被安排到了空军部队医院,这里可不像原来的诊所,她一个人说了算,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小县城,别说是飞行员了,就是附近十里八村的老乡都只能找她看病,妈妈俨然就是当地的女药王,因为妈妈喜欢研究中医药,就在诊所的后面种满了中草药。当地湿气重,水质也不太好,好多人一到夏天就拉肚子。妈妈经常用泥炉煮自己配制的中药汤,盛好一碗碗的放在桌上,那些飞完任务的飞行员就跑来诊所喝上一碗,神清气爽一整天。

现在,他们无暇照顾我的生活,只能把我长期放在幼儿园,到周末再接我回家。然而,散养惯了的我,哪里受得了这种束缚,去幼儿园没几天,我就惊天动地上演了一出大戏。

晚上,别的小朋友都乖乖的进入了梦乡,我跟睡的迷迷糊糊的老师说要去上厕所,那可是户外的旱厕,没有灯的冬天的晚上,老师居然敢让我自己去。我当时的小脑袋瓜灵光乍现,感觉机会终于来了,自己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最后还没忘记披上红色的小斗篷,就在星光月色的掩映下,一个小姑娘孤身逃出了幼儿园,一路向自己家的方向飞奔。到现在我都很难想象当时幼小的自己是怎么记得回家路的。当我狂奔到家门口的时候彻底崩溃了,只见铁将军把门,哪有爸爸妈妈呀!我坐在地上开始大哭。整幢楼都听得见我的哭声,一盏盏灯亮起来,我家楼下的叔叔出来一看究竟,发现是我,都惊呆了。与此同时幼儿园里也炸了锅,原来老师睡了一觉醒来发现我不见了,知道自己的疏忽可能闯下大祸,吓得赶紧给妈妈医院打电话,妈妈知道我半夜上厕所就再没回来,还以为我掉进了旱厕里,几乎快疯了,和幼儿园的老师一起拿着手电里里外外喊我的名字找寻我,那么斯文的妈妈急的差点要跟幼儿园老师拼命!直到楼下的叔叔用自行车把我送到医院,医院留守的医生又打电话给幼儿园,这才知道我跑回了家。

这次出逃成功的打消了妈妈送我上幼儿园的念头。无奈之下,爸爸把乡下的奶奶接了过来。奶奶腿脚不好,行动缓慢,但是做饭很好吃,有奶奶的照顾,我终于可以不上幼儿园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我和大院里同样不喜欢上幼儿园的其他小孩子,每天成群结队东家窜完西家窜,开心到起飞。为了照顾家,大部分飞行员都把乡下的老妈接过来同住,这些农村老太太闲不住,白天里里外外忙活,料理完家务就常常聚在一起打牌,聊自己在乡下的苦日子。奶奶很快融入了新生活,认识了很多老姐妹。新生活虽然好,但我自由自在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因为我到了上学的年龄———6岁半。南方的孩子上学普遍要早个一岁半岁的。那年不知道妈妈怎么成功的劝降了我,给我背上了新书包,开启了人生中除了家之外的新世界。

那时候小孩都是自己走路上学,大人忙着工作没时间接送,为了安全起见,老师把几个住的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上下学都排成一队,领头的个子最高,也是小组长,到家门口的同学就跟大家说再见,离开队伍,剩下的几个孩子继续走…这种模式在那个年代还是很普遍的,既保证孩子的安全,也让家长都能安心的工作。

慢慢的,我们都按部就班的找到了自己生活的节奏,家里也先后添置了几样新家具。爸爸找人打了一对沙发,外面是紫红色的面料,妈妈钩了白色的垫巾铺在扶手上,舒服又好看。妈妈不只手巧,还爱看书,有个好看的书柜是妈妈的心愿。很快,这个愿望实现了,一个漂亮的书柜摆进了爸妈的卧室。我羡慕不已,感觉那个书柜神秘莫测,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全都是有意思的宝贝,我经常进去偷看那些对我来说深奥难懂的《飘》、《红楼梦》、《悲惨世界》, 还有很多象征那个时代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革命烈士英雄谱》 等等,为了读懂这些书,一本新华字典被我快翻烂了,寂寞的童年里这些书是我最好的小伙伴。每到周末,爸爸骑着自行车载我去市里的书店看书,还允许我挑一本喜欢的书买下来。上学以后,我的作文崭露头角,代表学校参加区里、市里的作文比赛,从没失过手,应该都是得益于那个时期痴迷于书海吧!

最有意思的是寒暑假,小孩们按照家庭住址的远近分成学习小组,四、五个孩子一组,每天相约到一个同学家去做作业,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次,我们这个小组相约到一个男生家里做作业,还没走到他家门口就听到他的哀嚎,原来是他妈妈正在修理他呢!我们几个也没了心思做作业,转战到我家之后,都担心不知他被揍成啥样了?我们决定再去一探究竟。我在前面顺着墙根溜到男生卧室的窗外,在玻璃上轻敲了三下,他果然探出头来,可惜被反锁在家出也出不来,我们呢也进不去,双方都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隔窗相望。最后我们鼓励他从窗户跳了出来,我们几个撒欢的跑啊跳啊,向着那片小树林进发,好像这样就真的获得了自由。

小树林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大本营,茂密而高大的梧桐树把这里遮挡的严严实实,地上依然有倔犟的小草小花沐浴着枝叶间星星点点散落的阳光努力生长着,怒放着。我们在这里捉迷藏、抓小虫子、埋金刚,玩的不亦乐乎,常常玩到太阳落山了,听到大人们在喊自家娃的名字才钻出树林作鸟兽散。

这样的日子实在舒服愜意,童年的我总是容易陷在快乐无忧的日子里难以自拔,认为这将是永远,就像太阳周而复始,春天走了又回。然而,当你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之后,当你非常适应了这种舒适度以后,生活会给你180度大转弯,立马让你否定推翻从前的一切,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长吧。不知道是天生的过敏体质还是对什么东西过敏引发了哮喘,这个病将折磨我五年,直到小学毕业。

哮喘一旦发作,将是灾难性的。意味着活泼好动的我只能躺在床上,不能上学、不能运动、不能闻花香,家里一丁点儿灰尘都不能有,而且要吃各种各样的苦药,有时候还要打特别疼的***针。好在妈妈是医生,我没有对医生的恐惧感,不怕吃药,也不怕打针,我能活下来,且最后恢复了健康,真的要感谢妈妈精湛的医术,以及她那绝对的坚持和自信,她始终坚信我的病是可以治好的,要知道那时候这个病治愈的机率很小,大院里还有一个男孩子也得了同样的病,缠绵了好几年,最终他的妈妈看孩子呼吸困难太难受了,就没坚持住,给用了激素进行缓解,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当时可能减少了痛苦,但长期使用就变成了依赖。那时,妈妈淘遍了中医药各种治疗哮喘的偏方,不厌其烦的给我试用,每一次都是希望开始,失望结束,这些偏方收效甚微,可是妈妈始终没有放弃,为了给我生活的环境清除一切过敏源,妈妈每天做的最多的家务就是晾晒被褥,清洗床单、枕巾,衣服更是外面穿过的不过夜,直接按在大盆里浸泡,一件件清洗干净。爸爸见状很心疼妈妈,买了我家第一台双缸洗衣机,左边洗,右边甩干,大大的解放了妈妈的双手,周未在家我还经常看到爸爸自己动手扎新拖把,因为妈妈每天拖地好几遍,再结实的拖把也秒变秃头。

得了这病之后,三天两头请假不上学成了家常便饭,连校长都知道了有我这个长期病号的存在。校长是个梳着短发戴眼镜的中年妇女,人倒是和蔼可亲,因为都在大院住着,并不陌生,听说她老伴以前也是飞行员,后来出事故死了,她就一直在这个部队跟地方联办的小学工作,直到当上了校长。她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很好看,读书也好,就是得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无法站立,像张海迪那样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令人唏嘘。可是人生就是这样,当你绝望了之后,当你认为一生都看到头的时候,往往会加送一块餐后甜点。

校长女儿由于成绩优秀,去参加一个大学读书会的交流活动,认识了一个小伙子,人长的高高的,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对校长的女儿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校长,最后答应了她们的婚事。好多人都说小伙子太傻了,这么好的条件找个残疾人,要拖累一辈子的。可是人家小伙子说了,我就是喜欢这个温柔的姑娘,外面那些女孩都太野蛮了。看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古人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