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赴萧府宴,步步惊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雕花木窗的马车缓缓驶向萧府,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轱辘声。

余小悠端坐其中,纤纤玉指紧紧攥着一方绣帕,指尖泛白。

明明是春日暖阳,她却觉得周身一阵阵发冷。

萧府,对她而言,无异于龙潭虎穴。

萧大夫人对原主成见颇深,而原主骄纵跋扈的恶名早己传遍京城,此番赴宴,怕是凶多吉少。

马车停稳,丫鬟绿儿掀开车帘,轻声道:“小姐,到了。”

余小悠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安,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款款走下马车。

萧府门前,几个下人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哎,你们说,那余家小姐今日怎的这般低调?

穿的竟是如此素净的衣裳。”

“低调?

只怕是又在憋着什么坏主意呢!

前几日,她还当街打了李尚书家的千金,如今这副模样,谁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些议论声传入余小悠耳中,她却并未动怒,反而唇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她走到那群下人面前,从绿儿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食盒,打开,里面摆放着各色精致小点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各位姐姐辛苦了,这是我亲手做的点心,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

她柔声说道,将点心一一分发给那些下人。

下人们接过点心,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都露出了些许尴尬之色。

方才她们还在议论余小悠的不是,如今人家却如此和善,倒显得她们小肚鸡肠了。

接过点心的手,竟有些无处安放。

空气中弥漫着点心的甜香,却莫名地让人感到一丝……紧张。

余小悠将最后一个点心递给一个年轻的小丫鬟,柔声道:“妹妹也尝尝。”

说罢,她便转身,随着引路的管家走进了萧府。

只留下身后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了……“小姐,这边请。”

管家略带僵硬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诡异的寂静。

雕梁画栋的宴会厅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余小悠被安排在一个角落的席位,仿佛刻意被隔离在这热闹之外。

她安静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

萧大夫人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终落在余小悠身上。

她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高声道:“今日难得各位贵客齐聚,不如请余家小姐展示一下才艺,也好让大家一饱眼福。”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余小悠身上,带着探究、好奇,甚至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在众所周知的印象里,余小悠是个骄纵跋扈的千金小姐,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只会惹是生非。

萧大夫人此举,分明是想让她当众出丑。

按照书中的剧情,此刻的原主应该勃然大怒,拂袖而去,甚至大闹宴会。

但余小悠却缓缓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局促和不安,轻声道:“大夫人谬赞了,小女子只是略懂皮毛,献丑之处,还望各位见谅。”

她走到大厅中央,对着众人盈盈一拜。

乐声响起,却并非在场宾客所熟悉的任何曲调。

这曲子轻快灵动,带着一丝异域风情,令人耳目一新。

随着音乐,余小悠翩然起舞,身姿轻盈,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众人眼前展现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这舞蹈,并非这个时代所流行的端庄典雅的舞姿,而是余小悠根据记忆中的一些现代舞元素改编而成,新颖独特,令人眼前一亮。

在场众人皆看得目瞪口呆,原本等着看笑话的萧大夫人,脸色也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一曲舞罢,余小悠微微喘息,脸上带着一抹娇羞的红晕,对着众人再次施礼。

“献丑了。”

她轻声道,声音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宴会厅。

寂静,诡异的寂静笼罩着整个大厅。

然后,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这……是什么舞?”

这声音低沉磁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身玄衣的萧景渊不知何时己出现在宴会厅门口,他目光落在余小悠身上,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光芒。

掌声,迟来的掌声终于响起,由稀疏逐渐变得热烈。

一些年轻的公子哥儿们更是毫不掩饰眼中的惊艳,纷纷赞叹余小悠的舞姿和才艺。

萧大夫人脸色铁青,她怎么也没想到,一向默默无闻的余小悠竟然还有这一手。

她原本想让她出丑,却反倒让她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

“好一个‘献丑’!

余小姐这舞姿,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一位衣着华贵的夫人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赞赏。

萧大夫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余小姐果然多才多艺,倒是老身眼拙了。”

她顿了顿,眼珠一转,又道:“既然余小姐舞技如此精湛,想必诗词歌赋也定是不在话下吧?

老身这里恰好有一句诗,不知余小姐可否对上?”

余小悠心中冷笑,来了!

这正是书中所写的,萧大夫人刁难她的第二个环节。

她故作谦虚地笑了笑,“大夫人过誉了,小女子才疏学浅,若是对不上,还请大夫人莫要见怪。”

萧大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余小姐不必过谦,老身这句诗,也并非什么难题。”

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念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诗出自孟郊的《登科后》,表达的是金榜题名后的喜悦之情。

而按照书中剧情,原主因为不懂诗词,被这句诗难住,最终出尽洋相。

余小悠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早己准备好的应对之策。

她微微一笑,正要开口,却听得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且慢。”

众人再次看向萧景渊,他缓步走到余小悠身旁,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笑意。

“母亲这句诗,倒是让我想起另一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余小悠脸上,一字一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