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防汛日志

>>> 戳我直接看全本<<<<
7月31日,防汛指挥部签到表**06:00**防汛警报再次拉响时,我正在给最后一批沙袋贴二维码。

这些印着物资编号的标签突然开始渗墨,黑色油墨在牛皮纸上晕染成父亲CT片上的阴影形状。

保安老陈嚼着包子凑过来:"这雨邪门,专挑地铁口下。

"**07:30**地铁站B口出现倒灌。

蹚水搬运挡水板时,瞥见积水里漂着半盒连花清瘟胶囊。

铝塑板上的有效期本该是2023年3月,此刻却显示"2015-07-28"。

老陈用网兜捞起时,药片突然变成彩色玻璃珠——和母亲护士站许愿瓶里的千纸鹤填充物一模一样。

**09:15**穿碎花裙的阿姨来送暖水瓶。

她保温杯里装着冰糖杨梅汤,说是看我们防汛辛苦。

"我女儿也是医护人员。

"她擦杯口时露出腕间的智能手环,健康码界面定格在2022年春天的橙色。

**10:40**手机收到社区通知:"九号楼独居老人突发高烧"。

跟着急救人员破门时,看见老爷子床头柜摆着2020年版诊疗手册。

他攥紧的雾化器面罩内侧结着冰碴,呼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成"周静芳"三个字——那是我母亲的名字。

**12:00**在临时休息点扒盒饭时,电视新闻正回放郑州洪水纪录片。

当镜头扫过遇难者遗物,我筷子上的米粒突然排列成冷冻室第三层的抽屉形状。

老陈盯着我饭盒:"你妈以前也常给你送荠菜饺子吧?

"**13:20**地下车库发现渗漏点。

手电筒扫过墙角的瞬间,2015年的医院发票正在积水里打转。

票据抬头是"肿瘤医院住院部",缴费项目栏的打印墨迹像活物般蠕动,逐渐变成"2025年防汛物资采购清单"。

**15:00**女记者带着实习生来采访。

她的麦克风缠着褪色红绳,和母亲生前用的听诊器装饰绳同款。

当镜头对准我时,取景框边缘闪过穿蓝羽绒服的老太,她手里的擀面杖正滴落武汉热干面的芝麻酱。

**16:45**运送沙袋的推车突然卡住。

弯腰检查车轮时,发现缠绕的并非水草,而是成串的核酸检测棉签。

最前端棉头沾着暗红物质,在积水中晕开成父亲化疗时的血常规报告单。

**18:30**便利店老板娘送来过期饺子:"你们防汛的凑合吃。

"包装袋上的条码被水泡糊,我用袖子擦拭时,2016年的生产日期突然跳转为"2025-07-31"。

馅料解冻后的气味与母亲最后一锅饺子的焦糊味完全一致。

**20:00**更衣室储物柜的电子锁集体失灵。

劈开自己的柜门时,2015年的考研笔记扉页夹着武汉封城通告。

钢笔写的备考计划旁,新增了用血迹勾勒的地铁五号线结构图。

**22:15**暴雨转成冰雹。

指挥所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时,墙上防汛地图的等高线扭曲成母亲临终的心电图。

老陈摸黑递来手电筒,光束扫过天花板瞬间,我们同时看见透明人影在搬运氧气瓶——是穿防护服的母亲在2020年重症病房的模样。

**23:50**最后一趟巡查时,防汛手电没电了。

摸黑走到三号口,听见卷帘门后传来《生日快乐》钢琴曲。

铁门缝隙透出的烛光里,穿护士服的背影正在切蛋糕,奶油裱花是"朝阳10岁"的字样。

"妈?

"卷帘门轰然坠落,冰雹在积水里砸出父亲化疗时的呕吐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