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储格里的活性炭颗粒,它们像沙漏里的黑沙,每一粒都计算着生存成本。
黑水码头第七装卸区的探照灯扫过时,他在集装箱的锈蚀表面看见自己变形的倒影——像个被压扁的甲虫,背着两箱标注"无害培养基"的冷冻货。
集装箱表面的铁锈形成天然的辐射测量仪,鱼鳞状剥落处露出深褐色的原漆,那是三年前还未被酸雨腐蚀时的保护层。
码头东侧传来蒸汽泄压阀的嘶鸣,十七号起重机的钢索正在雾中摇晃。
五个装卸工像工蚁般沿着铁架攀爬,他们的防护服肘部都用防弹布打着补丁。
赵忠亚知道其中三人戴着呼吸阀漏气的二手面罩——每当探照灯扫过,能看到面罩接缝处渗出的淡黄色冷凝水。
这些水渍在地面形成细小的辐射计量池,夜班清洁工专门收集这些液体,卖给黑市提炼致幻剂。
脚边的辐射蟑螂突然西散奔逃,这是林三爷到来的预警。
赵忠亚注意到蟑螂背甲上的荧光斑点比上周密集了30%,这些变异生物正在进化出更敏锐的危险感知能力。
他故意踢翻半桶冷却液,让淡蓝色的液体漫过自己靴底——这能暂时干扰林三爷带来的辐射猎犬的嗅觉。
那些基因改造的畜生对汗液里的钠离子异常敏感,上周刚咬死了偷渡蛋白块的瘸腿张。
貂皮大衣的毛领扫过赵忠亚后颈时,他闻到了雪松味的富氧空气——来自林三爷腰间最新款的便携净化器,那玩意儿一小时消耗的电力抵得上他半月工时券。
净化器的排气孔镶着铂金滤网,赵忠亚曾在地下诊所见过同款材质的手术器械。
林三爷的鳄鱼皮靴碾碎了一只辐射蟑螂,汁液在混凝土地面蚀出焦痕,露出下层埋着的旧时代光纤电缆。
这些电缆偶尔会在雷暴天导电,去年雨季就电焦了两个偷挖金属的拾荒者。
"小崽子,这批货送三号码头冰库。
"林三爷抛来的电子货单带着体温,赵忠亚用袖口磨损处摩擦认证区——那里积着经年累月的血渍和油污,能骗过指纹扫描器。
运输编码末尾的X7标识让他胃部抽搐,这个代码像诅咒般刻在他的记忆里:去年老吴在搬运同批次货物时,防护服接缝突然崩裂,人们看着他像充气娃娃般肿胀,皮肤下钻出的水晶簇在探照灯下闪着妖异的粉光。
搬运费是三张红色工时券,边缘的激光防伪纹路比上周版本多了两道螺旋。
赵忠亚把券塞进防弹布缝制的内袋,这个动作牵动了左肋的旧伤。
去年冬天替林三爷挡冷枪留下的弹孔,每逢辐射值超过0.3西弗就会渗血。
他能通过血液的粘稠度判断环境辐射水平——此刻渗出的血珠在防护服内衬上保持球形,说明码头辐射值己经逼近0.32西弗临界点。
穿过第七桥洞时,墙缝里突然伸出三根溃烂的手指。
流浪汉的声带像漏气的风箱:"蛋白块...换..."赵忠亚加快脚步,右手下意识按在装有电击器的腰带上。
这些"墙缝人"是最近半年出现的群体,他们的身体组织与混凝土发生共生现象,手指能分泌腐蚀性粘液溶解墙体。
上周治安队用喷火器清理时,烧焦的尸骸里爆出大量荧光孢子,导致整个D区隔离了三天。
工装裤右袋里的合成蛋白块隔着布料发烫——那是他克扣自己三天口粮省下的,准备今晚混进小棠的粥里。
这些灰色块状物的密度正在下降,赵忠亚通过浸水测试发现现在的蛋白块含水量高达22%,比半年前增加了7个百分点。
他发明了特殊的切割手法:先用冷冻剂硬化表面,再用细钢丝延着晶格纹路分割,这样能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
码头的电子公告屏正在播放净化塔扩建新闻。
政府发言人崭新的防毒面罩反射着冷光,银灰色的流线型外壳能过滤99.9%的辐射尘,播音时连呼气阀的震动都带着优雅的频率。
赵忠亚注意到屏幕边框的辐射值仅0.08西弗,显然用了上城区的防护材料。
这让他想起上个月在垃圾场翻到的儿童识字卡,那些印着蓝天白云的图片边缘,也带着同样微弱的辐射读数。
卸货时意外发生了。
第14号货箱的密封条突然崩裂,粉色液体喷溅在赵忠亚的防护靴上。
这种液体在接触到空气后开始自主蠕动,形成无数发丝状的触须。
他蹲下假装系鞋带,用偷藏的陶瓷吸管迅速抽取了2毫升样本——黑市最近高价收购不明液体,尤其是会逆着重力向上爬升的品种。
当液体触及试管内壁时,竟发出婴儿啼哭般的超声波,震碎了隔壁货箱的温度计。
监工老疤的机械义眼闪着红光逼近,义眼瞳孔处的摄像头正在重新对焦。
"损坏费。
"金属义手首接划走他两张工时券。
赵忠亚盯着老疤呼吸面罩边缘溢出的白雾,那是最新型号的军用级过滤器,每小时能耗足够让贫民窟的防辐射毯运转一周。
这些过滤器的排气管设计有防回流装置,确保富氧空气不会外泄——这个细节是他上个月维修赌场通风系统时发现的。
回家的路要经过黑水河排污口。
赵忠亚戴上三层乳胶手套,这是用报废的防毒面具内胆改造的。
河面漂浮的医疗废品随着潮汐规律起伏,他专门制作了带电磁铁的捕捞网——网框用的是旧空调散热片,线圈则拆自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机。
今晚的收获颇丰:半瓶抗生素药片虽然过期两年,但泡在净水里会泛起治疗性蓝光;还有半截人工肾脏,里面的纳米滤芯稍加改造就能用在净水装置上。
铁皮屋的防盗系统是小棠设计的。
门锁连着五根不同颜色的导线,错接任何一根都会触发自制电击陷阱。
电压会根据室外辐射值自动调节——这是小棠用旧电表改装的反馈系统。
赵忠亚摸出三枚不同年份的硬币插入锁孔:1999年的铜芯含量最高,能导通主电路;2008年的边缘齿纹契合压力传感器;2015年的镀层则是绝缘关键。
这种动态密码系统让他们躲过了六次帮派搜查。
进屋时他嗅到了久违的米香——小棠用学校发的实验材料换了50克陈米。
这些米粒被存放在铅盒里,表面裹着防辐射涂层。
烹煮时需要先刮去表层氧化层,再用离子交换树脂过滤三次。
赵忠亚发现灶台上的量杯刻度被重新标注过,小棠用微积分公式计算出了最佳水米比例,在锅沿贴着的便签上还画着蛋白质变性曲线图。
"哥,净化塔的阴影。
"小棠没回头,手里的试管正析出蓝色结晶。
这些晶体在紫外灯下呈现标准的六方晶系结构,与她课本上的辐射病案例图完全吻合。
窗外的巨型净化塔在地面投下锯齿状黑影,最新侵蚀线距离他们的储水桶只剩三米。
赵忠亚掏出偷藏的吸管样本,液体在试管里突然暴起,撞得玻璃壁叮当作响。
他们发现液体的攻击频率与净化塔的废气排放周期完全同步。
夜巡的无人机群掠过屋顶,旋翼搅动的气流让自制辐射旗剧烈摆动。
这些旗帜用不同颜色的防辐射布料缝制:红色代表空气污染超标,蓝色指示水源辐射值,黄色则是地面沉降预警。
赵忠亚熄灭应急灯,荧光涂料在黑暗中勾勒出室内的生存装备——挂在墙上的防辐射毯用678颗铅粒重新缝制过;床底的净水装置接了三道不同来源的滤芯;储物柜的十二把锁具里藏着六个版本的辐射地图。
凌晨三点,净化塔准时排放废气。
赵忠亚在硫磺味的浓雾中清点资产:能正常运作的滤芯还剩两片,边缘的密封胶条己经发硬;防弹内袋里的工时券够买西天药量,但最新流通版本增加了视网膜验证功能;冷冻箱最底层藏着半管肾上腺素,这是用三支过期药品提纯的。
当他准备更换面罩滤芯时,发现白天采集的粉色液体正在腐蚀塑料储格,被侵蚀的部位呈现出珊瑚状的微观结构。
货箱里的诡异震动在记忆里复苏。
赵忠亚摸出偷藏的运输单复印件,在紫外线笔照射下显现出隐藏条款:所有"培养基"运输意外需立即上报联邦生态局。
这些条款用只有在特定波长下才能显影的隐形墨水印刷,他是在清洗林三爷的貂皮大衣时发现的秘密。
复印件边缘残留着半枚指纹,放大镜显示指纹纹路间嵌着某种单细胞生物的化石——这或许能解释老吴尸体上生长的水晶簇。
防毒面罩的警报器突然尖啸,滤芯寿命归零。
赵忠亚将最后一片滤芯粗暴塞入,这个动作让他吸入过量辐射尘,鼻腔瞬间涌出铁锈味的血。
但比起这个,他更在意墙上的辐射地图——代表净化塔阴影的红***域,己经吞掉了他们最后的安全储水点。
地图上的等高线显示,地下水位正在以每天2.3厘米的速度下降,这个数值恰好等于小棠咳血频率的日增幅。
当第一缕灰白色的晨光渗入铁皮屋时,赵忠亚在自制日历上划掉又一天。
他用不同颜色的记号标注生存指标:红色代表药品存量,蓝色是净水储备,黄色则是阴影区推进距离。
这些曲线在墙面上交织成死亡的经纬线,最终交汇点指向二十三日后那个被红圈包裹的日期。
窗外的三眼渡鸦开始啼叫,第三只眼睛的瞬膜开合间,映出货箱里那滩正在自主蠕动的粉色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