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那略显陈旧的教室窗台上。
教室里摆放着木质桌椅,有些边角磨损,露出深浅不一的木纹。墙壁上泛黄的名人名言海报,
边角微微卷起。“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整齐的声音在不大的空间回荡。
班主任穿着朴素的衬衫和黑色长裤,面带微笑,扫视一圈后说:“五年级下学期,
我们迎来两位新同学,两位都是女生哦,有一位大家应该都认识,
刚开学跟我们一起上了几节课,后面因为家庭原因转去其他学校,现在又转回来啦,
我们欢迎两位新同学,下面给两位同学上来自我介绍一下吧!”先上台的是冯秀秀,
她身材娇小,长相俊美,眼神满是喜悦与自信。利落的黑色短发,是当时流行的学生头型,
蓝白相间的开衫运动服,在校园里颇为时尚。她兴奋地挥舞着手,大声说:“大家好!是我!
我是冯秀秀,我又回来啦,很高兴见到大家!”还没等她说完,
台下男生李阳一只手扶着摇晃的课桌边,另一只手急切地扯住冯秀秀的袖子,身子往台上倾,
用当地方言兴奋地小声说:“等下课我们去抛石头。”旁边的王强也站起身,
目光热切地看着冯秀秀。冯秀秀瞟了李阳一眼,轻轻打了一下他的手。等她介绍完毕,
一大半同学不约而同一阵欢呼声响起,还有雀跃的呼喊声,足见大家对她的喜爱。
冯秀秀成长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母是当地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家里时常播放戏曲唱片,
墙上挂满演出海报。受家庭熏陶,她舞蹈轻盈优美,绘画作品常在校展览中脱颖而出,
朗诵声情并茂,多次在朗诵比赛获奖。每次学校有活动,她都积极报名,
在舞台上自信绽放光芒,像班级里的小太阳,温暖且充满活力,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沈照照看着冯秀秀在台上自信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嫉妒她的受欢迎,
又担忧自己融入班级的艰难。她偷偷打量周围同学热情的眼神,心想:“我和她差距这么大,
大家会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我是不是永远只能在角落看着她发光?”这种嫉妒与担忧交织,
如一团乱麻,紧紧缠绕她的心。“安静、安静,同学们坐好来。”班主任维持秩序,接着说,
“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自我介绍。”沈照照此时心里七上八下。来教室前,
爸爸带着她骑着老旧的二八自行车,颠簸着到学校办公室办转学手续。接待的数学老师,
也就是班主任,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毫不留情地说:“大木薯,人高马大的,
学习还那么差,不打算收她。”沈照照眼巴巴望着老师,泪水在眼眶打转,强忍着不落。
爸爸赶忙说:“我女儿不差的,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她很善良、勤快、听话,
是个老实孩子。我们户口都迁过来了,您要是不收,这孩子可怎么办啊!
”老师低头沉思片刻,表情严肃地点点头,说:“得了,快上课了,她跟我先去上课吧,
你先回去。”爸爸叮嘱沈照照好好学习后,骑着嘎吱作响的自行车离开。沈照照低着头,
跟着老师来到教室,被安排在最后面那张破旧课桌前,桌面上刻着不知哪届学生留下的字迹。
轮到沈照照自我介绍,她抿着嘴,缓缓走上台。此时,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地都能听见。
她穿着豹纹领、大红色起毛的冬装外套,这衣服是亲戚穿过后给她的,
搭配之前学校墨蓝色宽大的运动裤校服,裤子膝盖处还打着补丁。短发凌乱地翘着,
鹅蛋脸满是委屈与无助。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边擦眼泪边呜咽着,
吞吞吐吐地说:“大……大家好!我……我……我是沈照照,希望大家喜欢我!
”教室里依旧寂静,同学们好奇又陌生地望着她,不明白她为何如此伤心。
沈照照想着冯秀秀刚才受欢迎的场面,再看看自己,觉得又差又不优秀,还没等走下台,
便大哭起来。她匆匆跑回座位,用手不停地擦眼泪。这时,同桌递过来两张纸巾。
同桌是个中等个子、身材偏瘦的男同学,穿着洗得褪色的校服,说话带着点娘气。他没说话,
只是静静地打量着沈照照。廖建看着沈照照哭得伤心,心里泛起一丝同情,
想这个新来的同学或许需要朋友,自己可以帮帮她。日子一天天过去,
沈照照渐渐习惯新班级生活。她发现同桌虽说话娘气,但心地善良。
沈照照写作业时笔套坏了,那时文具种类不多且不耐用。
她看着文具盒里几支短铅笔、快用完的橡皮和一卷透明胶,
还有用家里废旧报纸裁成的草稿纸,灵机一动,把坏笔套丢掉,用草稿纸裹笔芯头,
再用透明胶捆绑粘贴,做成大头娃娃模样,还多做了两个。她的同桌叫廖建,
班里人用方言叫他花名“太监”,因“建”谐音“监”;而沈照照的花名方言叫“光头驴”。
“光头驴,你在干嘛?这个是什么?好好玩,好像和尚念经的木鱼一样。”廖建的声音响起。
沈照照脸立马红了,微微低头,悄悄瞄他。只见廖建笑着拿起大头笔,学着和尚念经,
不停敲沈照照的头,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沈照照假装生气:“不要动我的东西,不要敲我的头”,伸手去抢,没抢到。
廖建转身敲其他同学的头,继续学和尚念经。沈照照站起来扑过去,手掌一勾没勾着,
廖建顺手把另外自制的大头笔也拿走了。沈照照又气又觉得好笑。或许廖建看她刚来不开心,
想办法逗她,这么想着,沈照照渐渐觉得廖建人不错。廖建看着沈照照又气又笑的模样,
也觉得这个女孩有意思,不知不觉多了几分关注。之后,沈照照和廖建关系越来越好,
沈照照在廖建影响下逐渐打开心扉。一次课间,冯秀秀主动来到沈照照座位旁,
笑着说:“沈照照,你上次运动会跑步好厉害呀,我都没发现你这么有运动天赋!
”沈照照不好意思地笑笑:“哪有,我就是瞎跑的。”冯秀秀拉着她的手,
热情地说:“别谦虚啦,以后咱们一起玩呀,我觉得你人特别好。
”沈照照看着冯秀秀真诚的眼神,心里一暖,两人成了好朋友。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跳皮筋和踢毽子是课间最热门的游戏。一下课,女同学们就像欢快的小鸟,
拿着色彩斑斓的皮筋,找个宽敞的地方开始玩耍。冯秀秀可是跳皮筋的高手,她身姿轻盈,
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总能熟练地跳出各种复杂又好看的花样。她热情地拉着沈照照,
说:“照照,我教你几套超好玩的跳皮筋花样,保证一学就会。”说着,
冯秀秀就站到皮筋中间,随着口中清脆的歌谣,双脚灵活地跳动、旋转。她的动作行云流水,
一会儿是“马兰开花二十一”的经典步伐,一会儿又变换成难度更高的“双踩双跳”。
沈照照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眼神里满是羡慕。冯秀秀示范完,
耐心地给沈照照讲解动作要领,手把手地教她。沈照照学得很认真,
可一开始总是手脚不协调,不是踩错了节奏,就是不小心勾到皮筋。但冯秀秀从不着急,
一次次地鼓励她:“别着急,照照,你已经很棒了,再来一次肯定行。”在冯秀秀的鼓励下,
沈照照渐渐掌握了技巧,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休息的时候,
沈照照就会给冯秀秀分享从邻居大姐姐那里听来的故事。
那些故事或是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传说,或是感人至深的民间故事,
每次都能把冯秀秀听得入迷。有一次,
沈照照讲了一个关于善良的小狐狸帮助穷苦人家的故事,冯秀秀听得眼睛亮晶晶的,
不停地追问后来怎么样了。沈照照看着她专注的模样,心里满是欢喜,讲得更加绘声绘色。
就这样,在跳皮筋的欢声笑语和故事的精彩讲述中,她们的友谊逐渐升温。每一次的交流,
每一个共同度过的课间时光,都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她们心中种下了深厚情谊的根。
这份友谊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愈发茁壮,成为她们童年时光里一抹亮丽的色彩。然而,
学期末结束,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要重新排座位,采用抽签制,若两个同学想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