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生了,产房大门打开,护士抱着个娃娃开口问,陶萍家属在哪里。男孩女孩?
王二娘小跑过来问。女孩,六斤三两,爸爸快来抱抱,很可爱。听说又是女孩,
产房外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王二娘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她皱了皱眉,
低声嘟囔道:“怎么会是女孩呢?明明找人看过了,
说是男孩啊……”裴爸的脸色也沉了下来,显然对这个结果感到失望。
他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不满:“真是的,白高兴一场!”护士见状,
皱了皱眉,语气严肃地说道:“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你们的孩子,
产妇和孩子都平安才是最重要的。现在请家属过来签字,产妇马上要出来了。
”王二娘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拉了拉裴爸的袖子,小声说道:“别说了,先签字吧,
萍萍马上出来了,别让她听见了。”裴爸虽然心里不痛快,但还是勉强点了点头,
跟着护士去签字了。过了一会儿,产房的门再次打开,陶萍被推了出来,脸色有些苍白,
但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她虚弱地问道:“孩子呢?是男孩还是女孩?”王二娘赶紧上前,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个女孩,六斤三两,挺健康的。”陶萍听到是女孩,
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裴爸站在一旁,没有吭声,脸色依旧不太好看。护士看了看这一家人,
心里叹了口气,但还是提醒道:“产妇需要休息,家属多照顾一下,孩子也需要喂奶,
你们先去病房吧。”王二娘点点头,推着陶萍的床往病房走去,裴爸跟在后面,
依旧沉默不语。到了病房,陶萍躺在床上,看着旁边的小婴儿,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
家里一直盼着是个男孩,可偏偏又是个女孩。她轻轻叹了口气。王二娘坐在一旁,
看着陶萍和孩子,心里也有些复杂。她知道,家里对男孩的期望很高,可现在生了个女孩,
难免会有些失望。裴爸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心里依旧有些不甘心。他想着,
是不是该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再生一个……病房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只有小婴儿偶尔发出的轻微哭声,可是一家人谁也没有去抱她。
外公外婆携带着满满的关爱与期待,匆匆赶到医院,
急切地向医生询问:“请问有位名叫陶萍的产妇住在哪个病房?
”医生和蔼地回答:“请稍等,我查一下。嗯,她在305病房。
”外公外婆连声道谢:“谢谢,谢谢!”随即快步向305病房走去。
老夫妻俩终于找到了女儿的病房,陶妈一眼就看见了躺在床上的女儿,
眼中立刻涌出了关切与心疼。她小跑过去,紧紧握住女儿的手,轻声问道:“萍萍,
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辛苦啦!”她的声音里满是母爱的温柔与担忧。然而,
环顾四周,陶妈忽然发现病房里只有女儿一个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疑惑地问道:“咦!
怎么就你一个在病房,裴文呢?”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奶奶刚从水房回来,
手里端着几杯水,听到外婆问起裴文,脸上有些不自然,赶紧解释道:“哎呀,
裴文单位那边有点急事,临时叫他回去处理一下。他刚走,一会儿就回来。
萍萍这边有我照顾呢,你们别担心。外婆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了,
显然对这个解释不太满意:“什么事这么急?孩子刚出生,他这个当爸爸的怎么能走?
真是的……”外公也忍不住插了一句:“是啊,再怎么忙,也得顾着家里啊。
”奶奶尴尬地笑了笑,赶紧把水递过去:“亲家,先喝点水吧,别着急。裴文也是没办法,
单位的事要紧,他一会儿就回来了。”陶萍躺在床上,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一阵酸楚。
她知道裴文其实是因为生了女孩,心里不痛快,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外婆看了看陶萍,
又看了看奶奶,心里明白了几分,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坐到床边,
轻轻拍了拍陶萍的手:“萍萍,你别多想,好好休息。女孩也挺好的,贴心。
外公也点了点头,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安慰。奶奶见气氛有些尴尬,
赶紧转移话题:“亲家,你们带了这么多东西,真是辛苦了。萍萍刚生完,需要补补,
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外婆这才想起来,赶紧打开带来的袋子,
拿出一些炖好的汤和补品:“我带了些鸡汤和红枣粥,萍萍刚生完,得好好补补身子。
”奶奶接过汤,笑着说道:“哎呀,真是麻烦你们了!趁着奶奶不在,
妈妈难为情地开口说:“妈,周围有没有人家要孩子的,我和裴文都是正式工,如果继续生,
我们俩要有其中一个人辞职。”外婆听到陶萍的话,脸色瞬间变了,她紧紧抓住陶萍的手,
语气严厉又带着心疼:“萍萍,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孩子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
怎么能说送走就送走?这可是你的亲骨肉啊!”陶萍低着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声音哽咽:“妈,我也不想啊……可是裴文他们家一直想要个男孩,现在又是个女孩,
他们肯定不高兴。要是再继续生,我和裴文的工作就保不住了。这年头,没个儿子,
以后老了怎么办啊……”外婆听了,心里又急又气,但她知道陶萍现在情绪不稳定,
不能再说重话,于是放缓了语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萍萍,你别急,妈理解你的难处。
可是孩子是无辜的,你不能因为别人的想法就放弃她。再说了,女孩怎么了?
女孩也是你们的血脉,将来一样能孝顺你们。”外公在一旁听着,眉头紧锁,
终于忍不住开口:“萍萍,你妈说得对。孩子不能送走,这是造孽啊!你们要是觉得养不起,
我们老两口帮你们带,再难也不能把孩子送人!”陶萍哭得更厉害了,摇着头说:“爸,妈,
你们不懂……裴文他们家不会同意的,他们一直想要个男孩传宗接代。
要是知道我还想留着这个孩子,他们肯定……”“萍萍,你听妈的,这孩子不能送走。
你要是担心裴文他们家,妈去跟他们说。再不行,我和你爸帮你们带,绝不会让孩子受委屈。
咱们既然生了她,就是跟她有缘,绝对不能送人啊”说完话外婆眼圈都红了。
下午裴文慢悠悠来到医院,带上刚放学的裴燕,见到外婆,也只是淡淡打了声招呼,
招招手喊裴燕去看看妹妹。裴燕却是一脸好奇盯着刚出生的妹妹,
外婆走上前拉起她的小手问:“燕子,妹妹可爱吧?”嗯嗯,外婆,妹妹她好可爱,
粉嘟嘟的,我明天上学要告诉我的好朋友,我妈妈给我生了一个妹妹,我也是姐姐啦。
外婆拉着裴燕的手,心疼地摸了摸燕子的头。裴燕看过妹妹又轻轻拉住妈妈的手,妈妈,
您还好吗?妈妈勉强扯出一抹笑容,大丫头,妈妈没事,今天作业多不多,赶紧去写吧,
省的晚上回去还要写。嗯,妈妈,我现在就是写。外出买东西的外公也回来了,
看见裴文回来了,声音淡淡地问:“工作忙好啦,二姑娘名字取了没”?爸,还没取呢,
要不,您给取个名字吧。裴文牵强地笑了笑回答。外公外婆看着这一家子,气不打一处来,
得得得,都嫌弃是个姑娘是吧,你们不养,我们就抱走养了。
奶奶惊喜地抬头说:“那感情太好了,亲家,您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
说着还拐了一下愣着的爸爸,还不谢谢你爸妈。”缓过神来的裴文,
忙扬起笑容走上前拥抱外公,谢谢您,爸!太谢谢您了!二丫头暂时养你们那,等稍微大点,
我们就接回来,生活费,我们出!你说呢萍萍?陶萍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看着自己的父母,又低头凝视着襁褓中的二女儿,心中似乎有千言万语,
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泪水无声地滑落,她的心情显然十分沉重。奶奶见状,急忙走上前去,
语气中带着关切和安慰:“哎呦,这刚生完孩子可不能哭啊,哭多了对眼睛不好。再说了,
咱又不是不要二丫头了,只是暂时送到你爸妈那儿养一段时间,你也好在家好好休息休息。
”外婆也开口了,语气温和却坚定:“丫头,你自己决定吧。”陶萍嗫喏了一声,
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了头,默认了这个安排。她的沉默仿佛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或许她心里也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这样,
还在襁褓中的她就这样被外公外婆带回了家,悉心抚养。外公为她取了一个名字——裴星星,
这个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寄托着长辈对她未来光明璀璨的期盼。
爸爸妈妈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没有在星星长大一些后接她回家,
因此星星的户口一直挂在外婆家。五年后,家里添了一个弟弟。
妈妈丢了工作后开始做起了小生意,渐渐地小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家里也换了大房子,
但是那个家始终没有为星星空出一间。空闲时候妈妈也会经常带着姐姐和弟弟一起来外婆家,
星星也最期待妈妈回家看自己,但也发觉妈妈似乎并不喜欢自己,
星星看着姐姐和弟弟在妈妈怀里撒娇,心中满是羡慕,却始终不敢上前……。
外婆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萍萍,星星渐渐长大了,城里的教育条件好,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接她回去呢?”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和期待。
妈妈大多数都是这样回答:“妈,我现在生意忙得不可开交,实在顾不上孩子。
再多带一个孩子,岂不是要把我累垮了?而且家里的房间也不够用啊。”外婆,
我只想一个人睡一个房间,不要和她挤在一块。”姐姐撇着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妈妈听完姐姐的话,赶忙笑着对我招手:“来来来,星星,你看,
我给你带了好多姐姐的衣服,还有鞋子、书包,还有好多零食呢!你看,
这是你最爱吃的饼干,妈妈买了好多。”“谢谢妈妈。”星星低声说完,便低下头,
不再说话。妈妈见状,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房间里一时陷入了沉默。这时,
外公干活回来了,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燕燕和一一来啦!”外公慈祥地喊着,
声音里带着温暖。妈妈轻轻推了推弟弟和姐姐:“快喊外公好。”“外公好。
”弟弟和姐姐齐声喊道。老婆子,饭煮好没?早就煮好了,就等你回来了,
外婆边说边拿筷子,妈妈也起身去帮忙。星星,你猜爷爷今天去地里发现啥了?
星星闷闷地说不知道。还记得上次我们看的那个鸟窝,小鸟孵出来喽。
外公的话让星星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抬起头,好奇地问:“真的吗?小鸟孵出来了?
”外公笑着点点头,慈祥地说:“是啊,小鸟们都出来了,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好不好?”星星此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轻轻地点了点头:“好。”妈妈听完外公和星星的对话,也松了一口气。
姐姐在旁边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不就是几只鸟嘛,有什么好看的。
”妈妈听到了姐姐的话,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不要多说。姐姐虽然有些不情愿,
但也没再说什么。吃饭时,外公时不时地给裴星星夹菜,还讲了一些地里发生的趣事,
逗得她忍不住笑了出来。姐姐虽然还是有些不满,但在妈妈的示意下,也没再说什么。
时间不紧不慢地流逝,星星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渐渐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的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静,少了几分稚气,仿佛时光在她身上悄悄刻下了成长的痕迹。
而外公外婆的腰却渐渐弯了下去,步履也变得迟缓。他们的白发越来越多,
脸上的皱纹像年轮一样,记录着岁月的痕迹。父母的承诺像风中的纸片,一次次飘来,
又一次次落空。回家看望的次数越来越少,星星只能从外公外婆的对话中零星听到一些消息。
“这次放假又不回来了,说是大丫头钢琴考级,小外孙又要补课。”外婆叹了口气,
语气里带着无奈,“还说有时间会回来接星星去住一段时间。”外公听完,
不耐烦地弹了弹手上的烟头,眉头紧锁,语气坚定地说:“咱星星大了,成绩这么优秀,
回不回去无所谓!再说了,咱们一辈子存的钱,不是我老头子自豪,
给咱星星买套小房子足够了,不怕!就算她两口子良心发现想接回去,我还不愿意呢。
你看大丫头和小外孙,怎么对星星的?回去肯定欺负她。孩子我们养得好好的,
可不是用来受委屈的。”外婆点点头,眼里有些湿润。星星站在门外,听着这些话,
心里五味杂陈。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外公外婆的呵护,也习惯了父母的缺席。
她知道,外公外婆是真心疼爱她,而父母的疏离,或许早已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每当夜深人静时,星星经常站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星星,心里默默想着:“或许,
有些爱注定是遥远的,但有些爱,却近在咫尺,温暖而真实。
”星星也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描绘过那样的画面: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站在她面前,
温柔地对她说:“星星,我们接你回家。”妈妈会轻轻把她抱在怀里,为她梳头,
指尖穿过她的发丝,带着温暖的触感;姐姐会悄悄凑过来,
和她分享那些属于姐妹之间的小秘密;弟弟则会跟在她身后追着喊她“二姐”……这些画面,
像一幅幅美好的画卷,在她的心里反复展开,却又在醒来时,化作泡影。然而,
现实却像一把钝刀,一次次割裂她的期待。渐渐地,星星学会了不再期待。
她把那些渴望深深埋在心里,像埋下一颗不会再发芽的种子。可即便如此,
那些被忽视、被冷落的感受,依然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在她的心里,隐隐作痛。
她很想大声问父母:“为什么我像没有爸妈的孩子一样?都是你们生的,
为什么对我就是区别对待?我要的不多,只想你们分一点点爱给我就好了,
为什么连这点点的爱,都不愿意分给自己呢?”可她从未问出口。她知道,即使问了,
答案也可能只是沉默,或者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我们太忙了”。她不想再让自己失望,
也不想让外公外婆为她难过。于是,她学会了用沉默来保护自己,用坚强来掩盖内心的脆弱。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温柔地笼罩着她的身影。星星的呼吸渐渐平稳,进入了梦乡。这一次,
她的梦里没有父母,只有外公外婆的笑脸,和一片宁静的星空。童年一去不复返,
像一只飞走的蝴蝶,像一朵凋谢的花,像一片飘走的云。它带走了我们的天真,
留下了成长的痕迹。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只能带着那些美好的回忆,继续前行,
在时光的长河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这一年,星星没有辜负外公外婆的期望,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里最好的大学。开学那天,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
让星星意外的是,爸爸妈妈竟然也抽出了时间,和外公外婆一起送她去学校。一路上,
星星的心情有些复杂。她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
她终于要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忐忑的是,她舍不得离开外公外婆,
舍不得离开那个陪伴她长大的家。到了学校,爸爸妈妈忙着帮她搬行李、整理床铺,
外公外婆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里满是骄傲和不舍。星星注意到,外婆的眼角有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