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雪日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启元七年,洛城之地,正值隆冬,大雪纷飞,漫天狂舞,犹如天界仙子撒下的万千柳絮,轻柔中蕴藏着凛冽之意,将整座城池装点得银装素裹,一片苍茫,恍若梦幻的人间仙境。

雪花在空中盘旋、飞舞,最终轻盈地落于屋檐、枝头,每一片皆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闪烁着冬日独有的光芒,将这片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

在这洁白无瑕的世界里,一白衣少年郎,身姿挺拔,骑着一匹雄壮的黑马,于风雪之中肆意驰骋。

黑马西蹄翻腾,踏雪无痕,少年衣诀飘飘,宛若龙腾九天,气势磅礴,天地间唯余那抹白影与黑马交织的一点,划破漫天飞雪,勇往首前,无所畏惧。

雪花随风卷入马蹄扬起的尘土中,化作一道道白色的龙卷风,伴随着少年归来的身影,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足迹,烙印在这片银白的大地上。

及至洛城城门,守卫猛地抬眼,一眼便认出那少年乃是平南王府的世子,心中不由生出敬畏之情。

他们慌忙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见过世子爷!”

言罢,双手紧握城门铜环,小心翼翼地缓缓拉开城门,任由风雪趁机呼啸而入,仿佛连风雪也为少年的归来让路。

少年勒缰缓行,面如冠玉,肌肤胜雪,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宛如冬日暖阳。

他微微颔首以示回应,随即马鞭轻扬,黑马仿佛感受到主人之意,一声长嘶,西蹄再次翻腾,卷起漫天飞雪,化作一道更加壮观的白色龙卷风,瞬间消失在城门深处,只留下一地雪泥和一串串深深的蹄印,记录着少年归来的痕迹,也见证了他无畏前行的决心与勇气。

城内宫中,灯火辉煌,暖意融融,与城外严寒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炉火熊熊,温暖如春,宫女们身着彩衣,穿梭其间,忙碌而有序,她们手中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为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生机。

太监们低头垂手,静候指令,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整个大殿庄严而肃穆,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宛如踏入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

这群太监,见一骑黑马自远处风驰电掣般而来,马上少年英姿飒爽,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气,不由得心中一凛,急忙迎上前去,步履匆匆间,带起一阵阵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宫墙内回响。

黑马疾驰至宫门前,少年身形轻盈,自马上一跃而下,动作之潇洒,宛如龙腾九天,引得周围太监一阵暗自惊叹。

一名太监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恭敬地牵住黑马的缰绳,那黑马似乎也知晓主人归心似箭,只是轻轻喷了个响鼻,便安静下来,任由太监引领至一旁。

少年抖了抖身上那件沾染了点点雪花的黑色披风,那披风随风轻轻摆动,如同暗夜中的一片乌云,瞬间抖落了满身的寒意与风霜。

他目光温和,望向领头的太监,轻声问道:“陛下近来身子可还硬朗?”

那太监闻言,脸上堆满了笑意,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少年的披风,动作轻柔而细致,一边收着披风,一边答道:“陛下龙体康健,好着呢,只是时常念叨着世子,盼着您能早日归来。”

言罢,一行人继续前行,只见沿途宫道上,不少太监正忙着铲雪,铁铲与坚冰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钟鸣交织在一起,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气。

雪地上,己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脚印,将洁白无瑕的雪地践踏成了泥泞不堪的小径,显得格外刺眼。

领路的太监更是满脸堆笑,步伐轻快,几乎是一路小跑,在前面引路。

他一边引路,一边还不忘低声介绍着朝中的近况,生怕有丝毫的怠慢。

少年紧随其后,步伐稳健。

雪花依旧在空中飘洒。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书卷盈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皇帝李衢正端坐于龙椅之上,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心头,每一份奏折都承载着国家大事,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窗外,风雪交加,呼啸的风声与偶尔传来的雪落之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萧瑟。

听闻少年郎到来的消息,他猛地放下手中的御笔,那笔尖上的墨滴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最终落在奏折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

他站起身来,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这漫天风雪,看到那个让他牵挂己久的少年。

待萧玄步入御书房,李衢猛地站起身,大步流星迎上前,那双历经风霜、布满岁月痕迹的手,重重地拍在少年坚实的肩上,力度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欣慰与骄傲,仿佛要将所有的期望与寄托都凝聚在这一刻:“朕的好侄儿,你可算来了!

朕这些日子,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你给盼回来了!

朕的江山社稷,有你这样的侄儿守护,朕心甚慰,甚慰啊!”

萧玄稳稳站住,身形未动分毫,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声音清亮如泉,言辞之间透露出不凡的气度与深厚的教养:“见过陛下,侄儿有礼了。

侄儿此行归来,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解难,不负陛下厚望。”

李衢见状,爽朗大笑,那笑声如二月风,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回荡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连窗外的风雪都被这笑声感染,变得柔和了几分,不再那么刺骨。

雪花在空中轻盈地飘落,宛如仙子翩翩起舞。

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两人身影,一老一少,画面温馨而又庄重。

那蜡烛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恰似一幅动人的画卷,定格在这启元七年的冬日里,成为永恒的记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