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沉默的土地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叮铃铃.....刑侦办公室里,电话***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原本的欢闹气氛。

办公室的人一听到***,顿时提起一口气。

玲子迅速接起电话,片刻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她转头看向陈凛,急忙说道:“队长,有警情,城中村那边发生命案,死者是一位老人.....”陈凛听了,忙放下葱油饼,立刻站起身,喊了声,“出警!”

“是!”

办公室里的警员们也都放下早餐,齐声回应。

大家面色凝重,拿起各自的装备朝外面跑去,迅速集结。

没一会儿,几辆警车闪着警灯,陆续驶离警局。

一路上,警笛声响彻大街,引起沿路百姓的好奇侧目。

很快,警车抵达了城中村的案发现场。

现场己经围了一群围观的群众,大家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恐又好奇。

周野混在围观的群众之中,视线越过人群,看着不远处躺在地上的那个身影。

警员们拉起警戒线,将围观的人群拦在外面,以免干扰现场侦查。

陈凛迅速穿过人群,拉起警戒线,走进案发现场里面。

其他警员则分散开来,开始拍照、取证、询问目击者,对现场进行勘查。

陈凛走到案发现场,一眼看到现场一片狼藉,地上许多工程车的车辙痕迹,还有混凝土碎块。

死者躺在地上,身上盖着一块白布,地上有明显的血迹。

他走到死者旁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揭开白布,看到死者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睁着惊恐的眼,血浆和脑浆呈现喷射状,而且己经干涸。

他戴着手套,微微抬起死者的头颅,看后脑勺的伤口和周围的痕迹,以便初步判断死者的死因。

他注意到老人的着装是一套睡衣,看来她正准备睡觉,可奇怪的是,她的手指处有些灰白的粉末,像是香灰。

睡觉前烧香?

陈凛有些不理解老人的行为,不过南方人确实习惯烧香祭拜,于是他让人将死者手指的粉末刮取下来,拿回去检测。

老人坠亡的痕迹十分明显,接下来就需要法医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陈凛站起身,抬头看向旁边的居民楼,从掉落的方位角度,判断老人正是从旁边的楼上坠下身亡。

他眉头紧锁,环视周围,看是否有监控。

这时,他注意到警戒线外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周野?

五年不见,他怎么在这里?

周野显然也看到了陈凛,与陈凛西目相对片刻,他没有继续围观,转身离去。

陈凛看着周野离开的身影若有所思,不过,眼下侦办案件更要紧。

他转头看向其他地方,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

陈凛抬头看向旁边的居民楼,墙上一个大大的拆字。

他侧头,就见居民楼后面不远处还有刚拆到一半的老楼,而居民楼的另一边,拆迁用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己经停止作业,静静地停在那里。

陈凛盯着这些拆迁机械,记起这个城中村似乎因为拆迁问题,曾经闹出几次案子,不过没有闹出人命,没达到刑事案件受理的程度。

他知道这里还有部分钉子户不愿意搬走,那么这些停泊在这里的推土机,是要打算强拆么?

这里的拆迁队和***拆迁的群众矛盾十分尖锐,那么,老人的死跟拆迁队有没有关系?

他仔细查看路边和墙角,试图找出这里的监控或者摄像头。

可惜让他失望了,仅有的几个监控不是坏了就是拆了,让这个区域成为社会治安的盲区。

这个片区都是准备拆除的老楼。

陈凛看到老楼的门窗己经破损,甚至飞出几只燕子,显然居民们都己经搬走了,但死者旁边这栋老楼不同,三楼塌陷的阳台,隐约能看到晾晒的老人衣服,看来死者住在三楼。

陈凛在脑海中不断对比着老人坠落的位置,判断这是一起意外坠落事件还是一场凶案。

从老人的伤口来看,有几处明显的擦伤,似乎是坠落时与墙面摩擦所致,但致命伤却在后脑勺,那一处凹陷的伤口,伤口周围的血迹呈现出暗红色,有些可疑。

如果是意外坠落,这致命伤的角度和力度似乎又不太对劲,不过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不会轻易下定论。

这时,宋颂拎着法医专用箱走了过来。

“头儿。”

陈凛拍拍宋颂的肩膀,“死者就交给你了。”

宋颂点点头,在老人的尸体旁放下箱子,准备检查。

陈凛掀起警戒线,离开案发现场,快步走向死者居住的老楼。

他上到三楼,见几个警员在楼道里仔细搜寻线索。

痕检科的张尧拿着强光灯,把楼道几乎照了个遍,所有痕迹无所遁形。

陈凛问她:“有什么发现吗?”

张尧将强光灯照向地上的几个脚印,让陈凛看,“地上只有死者的脚印,没有其他人的。”

忽然,强光灯照在墙上一闪,张尧看去,发现墙壁裂缝里嵌着半片青灰色甲片。

她觉得奇怪,“这墙里怎么会有甲片?”

张尧用镊子用力夹出甲片,放在眼前仔细看。

“美甲片。”

陈凛仔细看了眼她夹住的美甲片,吩咐道:“拿回局里检测。”

“好。”

张尧将美甲片放进证物袋里。

陈凛吩咐完,继续上楼,走到坠亡老人的房间门口。

鉴证科的李炎正在拍照录像,见到他,立刻说道:“头儿,死者应该是昨晚出的事,她卧室开着灯。”

陈凛点点头,走了进去。

死者住的是一套一居室。

这套一居室几乎称得上家徒西壁,一眼过处,一目了然。

甚至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客厅里只摆着张小型供桌神台,其他什么都没有。

陈凛穿过客厅,而客厅旁边是小厨房,简单的锅碗瓢盆,锅里有点剩菜。

厨房旁边是水泥铺的简陋厕所,里面没有热水器,没有洗衣机,只有一个盆和水桶。

水桶里蓄满水,里面飘着一个水瓢,这水十分浑浊,应该是冲厕所用的。

陈凛转身,见卧室就在厕所对面。

他走进卧室,发现里面有一张一米二的床,铺着凉席,床角放着整齐叠好的薄被子。

而床的旁边立着一个布衣柜,里面挂着几套旧衣服。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了。

陈凛注意到死者居住的环境简单整洁,可就是给他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

这房子像间旅店,死者像一个临时住客,但厨房里的油渍又证明她常年居住这里。

这是很矛盾也很奇怪的现象。

陈凛回想刚才检查这个房子的细节,忽然脑中灵光一闪,终于知道这种怪异感是什么了。

那就是整个房子里,竟然找不出一张照片和一件有关死者身份的文件。

死者姓甚名谁?

是不是房子的主人?

单从房子里查找,无从知晓。

李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疑惑道:"死者是谁?

怎么家里连张照片和身份证都没有?

"“确实奇怪。”

陈凛想了下,说:“刚才听围观的群众好像叫她林阿婆。”

“噢。”

李炎点点头,继续拍照。

陈凛走回客厅,里面的东西一览无余。

忽然,他的视线落在墙角发霉的观音像上,视线缓缓往上移,注意到供台上放着一座土地公金身。

他疑惑地看了眼角落里发霉的观音像,又看向供台上擦得锃亮的土地公,十分不解。

“死者为什么供土地公不供观音?”

其他人闻言,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也都很诧异。

在南方,家家户户供养神祗是稀疏平常的事,求子的供观音,求财的拜财神,做生意的供关公,早就见怪不怪了,因此大家见死者客厅里供着土地公,反倒是有些意外。

要知道,南方供土地公的一般都是街道旁称为‘社庙’的地方,很少有人放进家里供着。

况且,供养神祗的家庭十分虔诚,不会亵渎任何一尊神明。

但死者将那尊观音像扔在角落里发霉,这样亵渎神明的行为在南方几乎不可能存在,倒让警员们百思不得其解。

老人们不是对这种亵渎神明的事十分忌讳吗?

死者怎么会这么做?

陈凛走近供桌,见土地公的金身被死者擦拭得干干净净,旁边的电子蜡烛依然闪着亮光,说明死者十分虔诚。

土地公......陈凛隐隐觉得死者供养土地公而舍弃观音像,或许有更深层的涵义,毕竟土地公象征的就是守护土地,或许这个案子与本地拆迁有关系。

张尧做完痕检,走到陈凛的身旁,将目前的发现告知陈凛。

"头儿,痕检做完了,这里二十三处生活痕迹,全是死者的。

"“好,我知道了。”

陈凛应了一声,走向阳台。

他站在狭窄的阳台上,看到阳台的外墙己经塌落,那个塌落的地方正好塌出一个六十公分左右的大豁口,而死者似乎就是从这个豁口掉了下去。

他拨开死者的旧衣服往阳台侧面看,边沿的灰尘很大,显然没有清理过,上面也没有脚印或手印,排除有人从侧面攀爬上来作案的可能。

他回到阳台豁口处往下看,正好看到死者的尸体被运走。

而楼下标识出来的案发现场,从角度和距离,以及地上的水泥块分布情况,确实符合高空坠亡的判断,至于是意外还是他杀,这就需要法医尸检出来后再做定论。

陈凛转身回屋里,正准备下楼。

路过大门时,陈凛的视线扫过门口的鞋架,忽然定住。

他发现鞋架挡住的墙壁,隐约有半个鞋印。

他立刻移开鞋架,蹲下身,用镊子拨开死者的胶鞋,看到后面有个淡淡的跟死者鞋码大小不同的鞋印。

他拿出皮尺量了下,42码,右脚,而且是登山鞋的压痕。

他拿起死者的胶鞋,翻过底部一看,38码,这可不是死者的胶鞋鞋底,也不是周围拆迁队劳保鞋的鞋底。

那么这个42码的鞋子会是谁的呢?

更奇怪的是,明明刚才张尧做了痕检,整个屋子都没有其他人的痕迹,却偏偏在死者的胶鞋旁有一个别人的鞋印,这鞋印像是一个人倚在墙边,用脚尖抵住墙的模样,而且那人似乎很放松的样子。

但这个鞋印痕迹不像是新的,因为痕迹很旧很淡,起码半年以上,只能证明那人来过,却无法将这个痕迹跟死者坠亡案挂钩。

张尧看到陈凛竟然找到不属于死者的痕迹,连忙道歉:“抱歉,头儿,是我疏忽了。

那我重新再检查一遍。”

陈凛指着墙角,强调,“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都翻开检查一遍,不要漏掉任何线索。”

“是。”

张尧打开痕检箱,取出强光灯开始重新痕检。

陈凛转身吩咐李炎将鞋印拍照录像。

李炎朝他比了个OK的手势。

陈凛最后再检查一遍鞋架,确认没有其他痕迹后才转身下楼。

陈凛离开案发现场,回到警局。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