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听见了苏拉的吼叫声。
她为人和善,热情好客,讲话一向柔声细语,但最近脾气似乎变得暴躁起来。
上一次她大吼时,是三天前,吼声消失后,我听见了枪响。
我想,这一次,枪声多半还会响起。
只可惜,我无法亲眼见到。
十秒钟后,我果然听到了枪声。
只是这一次枪声传来的方向,和上一次的有所不同。
我听见子弹从狙击枪的长枪管里钻出来,穿过树林,跨越麦田的上空,然后钻进了苏拉的身体。
苏拉的闷哼声,让我发觉了事情的不对。
她的枪掉落在地上,剧烈的疼痛侵袭了她的全身。
那是一枚生化子弹,弹头进入身体后,会飞散成不计其数的微小碎片。
在火药爆炸力的作用下,这些携带病毒的碎片被推送到她的五脏六腑,混入血液,慢慢消溶。
然后,药效开始发作……我从昏睡中醒来时,他们已经捆住苏拉的手脚,将她吊在了绞刑架上。
生化子弹的威力很强,她的中枢神经被破坏,我无法唤醒她。
我听见很多熟悉的声音高喊着,“绞死她,绞死她……”我想,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她的内脏已经千疮百孔,生命危在旦夕,苏拉已经对他们构不成任何威胁。
只不过,因为生化病毒的作用,她外表平静,看不出痕迹罢了。
那些人都是农场的常客,每一个人,我都认识。
我天真地以为,这些曾经接受过苏拉帮助的人,只是为了吓吓她,并不是真的想把她绞死。
但我错了,大错特错。
他们把她吊在绞刑架上,当然是为了“绞死”她。
我为人类的这种行为,感到困惑。
苏拉死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
原来那天,他们想将她绞死,是为了要“杀我”。
可是,他们也错了。
如果他们想杀的人是我,就应该等我出生后。
苏拉是无辜的,我想,他们不该伤害她。
既然他们伤害了她,就该为此,付出代价。
——《萨尔日记——出生前传》尔雅望着远天的群星发呆,她的手边是一本封面已经残破不全的,罕见的纸质书籍。
“全息宇宙……”女孩儿呢喃着。
随着天体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人类科学家就提出了宇宙大一统理论,到二十世纪下半叶时,科学界已经普遍认同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只不过仍缺乏可靠的物理实验的检验方法,去验证它的真实性。
即便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二十二世纪,藉由物理学的终极理论M理论,人类已经可以解释所有物质与能源的本质与交互关系。
但当尔雅和人谈起自己可以穿越平行宇宙时,人们依旧认为她是个疯子。
物理学没能阻止她“精神分裂”症状的持续加剧。
尔雅在海格拉尔疯人院,已经住了一个世纪。
与此同时,她耗费了五十年时间,才将自己从那个鬼地方给弄出去。
离开海格拉尔疯人院时,她一百二十岁。
白内障让她的眼睛几近失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让她彻夜难眠,她深受类风湿病的困扰,身体各处的关节都已畸形。
早在二十年前,就丧失了行走能力。
尽管身体的衰老,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可尔雅早就看淡了生死,安于天命,并没打算逃走。
实际上,她之所以会离开海格拉尔疯人院,完全是出于一种无奈。
很早之前,她就叮嘱过日常照料她的小护士,在她大限将至时,一定不要将她推进手术室。
一百年前,像她这个年纪,死亡是顺理成章,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被看做是一件家族喜事。
即便现在,对她来说,死亡也是可以让她的身体摆脱痛苦的好事。
从古到今关于死亡都流传着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死亡是意识的消灭,也有人认为死亡是灵魂或者心灵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历程。
尔雅坚信死亡的真谛一定是后者,她只想遵循生命从出生到自然死亡的过程,让灵魂获得真正的解脱。
她坚信造物主对人类仍存有一丝怜悯,最终选择原谅人类的自私贪婪,用死亡这种方式,为人类解除了身体这具束缚灵魂的枷锁。
她的一生没有遗憾,已经活得够久了。
尔雅不想再忍受一些毫无必要的痛苦,她渴望得到造物主的死亡恩赐,为此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
然而,不知道是那个小护士没有将她的意愿转达给医生,还是那些不知道疯人院从哪里请来的庸医,完全不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
她从昏迷中苏醒时,发觉自己已经被推出了手术室,就知道一切都晚了。
精神上的痛苦,并不会因为疾病从身体中被剥离而减轻。
他们妄图以控制肉体的方式,侵蚀她的灵魂,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不甘心再耗费一百年的时间继续在疯人院里等死,尔雅只能选择逃跑。
当然,这一切都出于被动与无奈。
当年,被迫离开毕迦城时,她只有二十岁。
一百年的时间,足够布恩迪亚家族,书写完七代人的传奇人生,而对于她这个远离故土之人,故乡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所熟悉的由钢筋混凝土筑就的高楼大厦,完全不见了踪迹。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耸入云霄的钛合金高塔,他们叫它“宇宙之家”,据说那是一艘还未建成的星舰。
就像幼年时,她所搭建的拼接积木。
“宇宙之家”的塔身除了中央的核心动力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外,其余部分都由一个又一个微小的模块拼接而成。
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型飞船,据说这是地球联合政府推出的惠民政策——“宇宙移民计划”的一部分。
他们称这种“长九米、宽六米、高三米”的小型飞船为“蜜蜂艇”。
有能力从政府手里购买一艘“蜜蜂艇”的合法公民,未来可以乘坐它,伴随“宇宙之家”一起远征太空。
对于普通人来说,拥有一艘蜜蜂艇,不仅是宇宙居民身份的象征,更是一份无上的荣耀。
虽然每艘“蜜蜂艇”的荷载只有两人,但如果你想带上家人、朋友一起远渡星河,别担心,“蜜蜂艇”具有组合功能,你只需购买与荷载人数相应数量的“蜜蜂艇”,就可以拥有一艘更大空间的宇宙飞船。
地球联合政府的元首一直强调,政府售卖“蜜蜂艇”的收入,将被用于“宇宙之家”主体核心区域的建设,并承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拥有太空梦想,愿意为“宇宙移民计划”努力奋斗,做出贡献的普通民众。
话虽这么说,但若你天生是个穷鬼,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对于穷三代来说,购买一艘“蜜蜂艇”的费用,需要三代人不吃不喝辛勤工作两百年。
没钱,你就只能留在地球上,为人类对地球所犯下的罪孽赎罪。
在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枯竭的地球上等待自然的审判。
对于现在身无分文的尔雅来说,这看起来是个不太合理的政策。
然而,她并不在意这一点。
宇宙移民并不在她的考量范围内。
现在,她有更棘手的问题,急需解决。
夜色旖旎,苍穹黑色的背景中,正反复播放着一则寻人启示,她的全息影像占去了大半个天幕。
“请广大市民注意:一名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的CHA型人类女性,昨日从海格拉尔疯人院失踪,大范围生物监测信号显示,该人类于今日凌晨两点四十五分现身毕迦城。
因受不明信号干扰,警方暂时无法锁定其在毕迦城内的准确位置。
该名人类女性,生理年龄为一百二十岁,存在记忆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情感紊乱等精神疾病……具有一定攻击性,如有市民发现其踪迹,切莫轻举妄动,请及时上报联合政府工作人员,等待警方前去处理。
对提供有效线索者,联合政府将以一艘目前最先进的升级版‘蜜蜂艇’作为酬谢。”
如果人类需要一个人来证明平行宇宙的真实性,她想一定非她莫属。
尔雅花了很长时间,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的推演,才确定自己并不是精神分裂,而是具有在平行宇宙间跃迁的能力。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她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间来回穿梭,却发现过去不是曾经的过去,未来也不是将来的未来。
所有的事件看起来都杂乱无章,随机发生。
她不知道自己会在何时何地,跃迁到哪里。
很可惜,她现在只有二十岁,还很年轻,并不知道要如何驾驭这种能力。
两个小时前,她刚刚将苏比奶奶哄睡,迷迷糊糊地躺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床上。
而现在,却身处在一座陌生而古怪的毕迦城中。
这并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座城市,市中心的公园不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一座耸入云端的高塔,塔的四周被她从未见过的高大植物环绕着。
她刚刚翻阅完那本没有封面的纸质书籍,即便这本书已经面目全非,但她仍能认出这是她第一次宇宙跃迁时,随身携带的那本《全息宇宙》。
这本书是2137年十月一日,爷爷在她五岁生日时,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尔雅所能回想起的有关那日的全部记忆,都与自己第一次平行宇宙的跃迁经历有关。
随着“近地空间港”和“火星空间港”的建成,第一批太空移民早在2073年就已经离开地球,搬进了他们在“太空城”或者位于火星上的新家。
2152年的十月一日,对于那些将目光投向银河系之外的远征移民来说,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
太空星舰“宇宙之家”在这一天正式启动,驶离太阳系,奔赴浩渺的宇宙。
这意味着,第一批宇宙远征移民,从这一天起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旅途。
她有幸在启动会现场,目睹了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这本书内页的第五页中,歪歪扭扭地记载着那天星舰起飞的具体时间和详细过程。
只可惜,因为自己当时太过年幼,若不是这本她用以记录自己穿越经历的“穿越笔记”,尔雅差点儿忘了,在现实世界,这件事即将在两个月之后发生在遥远的火星。
继续顺着页码向后翻阅,尔雅意外发现备注的最终时间,竟然定格在了第一百二十页。
作为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第一次平行宇宙穿越时,她的手边只有这本书和一支笔,当时她只是想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幻之旅,没想到这会成为她一生的习惯。
一百年后的自己,给她留下了一些线索。
第一百二十页的页眉上写着:“现在是2252年,还记得爷爷的实验室吗?那是你闭着眼睛也能找到的地方,去那里吧,不要被抓住,我亲爱的二十岁的我。”
年迈的自己说的没错,她在爷爷的实验室里长大,那里有她所熟悉的气息,就算闭着眼睛,她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里虽然不是她所熟悉的那座毕迦城,却仍有一些毕迦城的影子。
仔细辨认后,尔雅发现那些高大植物所生长的地方,和毕迦城中那些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楼大厦的位置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植物的高度都和建筑的高度相一致。
三岁前,她在农场过惯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她想起自己刚到毕迦城时,一时被拘在冰冷的方盒子里,很不适应,很讨厌这些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房子,扬言要将它们都变成植物。
在农场她有一座漂亮的小木屋,每天清晨,一推开窗就能闻到花草和泥土的芳香,一推开门就能看到很多野生的小动物在草地上嬉戏玩耍。
那里是一个由会发光的“灵藻”所构建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与城市灰蒙蒙的底色不同,即便在黑夜里,整个农场也薪火璀璨,熠熠生辉。
放眼望去,农场永远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
她喜欢绿色,喜欢植物。
在发现自己所俯瞰的这座青葱色的城市是毕迦城时,尔雅开始怀疑自己有改变未来的能力。
现实世界犹如被施了魔法一般,仿佛有人按照她的意愿,把那些钢筋混凝土建筑变成了植物,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假装你是他们中的一员。”
这是书页末尾的注脚。
假装是他们中的一员?既往的跃迁经验,让尔雅对这一点早已驾轻就熟。
两个小时前刚到这里时,她就为自己做好了伪装。
程式化的紧身衣,很像孤岛危机游戏中的“纳米装甲”。
这种与皮肤完美贴合,可以自动将身体包裹起来的连体衣,轻薄透气,能保持体表恒温不受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
当然,这衣服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似乎还可以监测她的身体健康状态,随时帮助她调节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平衡体内多巴胺、乳酸、氨基酸、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的水平。
最酷的是它还自带反重力装置,穿上后,尔雅觉得自己的身体变轻了许多,甚至在她舒展筋骨时,能明显感觉到骨骼肌肉力量的增强。
看来人类对生化装备的想象,已经变成了现实。
这个宇宙的科技,十分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