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车夫勒紧缰绳,马车缓缓停在一棵老槐树下。
郑婉抱着孩子,在丈夫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眼前是一座农家小院,几间茅屋,一方菜地,几只鸡鸭在悠闲地觅食。
“婉儿,这里就是我们暂时的家。”
丈夫指着茅屋说道。
郑婉点点头,没有说话。
她知道,从繁华的京城到这偏僻的乡村,落差巨大,但为了安全,他们别无选择。
“我们进去吧。”
丈夫牵着郑婉的手,走进院子。
屋里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角堆放着一些农具。
一个中年妇人正在灶台前忙碌,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这位就是孙家娘子吧?”
妇人笑着迎上来,“我是这里的村长媳妇,你们叫我李婶就行。”
“李婶好。”
郑婉微微一笑。
“哎,好,好。”
李婶热情地拉着郑婉的手,“你们一路辛苦了,快坐下歇歇。”
“谢谢李婶。”
郑婉抱着孩子坐到椅子上。
“孩子真乖。”
李婶看着郑婉怀里的孩子,笑着说道,“长得真俊。”
“是啊,这孩子可乖了。”
郑婉低头看着孩子,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你们先歇着,我去给你们准备晚饭。”
李婶说着,转身走进了厨房。
丈夫走到郑婉身边,轻轻地搂住她的肩膀。
“婉儿,委屈你了。”
“我不委屈。”
郑婉摇摇头,“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
“嗯。”
丈夫点点头,眼中满是爱怜。
晚饭很简单,几样农家小菜,一锅玉米粥。
郑婉和丈夫陪着李婶,边吃边聊。
“你们是从京城来的吧?”
李婶问道。
“是啊。”
丈夫点点头。
“京城可是个好地方。”
李婶眼中露出向往的神色。
“再好,也不是我们的家。”
郑婉轻声说道。
“唉,世道不太平。”
李婶叹了口气,“听说京城里出了大事。”
“李婶也听说了?”
郑婉有些惊讶。
“是啊,村里来了个货郎,是他说的。”
李婶说道,“说是朝廷里出了个大奸臣,叫什么胡惟庸,把皇帝都给害了。”
郑婉和丈夫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他们知道,李婶说的“大奸臣”,指的就是自己的父亲。
“这胡惟庸可真是个坏蛋。”
李婶愤愤地说道,“听说他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还勾结外敌,意图谋反。”
“李婶,这些都是传言,不可信。”
丈夫连忙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
李婶点点头,“可这世道,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呢?”
郑婉沉默不语,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父亲是被冤枉的,可她现在却无能为力。
晚饭后,李婶告辞离去。
郑婉和丈夫哄着孩子睡下,两人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
“相公,你说爹爹他……”郑婉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婉儿,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岳父出来的。”
丈夫紧紧地握住郑婉的手。
“可是,我们现在连京城都回不去。”
郑婉眼中满是担忧。
“我己经托人打听消息了,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回去的。”
丈夫坚定地说道。
“相公,谢谢你。”
郑婉依偎在丈夫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
“傻瓜,我们是夫妻,说什么谢不谢的。”
丈夫轻轻地抚摸着郑婉的头发。
夜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
郑婉闭上眼睛,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父亲能够平安无事。
接下来的日子,郑婉和丈夫就在这个小山村里住了下来。
丈夫化名“李明”,以行商为掩护,定期外出,为郑婉和孩子送来银两和书籍。
郑婉则化名“孙氏”,安心在家照顾孩子。
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咿牙学语。
郑婉给他取名“国栋”,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郑国栋渐渐长大,开始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他喜欢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追逐鸡鸭,也喜欢缠着郑婉,听她讲故事。
“姐姐,姐夫什么时候回来?”
郑国栋经常这样问郑婉。
“快了,快了。”
郑婉总是这样回答他。
郑国栋并不知道,他的亲生父亲,此刻正身陷囹圄,生死未卜。
乡村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充满了乐趣。
郑国栋经常跟着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爬树,摸鱼,捉迷藏。
村子里有个老伯,名叫王老汉,是村里有名的渔夫。
郑国栋经常跟着王老汉一起去湖里打鱼。
“国栋,你看好了,这撒网可是有讲究的。”
王老汉一边撒网,一边对郑国栋说道。
“嗯,我看着呢。”
郑国栋目不转睛地盯着王老汉的动作。
王老汉撒网,收网,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不一会儿,网里就有了收获,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在网里挣扎。
“国栋,来,帮我把网拉上来。”
王老汉喊道。
“好嘞。”
郑国栋连忙跑过去,帮着王老汉一起拉网。
“国栋这孩子,力气真大。”
王老汉笑着说道。
“那是,我可是男子汉。”
郑国栋得意地说道。
在乡村的日子里,郑国栋不仅学会了打鱼,还学会了许多农活。
他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锄草,浇水,施肥。
“国栋,你可真是个好帮手。”
村里的人都夸奖他。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郑国栋笑着说道。
郑国栋一天天长大,身体也越来越强壮。
他经常跟着王老汉一起去湖里打鱼,锻炼出了一身结实的肌肉。
“国栋,你这身板,将来一定能当个将军。”
王老汉笑着说道。
“将军?”
郑国栋眼中闪过一丝向往,“我能当将军吗?”
“当然能。”
王老汉肯定地说道,“只要你好好练武,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嗯,我一定好好练武。”
郑国栋握紧拳头,眼中充满了坚定。
李明每次回来,都会给郑国栋带一些书籍。
有的是关于历史的,有的是关于地理的,还有的是关于武学的。
“国栋,这些书你好好看看,对你将来有好处。”
李明对郑国栋说道。
“谢谢姐夫。”
郑国栋接过书,如获至宝。
郑国栋非常喜欢读书,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屋子里,一读就是一整天。
“国栋,别老是看书,出去玩玩。”
郑婉劝他。
“姐姐,我不累。”
郑国栋头也不抬地说道。
郑国栋从书中了解到了许多外面的世界,他知道了京城的繁华,知道了杭州的美丽,知道了边关的险峻。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郑国栋合上书,心中充满了向往。
李明每次回来,除了给郑国栋带书,还会给他讲一些江湖故事。
“国栋,你知道吗?
江湖上有很多侠客,他们武功高强,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李明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哇,真厉害。”
郑国栋听得津津有味,眼中充满了羡慕。
“你想不想成为一名侠客?”
李明问道。
“想。”
郑国栋毫不犹豫地回答。
“好,等你长大了,我就带你去闯荡江湖。”
李明笑着说道。
“真的?”
郑国栋兴奋地跳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
李明点点头。
郑国栋心中充满了对江湖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早日长大,成为一名侠客,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一天,李明又回来了。
他给郑婉带来了一些银两,也给郑国栋带来了一本新的武功秘籍。
“国栋,这本书你好好看看,对你练武有帮助。”
李明将书递给郑国栋。
“谢谢姐夫。”
郑国栋接过书,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基础拳法》。
“姐夫,这是什么武功?”
郑国栋问道。
“这是最基础的拳法,是所有武功的基础。”
李明解释道,“你先把这套拳法练好了,以后才能学习更厉害的武功。”
“嗯,我知道了。”
郑国栋点点头。
从那天起,郑国栋开始练习《基础拳法》。
他每天早起,在院子里一招一式地练习,认真而专注。
“国栋,出拳要快,要准,要有力。”
李明在一旁指导他。
“是,姐夫。”
郑国栋按照李明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郑国栋练得很刻苦,即使是寒冬腊月,他也坚持每天练习。
他的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他从不叫苦。
“国栋,你真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李明看着郑国栋,眼中充满了赞赏。
“我要成为一名侠客。”
郑国栋握紧拳头,眼中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