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兄弟合议 诗会前夕启新途
而在这皇宫之中,各种诗会、宴会便是皇子们展现自己的绝佳机会。
距离康熙所办的皇家诗会还有几日,胤禩正在府中书房,专心研究着他制作地球仪所剩的材料,思索着如何在诗会上更好地展示。
这时,门外传来侍从的通报声:“殿下,九阿哥和十阿哥来了。”
胤禩微微一愣,旋即放下手中物件,整理了一下衣衫,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大摇大摆地走进书房。
胤禟面带微笑,眼神却透着精明,胤䄉则一脸大大咧咧,进门就嚷道:“八哥,我们可听说你最近在琢磨些不得了的玩意儿,特来瞧瞧。”
胤禩笑着迎上去,说道:“九弟、十弟,你们消息倒是灵通。
我也就是闲暇时弄了些新奇物件,想着在诗会上给皇阿玛和诸位兄弟添些乐趣。”
胤禟目光落在桌上的地球仪半成品上,好奇地问:“八哥,这就是你说的新奇玩意儿?
看着像个球,到底是何物?”
胤禩拿起地球仪,耐心解释道:“此乃地球仪,天下并非如我们平常所想是平面,而是一个球体。
我们大清,不过是这广袤世界的一部分。”
说着,他手指在地球仪上比划着,指出大清所在的位置,又大致讲述了其他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胤䄉挠挠头,满脸怀疑:“八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天下怎么会是个球?
我走南闯北这么久,也没瞧出这地儿是个球啊。”
胤禩见状,笑着命人取来一个水盆和小木球,演示起来:“十弟,你看,当木球放入水中,从远处看,木球下半部分会被水淹没,就如同船只在海上远行,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这便能证明大地为球形。
而且,月食之时,地球投影在月亮上的影子也是圆形,这同样是证据。”
胤禟和胤䄉凑近观看,胤禟眼中露出思索之色,而胤䄉还是一副将信将疑的模样。
胤禟开口道:“八哥,你这想法确实独特,只是在诗会上拿出这个,会不会太惊世骇俗了些?
皇阿玛和那些老臣们,能接受吗?”
胤禩自信一笑:“九弟,如今西洋各国不断发展,他们通过航海等探索,对世界己有了新的认知。
我们大清也该开阔眼界,不能固步自封。
我此举,一是为了展示新想法,二也是希望能为大清未来寻些不同的思路,或许对大清的商贸、外交都有益处。”
胤䄉拍了拍胤禩的肩膀:“八哥,不管怎样,你这胆量我们佩服。
要是在诗会上真能一鸣惊人,那可就厉害了!
说不定皇阿玛一高兴,重重有赏呢。”
胤禩看着两位弟弟,心中一动,说道:“九弟、十弟,此次诗会也是个机会,若能让皇阿玛看到我们兄弟的才华,对我们都有益处。
你们在诗会上也可好好表现。
九弟,你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诗词造诣也颇高;十弟,你性格豪爽,行事果断,若能在诗会上提出些独到见解,必定能让皇阿玛刮目相看。”
胤禟点头:“八哥说得是,我们兄弟自当相互扶持。
只是,八哥,这诗会向来是众皇子展示才学的地方,难免有人会嫉妒眼红,你此番展示这地球仪,恐怕会招来一些人的不满。”
胤禩神色一凛,他何尝不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决心己定:“九弟所言极是,可我意己决。
若因害怕他人不满而畏缩不前,又怎能有一番作为?
只是到时候,还望九弟、十弟能在一旁帮衬一二。”
胤䄉拍着胸脯说道:“八哥,你放心!
谁敢对你不利,我第一个不答应!”
胤禟也说道:“八哥放心,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诗会上,我们定不会让你孤立无援。”
三人又商议了一番诗会的应对之策,胤禟和胤䄉这才离开。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胤禩深知,在这宫廷斗争中,多一份助力总是好的,而此次诗会,将是他重要的一步。
他必须小心谨慎,充分准备,既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独特见解,又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为自己在康熙心中留下深刻且良好的印象,为日后的夺嫡之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