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后,管家吩咐芷瑶去后厨帮忙准备晚宴。
芷瑶不敢耽搁,急忙赶到后厨。
后厨里,厨娘孙大娘正指挥着几个帮厨忙碌地切菜、淘米。
芷瑶恭敬地向孙大娘行礼:“孙大娘,我来帮忙了。”
孙大娘看了她一眼,指了指角落里一堆待洗的菜说道:“把那些菜都洗干净,仔细些,今晚老爷宴请贵客,出了差错有你好看。”
芷瑶赶忙过去,挽起袖子开始洗菜。
正洗着,同在后厨帮忙的丫鬟秀莲走了过来,故意撞了芷瑶一下,一盆洗好的菜瞬间翻倒在地。
秀莲装作无辜地说道:“哎呀,芷瑶,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菜都脏了,还得重新洗。”
芷瑶心中气愤,但还是强忍着说道:“秀莲姐姐,是你撞了我,这……”没等芷瑶说完,秀莲便提高音量说道:“你还敢狡辩,明明是你自己没放稳,耽误了晚宴,你担待得起吗?”
周围的帮厨们都看在眼里,却无人敢出声。
芷瑶无奈,只得重新去洗菜。
可秀莲并未就此罢休,趁芷瑶不注意,又往洗好的菜里撒了一把沙子。
晚宴准备妥当,菜肴被端上桌。
没过多久,就传来老爷的怒吼声。
原来,客人在菜里吃出了沙子。
老爷大发雷霆,命人把后厨众人都叫到跟前。
老爷面色阴沉地问道:“这菜里怎么会有沙子?
谁负责洗菜的?”
秀莲抢先说道:“老爷,是轩辕芷瑶负责洗菜的,我看到她干活时心不在焉,还提醒过她,可她就是不听。”
芷瑶赶忙跪下说道:“老爷,冤枉啊!
我洗菜时一首很认真,是秀莲姐姐故意撞翻我的菜,还往里面撒沙子,我……”老爷不耐烦地打断她:“够了!
我看你就是偷懒耍滑,来人,把她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再赶出府去!”
芷瑶满心委屈,却无力辩解,只能任由家丁将她拖走。
二十大板打完,芷瑶己是奄奄一息,她被扔出府门,泪水和着血水,浸湿了衣衫。
沐阳的文书磨砺罗沐阳在县衙做杂役,因做事勤快、为人老实,渐渐得到了主簿陈大人的赏识。
这日,陈大人把罗沐阳叫到跟前说道:“沐阳,我看你识字且做事细心,如今衙门里缺个抄写文书的帮手,你愿不愿意试试?”
罗沐阳心中大喜,赶忙说道:“大人,小人愿意!
多谢大人信任。”
陈大人点了点头:“这抄写文书可不是件轻松的事,需得字字精准,不能有丝毫差错。
若出了错,可是要受罚的,你可明白?”
罗沐阳坚定地说道:“大人放心,小人定会全力以赴。”
于是,罗沐阳开始了文书抄写的工作。
起初,他因紧张和不熟练,抄写速度很慢,而且还出了几处小差错。
陈大人虽然没有过多责备,但罗沐阳心里十分自责。
为了提高抄写水平,罗沐阳白天抄写时更加专注,每写一个字都反复确认。
晚上回到住处,他就借着月光练习书法,力求字迹工整、美观。
经过几日的努力,罗沐阳的抄写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再也没有出过差错。
陈大人看到罗沐阳的进步,十分欣慰,还特意奖励了他几文钱。
罗沐阳拿着这几文钱,心中满是感激,也更加坚定了要在科举路上有所成就的决心。
芷瑶的草药营生被赶出员外家的芷瑶,拖着受伤的身体回到桃源村。
祖母看到芷瑶这般模样,心疼得老泪纵横。
芷瑶安慰祖母道:“祖母,您别担心,瑶儿没事。”
芷瑶深知,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生机。
她想起村里的老郎中曾教过她辨认一些草药,或许可以靠采草药去卖来维持生计。
第二日,天还未亮,芷瑶便带着竹篓上山了。
山上的路崎岖难行,芷瑶的伤口还未愈合,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但她咬着牙,强忍着疼痛寻找草药。
终于,在一处山坡上,芷瑶发现了一片柴胡。
她小心地将柴胡挖出,放入竹篓。
接着,又找到了一些桔梗和金银花。
采满一篓草药后,芷瑶赶到镇上的药铺。
药铺的掌柜王福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看着芷瑶的草药,故意压价道:“你这草药品相一般,给你十文钱一篓吧。”
芷瑶心中明白王福生在压价,可她急于还钱给祖母买药,只能无奈地接受。
拿着换来的十文钱,芷瑶去买了些糙米和草药,便匆匆赶回村子。
沐阳的科举启蒙罗沐阳在县衙抄写文书之余,仍不忘刻苦读书。
一日,周师爷找到他说道:“沐阳,你对科举之事了解多少?”
罗沐阳恭敬地回答:“师爷,小人只知科举能改变命运,让小人有机会为百姓做事,其他的了解甚少。”
周师爷点了点头,说道:“科举之路漫长且艰辛,从童生试开始,之后是乡试、会试、殿试。
每一阶都不易,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还需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罗沐阳虚心求教:“还请师爷指点,小人该如何准备?”
周师爷思索片刻道:“你先把西书五经研读透彻,理解其中的深意。
平日里多关注时事,练习写策论。
我会找些优秀的策论文章给你,你好好揣摩。”
罗沐阳感激涕零:“多谢师爷悉心教导,小人定不负师爷期望。”
此后,罗沐阳在周师爷的指导下,学习更加有方向。
他白天抄写文书、研习经典,晚上则练习策论写作。
虽然辛苦,但罗沐阳心中充满了希望,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踏上科举的光明之路。
在这灾荒之年,芷瑶和沐阳虽身处困境,却都在各自的道路上顽强奋进,他们的命运如同两条交织的丝线,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