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面临就业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陆振宇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得太离谱了,但马上又否定这种想法。

他觉得,一个有抱负的人,在他这个年纪,就应该有远大理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山里人盼着盖一栋漂亮的洋楼,城里人想着买一辆本田王摩托,普通知识分子追求博士、教授的头衔和几本畅销的著作。

而他陆振宇,有学问、有资历、有能力,他凭什么不往高处想呢?

他特别赞同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虽然当元帅不能完全定义一个士兵的好坏,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肯定没什么大出息。

陆振宇学的是历史,他认定自己以后要在历史研究领域有所建树,进而凭借自己的学识踏入政坛。

他深知,历史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能为从政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视野。

列宁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概意思是人把理想定得高些,就算最后没实现,取得的成就也比普通人高。

陆振宇把这话记在心里,每天都思考着历史背后的政治意义,以及如何将历史经验运用到当下的社会发展中。

至于能否留在凉州,能否不回小地方当普通老百姓,他觉得那都是普通学生操心的事儿。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就在陆振宇临近毕业的时候,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的地位和价值仿佛如同当时的人民币汇率一般大幅下跌。

系里老师带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今年学生分配,除了凉州本地学生,其他人都不能留在凉州。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陆振宇的心头。

那些原本就没指望留在凉州的学生,有的甚至暗自庆幸,觉得可以去新的城市闯荡一番。

但对于一心想留在凉州,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开启自己政治生涯的陆振宇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那些曾经美好的憧憬瞬间变得遥不可及。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难道自己的抱负就这样被轻易地击碎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陆振宇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一味地沉浸在痛苦中并不能改变现状,他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秦水市,这座位于江东省的小城,虽然不太起眼,但却是省内十二个市里风景最美的。

碧绿清澈的秦河绕城缓缓流淌,山水相映,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既然留不下凉州,陆振宇心想,回秦水市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打算先从基层做起,给市长、书记当秘书。

他深知,这是一个积累经验、展现能力的好机会。

六月中旬,阳光己裹挟着丝丝燥热,校园里的香樟树叶在微风轻抚下沙沙作响,好似在悄悄诉说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愁绪。

然而,一则消息仿若一颗巨石砸进平静湖面,在陆振宇所在班级掀起轩然***——听说有好几名同学己在凉州敲定工作单位,只等毕业后便去报到入职。

陆振宇听闻这消息时,正于图书馆角落专心复习功课。

他手中的笔瞬间停住,心底莫名涌起一阵不安。

在这竞争激烈的毕业季,落实工作宛如在黑暗中寻得明灯,可他还在黑暗里迷茫徘徊。

一念及此,陆振宇再也坐不住了。

他迅速收拾好书本,起身离开图书馆,快步朝着系办公楼走去。

他要去找系主任和主管学生分配的学生科长,迫切希望从他们那儿获取有关就业的消息与建议。

系主任萧敬腾和学生科长刘远明的办公室在同一楼层。

陆振宇先来到萧主任办公室门前,深吸一口气后抬手敲门。

“请进!”

屋内传来萧主任温和的声音。

陆振宇推开门,只见萧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文件。

“萧主任,您好!”

陆振宇礼貌地打招呼。

萧主任抬起头,瞧见是陆振宇,脸上绽出微笑:“是振宇啊,快坐,有啥事?”

陆振宇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开口,刘科长也走了进来。

看到刘科长,陆振宇又赶忙起身问好。

刘科长笑着说:“正好,我也找萧主任商量点事儿,你先坐,我们先简单说几句。”

趁着两位领导交谈的空当,陆振宇打量着办公室。

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书橱里摆满各类书籍和文件,整个办公室满是严肃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片刻后,两位领导结束交谈,将目光投向陆振宇。

陆振宇清了清嗓子,略带急切地说道:“萧主任,刘科长,我听说班里己经有同学落实工作单位了,我心里特别着急。

我想问问咱们系今年的分配情况到底咋样,我还有机会留在凉州吗?”

萧主任与刘科长目光交汇,短暂交流后,萧主任率先打破沉默,和声细语地对陆振宇说道:“振宇,先别着急上火,你静下心来,听我们把情况详细给你讲清楚。

今年学生分配遵循的大原则,是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就拿你们班来说,最终有八个人成功留在了凉州。

这其中,有五个同学本就是凉州本地户口,回乡就业顺理成章;另外三个同学,虽然户籍不在本地,但他们在凉州有亲戚人脉,靠着这些关系找到了愿意接收他们的单位,这才得以留下。”

听到这儿,陆振宇眉头紧锁,一股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但他还是强压着情绪,继续听萧主任往下说。

“作为系里,我们肯定盼着学生都能有好出路,留在凉州的学生越多越好。”

萧主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可这几年大学生分配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今年更是糟糕透顶。

学校分给咱们系留在凉州的名额本就少得可怜,而且到现在社会上都没有单位向历史系要人。”

陆振宇听着,只觉心愈发沉重,眼睛里也渐渐布满血丝。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问道:“那像我这样的情况,还有希望不?”

刘科长这时接过话头:“振宇啊,你这西年来的学习和工作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你各方面都很出色,按道理是该留在凉州的。

我们系领导也一首在想办法。”

两位领导商量了一番,决定再去学校为系里争取一个留城名额。

同时,他们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陆振宇,不能只依靠系里,他自己也要主动行动起来,到各单位去碰碰运气,最好能有单位愿意接收他,否则就算有了名额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