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元奇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击鼓者何人?

所为何事?”

跪着的女子急切地说:“草民董小宛,是永乐坊的清倌。

于午时到长干里寻找二叔,却意外发现二叔瘫在地上,口吐白沫。

民女想起进门前,听到庭院有动静,待过去时,恰好看到院子里有一翻墙身影,戴着竹编帽,形似隔壁家的黄掌柜。

所以民女立马请了郎中,且来此报官。”

“你血口喷人,你……”此时黄掌柜的夫人撑着腰,嘴里唾沫横飞。

知县再次拍响惊堂木,不怒自威。

“你什么你,还没轮到你说话。

肃静!”

黄夫人像被掐住了脖子的大鹅,气鼓鼓地把怨气发泄到黄掌柜身上:“你就不能说两句?

窝囊废!”

知县没有理会这一闹剧,传郎中上前。

“郎中,他如何了?”

说着,知县指了指草席上的男人。

郎中无奈,首摇头。

“本医把过脉,五脏六腑紊乱,且患者上下肢麻痹,骨骼松弛无力,疑似中毒。

推测发作己有一个时辰,针灸推拿亦无好转,再拖下去恐性命难保。”

此时知县也感觉到案情棘手,需一边查案,一边救人。

于是他交代了郎中几句,便传黄掌柜上前。

“被告黄大富,你与本官说说,巳时到未时期间都做了什么。”

黄大富拱手作揖,细声细气道:“回大人,巳时到未时期间,草民一首在染缸坊染布,从未离开过。”

知县点了点头,问道:“可有证人?”

“草民的夫人可作证。”

黄大富指向了身后。

这会黄夫人像只噪鹃一样,叽里呱啦个不停:“大人,我家男人胆小怕事,我让他去东便不敢往西。

前两个月我让他去劳山,帮我给家母送去家书,再捎些春茶回来,他二话不说便去了。

今日卯时才到的金陵,大人您说,他哪有机会和董刚有过节?

今日的确是我让他待在染坊的,我可以保证他寸步不离!”

此时,场外的李宝山察觉到黄掌柜不断地搓手,大拇指处有一划伤,还没来得及止血。

他隐约觉得这个黄掌柜在掩饰着什么,但作为一个吃瓜群众,“观棋不语”是基本素养。

知县示意黄掌柜先退下,传唤了衙内主簿公布勘察的结果。

“患者董刚年三十有八,长期在西域行商,于今年五月来到应天府,盘下长干里一处商铺,经营起了布庄。

事发时董刚正在家中吃晌午饭,桌上一菜一汤己用银针试毒,菜是素菜,汤是红枣汤,并没有发现残留毒迹。”

听闻后,李宝山忍不住在人群中笑出声来,一不小心便把那一丁点儿“素养”抖了一地。

此时衙内出奇的安静,笑声便显得格外突兀。

以李宝山为中心,周围群众如涟漪般一圈一圈散开。

所有人都盯着李宝山,连董小宛也转过身来,望着这位皮肤黝黑的俊朗男子。

“何人在喧哗?”

知县手中惊堂木还未落下,李宝山便往前站出一步,轻蔑地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兴银针试毒这说法。

《洗冤录》记载了淮安奇案,破案手法的确是银针试毒……”知县曾读过这本编自南宋时期的法医巨著,这会他捋了捋官袍,饶有兴致地听讲下去。

李宝山见知县并没有打断他,便敞开嗓门大声说:“银针试毒只能试砒霜和鹤顶红,因为这两种毒物有与银针发生反应的物质,这便是三氧化二砷!

至于其他毒物,若是没有三氧化……咳……这种物质,哪怕银针***去,也不会变黑。

不信的话,大人可取蛇毒一试!”

知县思量片刻,给旁边的师爷吩咐了几句,师爷便转身离开了。

“阁下对此案可有高见?”

知县眉毛一挑,神情郑重,并没有因为对方穿着寒酸而肆意打发。

自李宝山开口后,董小宛视线就没有离开过他,这个陌生男子的一番高谈,竟点燃了她的希望。

肌肤胜雪的董小宛,脖子染上了一层不可察觉的晕红,她向着这个麻衣葛布叩首道:“恳请先生还奴一个真相,救我二叔一命,您的大恩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

既然氛围烘托到这个份上了,李宝山越过人群,于众目睽睽之下,踏进内堂。

他低头对董小宛说:“姑娘,承诺最怕年轻,誓言最怕冲动。

还原真相和救你二叔一命,这可是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先生只管去做,小女子不是忘恩之人。”

董小宛把头埋得更低了。

李宝山朝知县拱了拱手,征求审讯的权力。

恰好师爷从后堂出来了,朝知县俯身低语几句,随后知县看向李宝山的眼神又多了几分赞赏。

于是,知县不顾黄夫人撒泼滚打的***,大手一挥,竟是允了。

在得到一县之首的授权后,李宝山开始了他的好戏。

“听闻黄掌柜也是开布坊的,可曾与董二叔有过纠纷?”

“不曾有过。”

“黄掌柜从劳山回来时,除了带春茶,还有什么?”

“别无他物。”

“董小宛,说说你二叔平时的饮食习惯。”

“二叔常年在葱岭一带,爱吃面食,风餐露宿惯了。

自来江南后,便有个习惯,每顿都要两菜一汤,且是一荤一素。

他说要吃得精细,在外面野惯了,得犒劳自己下半辈子。”

说罢,董小宛脸色一僵,似发现了不妥之处。

李宝山冲她点了点头,补充道:“刚主簿只提到一菜一汤,菜是素菜,荤菜去了哪?”

黄掌柜把头埋低保持沉默,反倒是黄夫人咄咄逼人道:“凭这就怀疑我们了?

万一这鳏夫今日就只做一菜一汤,又如何?

还以为你有什么本事呢,嗐!

原来只是一只雏。”

衙外围观的百姓听言,刚提起的那股气又瞬间泄了,毕竟大部分人是站在颜值的一方。

李宝山大抵上心中有数,看着黄夫人手舞足蹈,只觉滑稽。

他不理会妇人的冷嘲热讽,睥睨着黄掌柜,同时对着知县拱手说:“大人,默不作声必有猫腻,要想坏掉的鸡蛋浮出水面,那就得请当事人说道说道了。”

这下连知县也云里雾里了,他疑惑道:“这当事人躺在席上,生死未卜,又如何能提供证词呢?”

李宝山两手食指在脑袋上划几圈,鬼魅一笑道:“谁叫我是聪明的一休呢?”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