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学伊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筱筱在医院住了八天。

岳黎照例是每天白天去军训,晚上就拎着各种美食赶去医院陪护苏筱筱。

谁也没有挑明什么,对护士和邻床的误解也并不解释,邻床开朗的大婶己经康复出院了,新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的大姐姐,据说是工作中忽然胃疼被同事紧急送到医院的。

三天了,只是挂吊瓶,并没有确诊结果。

也没看到有家属或是朋友来陪护,偶尔有同事拎点水果过来探望,只听见大姐跟同事絮絮叨叨的碎碎念各种人情冷暖,听着大意是父母兄弟姊妹之间的种种矛盾纠葛,说到动情处,大姐的脸上满是义愤填膺的表情,间或抬起手背去抹眼泪。

坐在床边的同事三言两语的安慰看上去更像是不得己的附和。

听着新来的这个大姐姐的痛诉,秀梅和卫萍常常会报以理解和同情,甚至会很自然的加入到大姐跟同事的交流中,身临其境般,将自己家里的各种生活琐碎揉进去,形成一个完整的现实批判。

苏筱筱却不太能够懂得这些人世间的纷杂种种,每到这样的时刻,她总会安静的看向窗外,蓝天和鸟鸣,或者低头轻轻触摸手背处被针头穿过留下的淤青。

身边几个人的或是热烈或是激愤的诉说,她从来没有参与其中,也从未引起她的在意,她在意的是始终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想要的纯净、真实和丰满。

苏筱筱和她的两个姐姐都是在部队大院里出生的。

她是老三,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也因此更得父母的宠爱。

部队大院里的一群干部子女,他们有相似的成长环境,相似的价值观,骨子里自带的从容、淡定和傲骨,将这些孩子们从气质上跟外界隔离开来。

他们被家人保护的太好,不太了解外边的世界,因此对他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太能够感同身受。

苏筱筱的爸爸在部队里是一身正气的团长,在她七岁那年,爸爸转业到某地级市任职政法委书记,妈妈也从随军家属到了地级市的一所小学做了语文老师。

苏筱筱就在妈妈工作的学校念小学,会弹钢琴会跳舞又会敲鼓的苏筱筱在学校里算是另类,那个年代的学校是闭塞落后的,只要会唱歌就可以做音乐老师。

最多会弹个手风琴,那种方方正正的,弹的时候需要挂在胸前的手风琴,是孩子们能看得到的最珍贵的乐器了。

转学过后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苏筱筱一人身兼数职:报幕员、个人电子琴独奏、班集体合唱领唱员…苏筱筱穿着一身蓝白相间的海军服,脚上穿着红色的小皮鞋,站在临时搭建的表演台上,就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偏偏她成绩又好,每次考试,毫无疑问,第一名的一定是她。

每年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的数学竞赛和作文比赛,大奖拿到手软。

就是这样的万千宠爱中,苏筱筱一路走进重点大学的法律系。

其实爸爸妈妈更想将她留在身边,大姐己经嫁人,二姐也在工作了,爸爸妈妈希望她留在离家近的城市念个师范学院,毕业就回妈妈的学校做个老师。

可是苏筱筱有她自己的坚持。

法学,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她不能违背自己的初心。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她在空白处分别填报了几所重点学校的法学专业。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倔强,也许就不会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吧!

如果不是录取了这个学校,就不会水土不服导致肠胃炎来住院吧!

也许…空下来的时候,苏筱筱总会一遍一遍的遐想,无数个也许,最后总是化作无声的浅笑,像是自嘲,也像是释然。

“大概算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苏筱筱最后为她心里的无数个也许做了个总结。

出院那天,岳黎一早就到了,学生的军训己经结束了,他不必起早赶到学校的训练场地,部队驻地离淮河医院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

他在医院门口买了三份早餐,带给筱筱、秀梅和卫萍,转身就去楼下办理出院手续了。

三个女孩儿吃着早饭,叽叽喳喳的嬉笑着。

秀梅和卫萍这几天一首在医院陪护筱筱,躲过了军训,又有每天岳黎送来的美味晚餐,两个小丫头心里乐开了花,巴不得在医院里多住几天。

苏筱筱己经完全康复了,每晚,岳黎会叫上三个女孩儿一起,围着医院门口的包公湖走上一两圈。

湖边就是夜市,几十个冒着腾腾热气的摊位:羊肉串儿、杏仁茶、小笼包、酱牛肉、桶子鸡、烧饼夹菜……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逛夜市的人群熙熙攘攘,岳黎紧紧跟着苏筱筱,生怕这个大病初愈的柔弱女孩儿被旁边走路的人撞到。

多少次,岳黎想牵起女孩儿的手,终于还是没有勇气……苏筱筱似乎也习惯了岳黎的陪伴。

她总是觉得白天那么漫长,傍晚岳黎陪在身边的时光她又觉得过得那么飞速!

“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吗?

可是他怎么从来不主动牵我的手呢?”

……苏筱筱时常傻傻的发呆。

回到学校,正赶上周末。

军训结束了,几个舍友为迎接苏筱筱精心准备了浪漫的小仪式:书桌上一排洗净的罐头瓶里,插满了从校园里采的各种不知名的花儿,青翠欲滴、姹紫嫣红,甚是好看。

上下铺的床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气球。

窗外的风吹进来,小气球摇摇摆摆的像是轻舞。

秀梅和卫萍揽着筱筱的肩膀走进宿舍,其他几个舍友齐刷刷的鼓掌。

苏筱筱的眼泪霎时滚出眼角,这个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姑娘,此刻被舍友感动的稀里哗啦。

舍友们挨个做着自我介绍,从名字说到家乡,福建福清的林瑛,浙江临安的陈慧敏,浙江衢州的李云静,河北邯郸的韩琳琳,江西上饶的董霞,江苏盐城的秦卫萍,江苏昆山的沈秀梅,江苏南京的苏筱筱。

八个来自不同地域的女孩,因为特殊的缘分,组成了一个临时的特殊的大家庭。

她们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八个人的友情会缠绕她们彼此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