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扫地出门
夏日的阳光***辣地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带着一股滚烫的味道。
苏语抱着女儿苏瑶,母女俩的身影在这炎炎烈日下显得有些落寞而无助。
母女俩走进了附近的一家面馆。
面馆里人不算多,空调吹出的凉风稍稍驱散了些暑气。
苏语有气无力地跟店员说:“来两碗牛肉面。”
店员应了一声便去准备了。
不大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就端上了桌。
苏语看着那碗面,却丝毫提不起食欲,只是机械地用筷子挑着面条,慢慢往嘴里送着,可那面吃在嘴里,就像这闷热的天气一样,让她心里堵得慌。
倒是苏瑶,小家伙一首都特别乖。
她坐在儿童座椅上,费力地用那稚嫩的小手拿起筷子,努力地吃着面,还时不时抬起头,眨着那双黑亮的大眼睛看着苏语。
见妈妈吃得没精打采的,苏瑶放下筷子,小手伸过来拉住苏语的胳膊,轻轻晃了晃,奶声奶气地说:“妈妈,面面,好吃,不饿。”
苏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手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说:“嗯,妈妈吃呢,瑶瑶也快吃哦。”
苏瑶却没接着吃面,小身子努力地探过来,然后用她那稚嫩的声音说道:“妈妈,瑶瑶,爱妈妈,爱妈妈。”
苏语听了,心里一阵酸楚,又觉得特别温暖,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紧紧抱住女儿,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嗯,妈妈也爱瑶瑶,有瑶瑶在,妈妈什么都不怕。”
吃完面,苏语起身去收银台结账,一共花了32元。
她从兜里掏出钱递给收银员的时候,心里还是忍不住紧了一下,毕竟现在每一笔开销都得精打细算呀。
随后,母女俩来到了ATM取款机前。
苏语把怀里的女儿往上抱了抱,让她能更舒服地靠在自己身上,然后腾出一只手来操作取款机。
她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19900元存进了自己的工资卡里,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余额,不禁苦笑了一下:曾经还满心以为嫁给王军,组建了家庭,就等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呢,现在想来,可真是愚蠢至极。
她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
想当初,自己真是恋爱脑啊,奉子成婚不说,还在婚后把婚前买的那35平单身公寓过户给了婆婆,想着都是一家人了,没必要分那么清楚。
可谁能想到,现在想回自己的房子都回不了,人家早就换了门锁,把那房子当成自己的了。
而自己和王军只能住在公婆那60平两室一厅的房子里。
这两年多来,自己简首就像个免费的保姆。
孩子1岁前,公婆对帮忙带孩子的事儿那是不闻不问,丈夫王军更是整天不见人影,完全把孩子和家里的事儿都抛在了脑后。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1岁后,公婆和王军就一个劲儿地催着她去上班。
婆婆倒是来帮带了两个月,可等看到苏语工作稳定下来后,就立刻以身体不适为由,拍拍***就走人了。
没办法,苏语只能狠下心把女儿送到托儿所。
那托儿所的费用可不低,每个月光托儿费就得2800元,这对她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过分的是,公婆还要求她每月得还2000元给他们,说是当初买房出了钱,就应慢慢还呢。
好在自己是在珠宝店做导购,每个月平均能有7000多的收入。
靠着这点收入,在支付了各项费用后,卡里好歹还存下了6000元。
现在加上刚存进去的19900元,卡里一共有25900元了,手里也就还剩下38元。
办理女儿改名字的身份证花了30元工本费,办的还是加急的,说是1周就可以领到新身份证了。
苏语带着苏瑶回到了那个曾经所谓的“家”。
她像往常一样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可钥匙***去后,怎么拧也拧不动,门就是打不开。
就在她疑惑之际,门从里面打开了,出现在眼前的是前婆婆,王军的母亲张桂兰。
张桂兰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丝冷漠,看了看苏语母女俩,慢悠悠地说:“哟,回来了啊。”
苏语心里一沉,她知道肯定没好事,但还是强忍着心里的不快,尽量平静地说:“妈,这门怎么打不开了呀?”
张桂兰冷笑了一声,说:“哼,既然己经离婚了,就不是一家人了,你们也不好在住在这里了,赶紧去收拾收拾,带着行李离开吧。”
苏语一听眼眶都红了,她看了看怀里的女儿,又看向张桂兰,哽咽着说:“妈,您就不能看在瑶瑶的份上,让我们再住一阵子吗?
我现在真的没地方去呀。”
张桂兰撇了撇嘴,说:“哼,别拿瑶瑶说事儿,这丫头片子以后又不跟我们了,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你赶紧收拾东西走人吧,别在这儿磨蹭了。”
苏语心里一阵绝望,她知道再怎么求张桂兰也无用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转身就进屋开始收拾东西。
她先把自己和女儿的衣物快速地往密码箱里塞,随后又打开首饰盒,准备把自己的金银首饰也一并打包带走,毕竟那可都是她自己辛苦攒钱买的。
可就在她刚拿起几样首饰准备放进箱子时,张桂兰走了过来,一把夺过她手里的首饰,尖声喝道:“你干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王家的东西,你凭什么拿走?”
苏语气得浑身发抖,她也提高了声音喊道:“这些首饰都是我自己买的,怎么就成你们王家的了?
我在这个家当牛做马这么久,连这点东西都不能带走吗?”
张桂兰双手抱胸,蛮横道:“在我们王家这么久,吃我们王家的,住我们王家的,这些就当是你住这儿的费用了,别想拿走一件。”
苏语双眼通红,怒视着张桂兰,可她知道此刻和张桂兰再怎么理论都无济于事,她咬了咬牙,把剩下的衣物鞋子匆匆塞进密码箱,抱起女儿,拖着行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曾经的“家”。
苏语抱着女儿,拖着行李,走在街头,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恨。
自己当初真是瞎了眼,居然会对这样的一家人掏心掏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