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旁,卫芸香和女儿身形单薄,周围人的嘲讽与怜悯如潮水般涌来,像尖锐的针,刺痛着母女俩的心。
就在这时,隔壁张婶风风火火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王家这做的是什么缺德事!
芸香母女在王家这么多年,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毫无怨言,尽心尽力。
如今王家攀上高枝,就过河拆桥,把人扫地出门,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张婶双手叉腰,肥胖的身子气得微微颤抖,双眼瞪得滚圆,死死盯着王家那气派非凡的朱漆大门,扯着嗓子破口大骂。
张婶的这番话瞬间在人群中炸开,众人交头接耳,不少人脸上泛起羞愧的红晕。
卫芸香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瞥了张婶一眼,随后拉着女儿,匆匆踏上东去的山路。
夜幕如一块沉重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下,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
母女俩抵达别院时,眼前的场景令人揪心。
几间瓦房在狂风中摇摇欲坠,院墙大半坍塌,荒草丛生,蛇虫鼠蚁在其间肆意穿梭,宛如一座被岁月遗忘的鬼屋。
卫芸香和女儿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一块勉强能落脚的地方,在冰冷坚硬的木板上相互依偎,熬过了被逐出王家后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天刚破晓,柔和的晨曦洒向大地,卫芸香便带着女儿前往后山探寻。
一来是为了寻找水源,解决生活的燃眉之急;二来,她期望能发现可利用的资源,为日后的生计谋划出路。
山路崎岖蜿蜒,两旁的杂草比人还高。
就在母女俩即将踏入一处隐蔽的猎人陷阱时,一声大喊划破了清晨的宁静:“站住!”
卫芸香心头猛地一紧,本能地将女儿紧紧护在身后。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拉着同样瘦弱不堪的妹妹,从茂密的灌木丛中冲了出来。
青年名叫阿诚,妹妹叫阿敏。
阿诚跑得气喘吁吁,胸口剧烈起伏,伸出颤抖的手指,指着前方喊道:“前面有陷阱,危险!”
卫芸香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这才注意到前方不远处的草丛里,隐藏着尖锐的捕兽夹,在晨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冰冷的寒光。
一旦不慎踩中,后果不堪设想。
卫芸香心怀感激,真诚地向兄妹俩道谢。
交谈中得知,兄妹俩从遥远的外地逃荒至此,一路上餐风露宿,靠野菜和野果充饥,双脚布满被荆棘划破的伤痕,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卫芸香心生怜悯,不假思索地邀请他们回别院暂避几日。
阿诚兄妹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默默地点了点头。
回到别院,卫芸香赶忙为兄妹俩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
阿诚兄妹早己饥肠辘辘,见到食物,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吃完饭后,卫芸香神色诚恳地对阿诚说:“你们要是没地方去,就留在这儿吧,咱们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
阿诚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眶泛红,带着哭腔说道:“卫姐姐,您的大恩大德,我和妹妹没齿难忘!”
第二天,阿诚就撸起袖子,干劲十足地开始帮忙修缮房屋。
他爬上爬下,不惧危险,用从山上砍来的木材加固房梁,又一趟趟地运来泥土,填补墙壁的裂缝。
在阿诚的不懈努力下,原本破败不堪的院子逐渐有了生机。
与此同时,卫芸香在山上发现大量藿香、金银花、板蓝根等具有消暑、防疫功效的草药。
凭借丰富的现代商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她心中有了主意,决定制作消暑防疫药丸和野果脯,开辟一条新的生路。
卫芸香带着阿诚上山采集草药,随后精心炮制。
她将藿香、金银花等草药按精确比例混合,制成药丸;又把采摘来的野果洗净、晾晒,加入香甜的蜂蜜熬煮,制成美味可口的果脯。
一切准备就绪后,阿诚推着车,载着货物前往集市售卖。
集市上,烈日高悬,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将大地烤得发烫,暑气弥漫,让人喘不过气来。
卫芸香的摊位前冷冷清清,无人问津。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突然中暑晕倒在地。
卫芸香见状,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迅速拿出药丸给老者服下。
不一会儿,老者缓缓苏醒过来。
众人见状,纷纷围了过来,投来惊讶和赞许的目光。
卫芸香趁机宣传药丸的功效,还免费发放试吃品。
很快,摊位前热闹起来,人们纷纷抢购,货物供不应求。
王家那边,王父正为大儿子的婚礼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为了在户部侍郎面前摆阔,彰显王家的实力,他不仅西处向城中富户高额借贷,利息高得惊人,还忍痛将家中赖以生存的田地变卖。
王母也不甘示弱,翻箱倒柜,把祖传的首饰和珍贵的绸缎都搜罗出来,准备作为丰厚的嫁妆。
大儿子王固言从京城来信说,婚礼将在京城举办。
一家人得知消息后,忙不迭地准备车马,购置新衣,打算举家迁往京城。
就在王家沉浸在飞黄腾达的美梦中时,卫芸香在集市上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她不仅与几位药商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还结识了不少人脉。
但卫芸香清楚,这仅仅只是复仇的第一步,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一日,卫芸香在集市上与一位从京城来的药商交谈时,偶然得知户部侍郎的母亲身患疫病,西处寻医问药,却始终无果。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心中暗自盘算:扳倒王家的绝佳机会,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