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离
人们见不到天兵天将的身影,以为是天雷引发的爆炸吓跑了这只庞然大物。
然而它的另一个孩子(第一位孩子己经被那位神仙拿去给金德星君当了罪证。
)却流落在人间,被人间的一位疯了的妇女收留。
但是她的孩子原本在两三年前就夭折了。
这只小夕作为突然出现的孩子,这位母亲以为是上天保佑将她的孩子还给了她,极端的劲一点也不比夕出现之前少。
她喂他奶水,将他放在屋里,时时刻刻地关怀着这小生灵。
“我不会让任何人再从我手中夺走你了。”
她痴笑着,就这样,即便这孩子偶尔会哭得大声,但她依旧不愿意让别人进来看一下。
人都知道她己经没有孩子了,但是这村里又没有人丢孩子,那可真叫人不寒而栗,毕竟灾夜之前,这个女人就让人生畏。
大概是几个月后了,有个人听到小孩的哭声,看着房子没人,便进来看了一眼,然后便被吓到了。
说道:“这可不是人,拿了这神灵,我们可是要遭殃的。”
那母亲刚好回来,听到她这么讲,人就又失控了,夺了孩子,便向山里跑去。
之后偶尔有人见到她,是到村里来要饭,顺带把原本住的木房子租赁给其他人住,她是再也不想回来了。
安宁的日子是不长远的,在这孩子两岁时,山里引发的一次大洪水冲坏了庄稼,村里迷信的人就有很多举着锄头来找她,但是山太过长远,找了很多天,他们都没找到。
原来是这母亲躲到别的村子里去了。
然后这孩子从两岁起,便开始不像是人类的性格。
这位母亲纵使再怎么疯怎么傻,养的是不是个人还是知道的。
但是她己经养育了夕两年,就算知道了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己经有了亲生母子那般的感情。
更何况这孩子己经让她渐渐地恢复了些理智,不知是这山间有什么天地的灵气还是有哪位神仙在保佑,她在这里慢慢地病也好了不少。
只是光吃山上的野果,河里的鱼是不行的,她经常到村里去要些谷粮,因为这孩子己经有点生吃食物的习惯了。
再一次就是夕,当然他己经有了名字,叫张奉西。
奉西在他母亲的教导之下,品德相近于县村的孩童,但是他没有和外面的孩子玩过,仅仅因为他的角,还有其他的特征,他的母亲不敢让他到山下去玩。
他的母亲也常常为此担忧,即便不是与自己相像的骨肉,也不想这孩子真活成一只山里的怪物。
那天他己经是6岁了,在山上闲逛,他的母亲在喊他,他便从树上跳了下来。
这时这位母亲己经慢慢恢复正常了,比起之前的疯癫,她的脸上多了些难堪。
但是她比任何人都爱这个孩子。
她对这孩子说道:“奉西?
妈妈给你织了个兜子,山上要是有人和你搭话,你记得把你的小角藏起来,好吗?”
“为什么呢?
妈妈?”
“没事,听妈妈的话。”
奉西答应了。
也是那天,山下有几个小孩子正在玩耍。
张奉西看到了同龄的小孩,便飞速地冲到他们附近的一棵树上。
不料掀起一阵阴风怒号,落叶翩飞,动静太大,兜帽也飞了。
那几个小孩看见了他,都像看见怪兽一般,吓得哭了起来。
惹得几个大人都跑了出来,以为是树倒下来了。
但是那时奉西己经跑了。
奉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
漫山遍野,死气沉沉,而在天气好的时候,他又从来都不出来。
他与他的母亲就住在山上一座庙里。
经常的他己经吃不习惯人类的饭食,但他常常到山下官衙的谷仓里偷些东西,维持她母亲的生计。
但若是偷了鸡或者猪,便会被母亲教训。
大概在他八岁的时候,土地公从地上窜了出来,对他笑道:“你岂是那小生?”
“你是何人?”
“哈哈,我乃是这土片土地。”
“嗯,那有何相关,我没有破坏这片土地,你来找我是何想干?”
“这话说的,你们吃的粮食,可是由这片土地种出来的?
你们住的庙......”那土地公一副饶有趣味的眼神。
“可知是我的土地庙?
原本你们母子俩在这深山之中是会死的,且不说当初你母亲上山,走的都是蛇虎横行之道。
若不是我在保佑,你们可早就被吃得骨子不剩。”
“啊,那实乃大恩人了。
受小弟子一拜。”
“罢了罢了。
那天上的事,与我土地原本没有关系,我本不想管,但是既然有人想让我看着你,我当然会尽这个责。”
土地公看这小子不知道天上的事是什么事,便决定不说这个了。
“不过我掐指一算,你的母亲常年生病,吃的不好,住的不好。
生死大事,阎王要收,我恐怕无法插手。
你要记得,没有你的母亲,你可能早就死了,或者躺在某个地方的牢笼里,也是命不久矣。”
奉西听到后,不明白什么是生死大事。
这土地公发现和这小孩子说话实在懊恼,便叹道:“你母亲恐怕就要离开你了。”
“妈妈要去哪?”
“要到天上当神仙了,你可能见不到她,不过她永远都可以看着你。”
这么一说,小奉西似乎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