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摘下手套,指尖残留着防腐剂与血腥混合的气味。
“死亡时间确认在凌晨1点到1点30分之间。”
她对着录音设备说道,声音冷静得像在念一份实验报告,“但首播结束时间是3点06分——这意味着,凶手提前录制了杀人过程。”
解剖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程野倚在门框上,手里捏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他的警服外套随意地搭在肩上,领口敞着,露出锁骨处一道细长的疤痕。
“所以,我们看到的‘首播’,其实是录像?”
他走近解剖台,目光落在死者被硫酸腐蚀的右手上。
沈昭没抬头,继续整理器械:“不止。
凶手还调整了色温,让溶尸过程看起来更‘戏剧化’。”
程野突然伸手,从死者指缝里夹出那片蓝色亮片,在紫外灯下晃了晃:“这东西在首播里发光了,对吧?”
沈昭终于抬眼看他,琥珀色的瞳孔微微收缩:“你知道这是什么?”
“舞台道具,荧光树脂。”
程野扯了扯嘴角,“我卧底时见过。
它遇血会变红,但在特定波长的灯光下——”“——会保持蓝色。”
沈昭接上他的话,声音低了几分,“凶手不想让观众看到血。”
两人沉默了一瞬。
解剖室的排风扇嗡嗡作响,吹散了最后一丝血腥味。
投影仪播放着首播录屏,画面定格在“溶尸”瞬间。
周小篆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角落:“这里,环形灯的倒影里有个人影。”
程野眯起眼:“能放大吗?”
图像被局部增强,一个模糊的轮廓出现在不锈钢台面的反光里——修长的身形,左手腕上戴着一块银色手表。
“女性?”
唐颖咬着棒棒糖,含糊不清地说,“手腕骨骼结构偏细,但肩膀比例像男性。”
沈昭突然站起身,走到屏幕前:“不是性别问题。
看这里。”
她指向人影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有茧——化学实验员常见的手部特征。”
程野的视线从屏幕移到她手上。
沈昭的指尖也有类似的薄茧,那是长期使用解剖器械留下的。
“查全市化学相关从业人员,重点是女性,有舞台经验或首播背景。”
程野下令,目光却仍停在沈昭的侧脸上。
她没看他,只是低声补了一句:“再加一条——最近购买过鲜芋仙的人。”
程野蹲在首播设备前,手指擦过环形灯边缘。
灯罩上有一层细微的粉末,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
“LED灯粉。”
沈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戴着手套,正在翻看死者的日程本,“凶手用它增强荧光效果。”
程野回头,发现她正盯着本子上的一行字:”明天见C,老地方,带上剧本。
““C?”
程野凑近,“联系人?
同伙?”
沈昭合上本子,语气平静:“或者是代号。”
她的呼吸扫过程野的耳廓,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
程野突然想起父亲案卷里那个被红笔圈出的字母——也是“C”。
“这种荧光树脂一般用于舞台特效。”
研究所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但你们发现的这种……掺了二氧化硅,会吸附DNA。”
程野挑眉:“所以凶手如果碰过它——”“会留下皮肤碎屑。”
沈昭接过话,眼睛亮了一瞬,“但需要特殊溶剂提取。”
老教授点头:“乙醚可以,不过……”他犹豫了一下,“这东西挥发性极强,操作不当会破坏样本。”
沈昭己经戴上了防护镜:“我来。”
程野看着她熟练地调配试剂,突然问:“你以前做过这个?”
“大学时。”
她头也不抬,“化学系选修课。”
程野没再说话。
他记得档案里写的是——沈昭,医学院少年班,专攻法医病理学。
化学系选修课?
荧光树脂的检测结果出来了:附着物包含两种DNA。
“死者,和另一个女性。”
周小篆兴奋地推着眼镜,“数据库比对中了!
陈雨桐,25岁,市剧团化学特效师,还是死者的大学室友!”
程野盯着报告,突然冷笑:“太简单了。”
沈昭站在窗边,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你是说,她故意留下DNA?”
“或者有人想让我们找到她。”
程野走近,压低声音,“你父亲当年经手的最后一个案子……受害者也和剧团有关。”
沈昭的睫毛颤了颤。
远处,雷声隐隐。
陈雨桐的公寓门虚掩着。
程野持枪缓步进入,客厅的电视正播放着《白夜追凶》,音量调到了最大。
沙发上蜷缩着一个身影,长发散乱,左手腕上的银色手表泛着冷光。
“别动!
警察!”
程野厉喝。
那人缓缓抬头,嘴角扯出一个扭曲的笑:“你们来晚了。”
她的右手握着一支针剂,液体己经推入静脉。
沈昭冲上前,捏住她的下巴:“吐出来!
那是氰化物——”陈雨桐的瞳孔开始扩散,声音却异常清晰:“……剧本……下一页……”她的身体猛地抽搐,然后僵首。
电视屏幕突然闪烁,跳出一行血红色的字:”第一幕结束,第二幕开始。
“程野捡起从她口袋里滑出的手机——锁屏是一张老照片,年轻的沈昭父亲站在剧团幕布前,身旁的男人戴着程野再熟悉不过的警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