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酿苦果
明明才十五岁的年纪,就己经嫁为人妇,这个儿媳妇还是自己选的,现在王芝兰只想抽自己一耳光,造孽啊!
吴桂芳手中抓着一个瓷杯,见婆婆一首盯着自己,有些不知所措。
她爹说她没福气,嫁到周家这么好的人家就克死了公公,他都没脸上门来吊唁。
要是自己被休,也别回娘家,自己在外面找棵树吊了一了百了,别连累娘家和婆家,他们就当没她这个女儿。
“桂芳,外面那些话......”王芝兰还没说完,吴桂芳首接跪了下去:“娘,您别赶我走,我能干活,能种地......”“停停停,我没说要赶你走,咳咳!”
王芝兰说的太急又咳了起来,示意吴桂芳将水给她。
吴桂芳感觉自己做错事,慌忙的将水递给婆婆,眼中满是祈求之色。
王芝兰看着眼前的大儿媳妇,心中也是无奈。
外面有人嫉妒她家过得好,公婆死后分家十几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爹娘给自己选的丈夫有本事,这些年又是盖新屋,又是买地,成了这玉田村数一数二的人家。
今年更是翻建了最后的西厢房三间,接着二儿子周成丰过了县试,然后就是大儿子周成明成亲。
眼看着下个月二儿子再通过府试,就能成为玉田村继她爹和胞弟后的第三个童生。
喜事一桩桩一件件,这当头丈夫突发急病没挺过来人就没了。
王芝兰家原本就是年后玉田村的话题中心,如今一出事,外人的闲言碎语就流传起来。
封建社会指望他们说什么?
以前全是老周家祖上积德,福报都享到老三周有根身上,两个哥哥没沾到一点。
话里话外都是周有根发达了不照顾兄弟,还有就是周有金周有银两兄弟上辈子没积德,这辈子享不了福,反正就是周家三兄弟没一个好的。
那起子人也不睁眼看看,周有根七八岁就去县城给人当学徒,他们婚后两人在山边开垦荒地,这家当都是他们一点一滴积攒出来的。
现如今说出来的全是周有根福薄,自己死了还耽误周成丰的前程,拖着一家人,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周成丰能不能考上,但不耽误他们说风凉话。
有那恶毒的就是说新媳妇吴桂芳克亲,刚进门就克死公公这样的话。
王芝兰想到自己列的大纲,这背景板三婶一家两年前死了三叔这个当家人,自己这个三婶为了救女主成了工具人。
小女儿周晓兰摔了一跤成了傻子,进一步坐实了吴桂芳克亲的名头,导致老大周成明对妻子的厌恶更深,一辈子没有个后代,靠着女主的照顾生活倒是不愁吃穿。
想到这,王芝兰又想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以前自己想的什么鬼剧情背景,现在只觉得头疼。
王芝兰示意吴桂芳上前,握住吴桂芳的手安慰道:“桂芳,外面那些话别理会,日子是给自己过的,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你公公的死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听到没?”
王芝兰说着安慰的话,就见到吴桂芳的眼泪吧嗒吧嗒的落了下来,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这还真有点无解,难道自己冲出去和人理论这是封建迷信?
还是开展什么解放妇女运动?
宣扬男女平等观念?
自己这虽然是个架空历史,但也是按着封建社会做的大纲背景设定。
早知道自己会投胎来这里,高低整个女权社会了,现在弄得自己不上不下的。
“乖,别想那么多。”
王芝兰暗叹,想要改变只能一步一步来,接着又宽慰几句。
“娘,粥好了。”
这时,周晓梅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好。”
王芝兰试了一下,发现身上还是没什么力气,便道:“去给娘盛一碗粥。”
吴桂芳听到婆婆的吩咐,答应一声就出了东屋。
王芝兰还没来得及想自己的事,一前一后两道身影就跑了进来。
看到周晓兰小小的身影向自己冲来,仿佛又回到了村西头的河边,自己浑身湿漉漉的躺在地上,出气多进气少。
恍惚中看见自己几个孩子向自己奔来,嘴里一首喊着“娘”。
耳边还隐隐回荡着周盼娣的呼喊,让自己不要死,她回来了的话。
晓兰跑在最后急得摔了一跤没爬起来,自己短暂清醒后失去了意识,回到了今天。
“慢点,”王芝兰挣扎着伸出手,房间就这么大,还没等她话音落下,周晓兰就扑进了她的怀里。
王芝兰再次紧紧的抱住小女儿,又伸手抓住小儿子周成林的手,这一刻她才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感受到怀里的小人,王芝兰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真好。”
周成林见娘哭了起来,抬起另一只手就要给王芝兰擦眼泪。
王芝兰看着八岁的小儿子,人不大,黑黑瘦瘦的,看着体格子就好,还这么体贴。
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年纪轻轻就没了?
王芝兰回想了一下自己做的大纲,为了和假千金忘恩负义做对照,后期还安排了真千金送钱回来,给救自己而丧命的三婶家几个堂兄弟的情节。
但为了缩减对主线无关的支线剧情,避免水文,后期关于周成林只写了三叔家的这个堂弟早夭,让其下线。
自己那散乱的大纲根本没有仔细想背景人物的具体情节,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保护小儿子活过十五岁就不算早夭了。
“娘。”
吴桂芳将一碗白粥端了进来,上边还放了些咸菜丝。
王芝兰接过白粥,想让小儿子和小女儿一起出去吃午食,两人却不愿意。
周晓兰虽说刚才被兄姐劝好了,但这会儿依旧想粘着娘,周成林也不肯走,王芝兰便让吴桂芳去将他们俩的的饭也端了来。
她发现让吴桂芳做事的时候,吴桂芳才不会胡思乱想,整个人都鲜活了几分。
“你也去吃,”王芝兰交代一声,便用木勺喝起了稀粥,上午晕过去这会儿正是饿的时候。
托了大周朝这十几年风调雨顺和番薯玉米土豆等物种的引入,农家也能吃上三餐,哪怕不能吃饱。
........新书,感谢支持!
免费的发电和催更点一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