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朱家原来的铺子,便交给了一首来朱家帮工的朱大娘一家代为看管。
朱大娘的儿子也是读过几年书的,原本是打算去镇上的酒楼做一个账房先生,正巧那年朱家的卤肉店开起了,做为一个家族中的人,自然是来自己兄弟家的店子帮忙,当然了,帮忙是有工钱的。
随着朱瑾年的一路高中,朱家众人来到了汴京。
一双细腻如玉的手, 轻抚竹帘,露出一双灵动的眼睛,明亮的眼眸瞬间被街道上的繁华所吸引。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色各样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行人们或匆匆的赶路,或悠闲地漫步,脸上洋溢着各自的故事和表情。
“爹爹、娘亲、哥哥这汴京可真繁华呀”朱瑾悦欢快的说道。
“以后便要到这儿生活了,悦儿开不开心?”
“开心”少女应答道。
来到一个三进的院子前,小厮侍女们马上迎了上来。
走进那古朴典雅的庭院,院内,一株古树屹立,枝干虬曲盘旋,树冠繁茂,浓荫蔽日,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岁月的沧桑与生机。
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两旁绿草如菌,野花点缀其间,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庭院深处,一座精致的小楼静卧在绿树掩映中,雕花的门窗半掩,仿佛能窥见屋内古色古香的陈设。
楼前,一方清澈的池塘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西周的景致,偶尔有几尾全鱼悠闲地游弋,泛起层层涟漪。
正处夏日时分,满架的蔷薇花盛开,粉红娇美,香气弥漫,与绿树、青草、小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微风拂过,水晶帘轻轻摇动,发出细碎的响声,更添了几分诗意与宁静。
此情此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尽情感受着古代庭院的幽产与美好,心灵也在这份宁静中得到了净化。
朱瑾年住静雅轩,朱瑾悦住玉漱斋,朱父朱母住祥和堂。
这些年,朱父朱母随着儿子一路高中,生意做的也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有酒楼,茶庄, 各行各业都有所涉猎,也算是富甲一方了。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朱瑾年的暗中保护与协助。
朱瑾悦现在也成为了一个大姑娘了,今年12岁了。
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又似山间清澈的溪流,温婉流淌,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无尽的优雅与端庄。
自小读书,使其身上还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春华,秋实将汴京分店的账本拿来,苏伯说,汴京的铺子盈利十分巨大,可见汴京之人有钱程度”一进门朱瑾悦便招呼着身边的侍女,拿账本。
春华秋实应了一声,便连忙将账本拿出来,放置朱瑾悦桌前。
因着这个世界是小说与历史的结合,对于商人,与历史上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对待女子经商也未免不可,何况朱瑾悦并未在外表露自己的身份。
待朱瑾悦看完账本后,天色己经不早了,便去了正厅 准备用晚膳。
“悦儿明日和娘一块儿出去参加一个赏花宴,是你苏伯母主办的,你今年也12岁了,虽然爹娘是想久留你一些日子,但想着还是要多出去与其他人家多多了解一些,日后也好做准备”朱母说道。
“都听娘亲的”朱瑾悦应声道。
“只是,母亲,不知在场的有哪些人呢,可要有什么准备的?”
朱瑾悦问道。
“基本上是一些家中女眷,身份都不是很高,只是听说近日刚入汴京的盛家也会来参加,就是不知道盛家大娘子的姐姐康家大娘子会不会带着家中女眷前来”朱母回答道。
“盛家?
听说是有名的清流人家,也不知道他家的孩子怎么样。”
朱父在一旁询问道。
“族中没有高位,只靠着盛紘一家父子三人不断的向上考,才勉强有了个名声,也只有靠着‘青流’二字,开始使其在众多不出名的家族中被有所关注,若是给妹妹寻夫家的话,年儿倒是不赞同选这样的人家的。”
朱瑾年说道。
“如此这般,那便与其他家的夫人再多了解了解罢。”
朱母应道。
这苏伯母便是朱家在经商时,认识的一位官太太,家里丈夫有本事,儿女有出息,自己自然是想做什么做什么,见朱家的生意十分的有前途,便与之也有合作关系,这倒是汴京中朱父朱母少有的相识的官家人了。
“二哥三哥,你们快帮我看看是这身松绿色好看,还是这身月牙白好看”一个15岁的少年拿着衣裳到处比划着,还招呼着旁边两个更大一些的青年询问道。
“我说西弟啊,人家朱姑娘来家里参加赏花宴也是和母亲五妹妹一起,你又进不去,在这里从头到脚都挑了半天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一个十***岁的青年说。
“你这话说的,那万一朱伯母和朱姑娘走的时候,让我去送客,***着体面一点,怎么出门。”
少年强硬的反驳道。
“反正你们帮着我挑就好了(+_+)”“呵呵,你开心就好”旁边的紫衣少年说道。
“官人,你说悦儿与我们家远哥儿如何?”
此时正被朱家众人念叨的苏明月正与李迪为着儿女婚事头痛不己。
“那朱家小子有状元之资,其人聪慧心有城府,日后为官定有一番大作为,那朱家父母也都是和善的主,若是与其结为儿女亲家,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李迪回道。
“那我明日约朱姐姐她们赏花时,透露些许欲结为儿女亲家意思,看看她们那边可有这个意向,如何?”
苏明月询问道。
“自是可行,这一切都要靠大娘子多多操心才是。”
李迪笑着恭维道。
“知道了知道了,若是悦儿真的能够成为我的儿媳,那我自是十分欢喜的。”
苏明月自说道。